诗经一共多少篇 诗经一共多少篇完整的诗(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诗经一共多少篇(精)一
2、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3、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
5、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6、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7、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
8、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9、婉兮。《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0、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11、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12、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14、蓁蓁。《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15、管彤。《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16、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17、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18、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19、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20、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1、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22、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3、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25、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
26、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27、芃芃。《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28、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29、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30、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诗经一共多少篇(精)二
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
朝代:先秦
原文: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注释:
君子:指舞师。阳阳:洋洋得意。
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我:舞师(君子)的同事。由房:为一种房中乐。毛传:“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一说由房即游放。
只且(音居):语助词。
陶陶:和乐舒畅。
翿(音道):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
由敖:当为舞曲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郑笺:“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于燕舞之位。”朱熹《诗集传》:“骜,舞位也。”
译文:
舞师喜洋洋,左手握笙簧,右手招我奏“由房”。心里乐又爽!
舞师乐陶陶,左手摇羽毛,右手招我奏“由敖”。快乐真不少!
诗经故事:
也许是琬儿的思念感动了上苍,那一天许阳真的回来了。
那是一个明媚的中午,许阳骑着一头高头大马回了家乡,下马后他就兴高采烈的吹起了笙簧,好听的乐曲让琬儿的脸上开满了鲜花,一曲过后,许阳笑着一手拿笙簧,一手忙招着呼唤琬儿,两人相扶着进了东房,久别胜新婚,娇羞的琬儿,从心底里觉得欢畅。
事毕,未尽兴的许阳竟又拿着琬儿在院中跳起了舞来,他左手拿着一把不知从何处变出来的五彩羽旄,右手拿着琬儿同舞,弟弟们领着谷儿不知从何处钻进了院中,开心的笑着看着她俩舞蹈,一家人欢快无比,其乐滔滔。
突然琬儿的`脚下下被什么一绊,她一个踉跄吓得醒了过来,哪有什么欢笑?哪里来的会么舞蹈?枕边仍是空空冷冷,窗棂中洒下的月光,如清水一般照在她的床前,这月儿可照着了远方无眠的他?
鉴赏:
关于此诗题旨,历来争论不一。《毛诗序》说:“《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说乐官遭乱,相招下属归隐,据诗中“招”字为说。朱熹《诗集传》认为“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说征夫归家与妻子自乐,据诗中“房”字为说。从诗文本身来看,是描写舞师与乐工共同歌舞的场面。执簧、执翿与《邶风·简兮》中伶官执籥、秉翟相似。说明东周王室衰微,苟安洛阳,仍有专职的乐工和歌舞伎以供统治者享乐。
诗共三章,摄取了两组歌舞的画面,一是奏“由房”、一是舞“由敖”。“由房”可能是“由庚”、 “由仪”一类的笙乐,属房中之乐。胡承珙《毛诗后笺》:“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奏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而“敖”可能即骜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今天已不知两舞曲的内容,但从君子(舞师)“阳阳”、“陶陶” 等神情上看,当是两支欢快的舞乐。“其乐只且”恰恰说明其乐之甚。“只”,韩诗作“旨”;《诗三家义集疏》:“旨本训美,乐旨,犹言乐之美者,意为乐甚。”
诗的格调流美。所演奏的是房中宴乐,乐曲比较轻快,而演奏者本人也自得其乐,《程子遗书): “阳阳,自得。陶陶,自乐之状。皆不任忧责,全身自乐而已。”想见舞师与乐工是乐在其中。诗人为乐工,故诗中“我”在描写歌舞场面时也就比较轻快,牛运震《诗志)评曰:“读之有逸宕不群之概。”这与《王风》其他篇章那种苍凉的风格迥然不同。
诗经一共多少篇(精)三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与《诗经》有关的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思维模式。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
2、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地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重点
1、掌握《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赏析。
难点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
教法反复诵读法、引导点拨法、比较阅读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音频。
教时:
2课时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个国度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天,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来一颗遥远但又明亮的星斗——《诗经》,一同欣赏那雍容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经》的重要性。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所掌握的有关《诗经》方面的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由于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有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
1、文学知识。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2、背景知识。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
诗经一共多少篇 诗经一共多少篇完整的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