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大学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范文(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3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大学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范文

大家好!几天前,咱们学院书记给我打电话,请我作为教师代表,在20xx级新生入学仪式上讲话。既然是代表,我想我得讲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共通的期望。书记反复交代,期望同学们坚持梦想,希望大家能够在大学校园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我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于“理想”的理解。关于这个话题,或许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我有音乐梦想、喜欢唱歌,那么我去参加选秀,站在镁光灯下,大家都为我喝彩,这就实现梦想?或者,我有文学梦想、喜欢写作,那么我去“起点”、去“晋江”发表“玛丽苏、霸道总裁文”,猛赚点击率,登上排行榜,这是实现梦想?我看到有人笑,为什么呢?这是不是意味着在大家心目中,关于“梦想”的表述不应该如此,而是应该有别的内涵?

差不多一周前,我与学院的几位老师参加了20xx级研究生的入学见面会,各位老师分别就专业精神、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给你们的研究生同级生许多建议。我们的老院长张保宁老师,则特别强调和补充了一点,那就是“修身养性”,希望大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严于律己,保持自身的道德纯洁性,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我对此深以为意。

中文系一直就有“直面人生”以及“以梦为马”的传统,正因此,我们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除了给大家的大学生涯提供非常好的专业平台之外,还从各个方面给大家的“理想”提供栖息之所。我们有《文苑》与大家共筑文学梦,有“诗文化论坛”从广义的“诗”来启迪大家的“诗心”,还有著名诗人伊沙(吴文建)老师开设的写作课,有倾注青春梦想的原创话剧展演活动,也有立志“读好书、做实事”、强调“读诗、读史、读时”通识阅读的“秦北书社”……这一切共同指向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才。

我们有那么多关于何谓“人才”的古训、名言以及著作,今天,与其我来发表个人感言,不如引用经典,来给在座的各位新的人生阶段一份寄语。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晚清思想家龚自珍的《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我想说的话,尽在其中。篇目大家可能陌生,但龚自珍这个名字大家一定知道,他的《已亥杂诗》大家都能背出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有《病梅馆记》,不知道大家的中学课本里是否还收录吗?龚自珍,生于18世纪末期,1792年到1841年,活了不到五十岁,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下了八百多首诗作、三百多篇文章。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正是后来主导洋务运动的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夕。“乙丙之际”是指清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和二十一年丙子两年间,“箸议”就是论述的意思。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思想深度,文辞也很美,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困难,我就不逐句跟大家解释了,相信以你们的中学语文积累都读得懂。当然,我们学院未来也会有资深老教授与校级教学名师给大家教授“古代汉语”这门课,大家敬请期待。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龚自珍的文章:

吾闻深于《春秋》者,其论史也,曰:书契以降,世有三等;三等之世,皆观其才。才之差,治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别为一等。

衰世者,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黑白杂而五色可废也,似治世之太素;宫羽淆而五声可铄也,似治世之希声;道路荒而畔岸隳也,似治世之荡荡便便;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

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之非刀、非锯、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戮之权不告于君,不告于大夫,不宣于司市,君大夫亦不任受。其法亦不及于要领,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又非一日而戮之,乃以渐,或三岁而戮之,十年而戮之,百年而戮之。才者自度将见戮,则蚤夜号以求治;求治而不得,悖悍者则蚤夜号以求乱。夫悖且悍,且睊然眮然以思世之一便己,才不可问矣。向之伦,聒有辞矣。然而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

(是故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忧不才而庸,如其忧才而悖;忧不才而众怜,如其忧才而众畏。履霜之屩,寒于坚冰;未雨之鸟,戚于飘摇;痹痨之疾,殆于痈疽;将萎之华,惨于槁木。三代神圣,不忍薄谲士勇夫,而厚豢驽羸,探世变也,圣之至也。)

原文有四段,这里只给大家朗诵其中三段。定庵先生在乙丙之际对于“衰世”的担忧,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没有“才”,或者“才”被“不才”所戮。那么,什么是才?龚自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要有“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奋斗和我们的时代,才能够共同走向更好的未来。

最后,我想以大家在文学理论当中即将学习到的一位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著作为题,将我们在大学中所要获取的能力或者素养比喻为“镜与灯”,理论家的原意是文学要再现客观现实、或表现主观的内心世界。这里我做一个引申,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直面现实,认识我们的时代,并且心中常怀一盏明灯,照亮未来的旅途。希望在一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小时代”里,重铸我们的时代精神,“直面人生”、“以梦为马”。

谢谢大家!

有关大学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范文

尊敬的程明金副司令员、亲爱的20xx级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秋雨拂面。在这个花果飘香、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非常高兴的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659名青年学子。你们的到来为百年洛师注入了新鲜血液,你们的加入为美丽洛师带来了新的希望。今天,对你们而言意义非凡,你们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考验,十年苦读,终于如愿进入大学,更意味着,从此刻起,你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即将开始新的征程,新的青春梦想将在这里扬帆起航。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哺育和培养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从你手中接过行李的那一刻,我们就成了一家人,你们未来几年的精彩大学生活将从此开始。洛师人,这个名字,就注定要与你们终生相伴!对于初来乍到的你们,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新家、我们共同的家——洛师。

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20xx年的河南省立河洛师范学校,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历史的现代高等教育学校,历经百年沧桑砺洗,风雨兼程,几易其名,20xx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校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洛师人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文脉传承,砥砺奋进,逐渐形成了“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优良校风和敬业奉献、追求卓越、自强不息、务实进取的优秀品质,共同铸就了洛师今天的成就。20xx年,伊滨校区基本建成,一所河洛文化主题突出、环境优美、生态低碳、厚重典雅、特色鲜明的洛师华丽呈现;学校现有23个学院,3个公共教研部,6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60余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200余人。20xx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20xx年,学校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新跨越。20xx年,“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取得了内涵建设的新突破。20xx年,旅游管理学科获批河南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20xx年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全球繁荣基金项目,实现了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的重大突破;获批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意智慧城市合作研究室,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突破;启动与都灵理工大学共同培养博士生计划,搭建了教师进修的高层次平台。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持续提升,20xx年学校入选“国际《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排行榜”,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在全国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66位、全省第8位,展示了雄厚的办学实力和蓬勃的发展劲头。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今年正值洛师百年华诞,10月,学校将举行百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届时各界校友将从世界各地赶回来祝贺母校的生日,共襄盛举。一百年春华秋实,一百年峥嵘岁月,如今已凝聚成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百年洛师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一级级莘莘学子在这里读书学习、求知问道,然后从这里奔赴祖国各地,他们中有革命志士,有杏坛园丁,有政界公仆,有行业翘楚,他们为这所百年名校增添了无限光彩;正是他们不懈的顽强拼搏和积极进取,为这所百年名校赢得了不朽荣誉。他们的风采为百年洛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国家已经将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并驾齐驱的国家基本战略之一。在这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思想文化交融激荡的时代。一批创业精英异军突起,网上路演、桌面工厂、拎包创业、创客圣地等引领潮流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创新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主题,从“互联网 ”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从“一带一路”到“亚投行”的战略布局,从“中国制造20xx”到“工业4.0”的科技规划,中国青年也迎来了创新创业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学校秉承国家大势,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鼓励优秀教师和青年学子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学校基本建成“一基地三中心全覆盖”创新创业平台;成功注册启梦众创空间,聚集大学生创客100余名,入驻创业团队近20个;学校在历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项目中成绩优异;20xx年学校被推

有关大学教师学党史心得体会范文(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