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外工作心得体会汇报格式报告 出国总结报告(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5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海外工作心得体会汇报格式报告一

凯歌高奏辞旧岁,壮志凌云谱新章。值此国际公司十年华诞之际、20__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公司党委、公司向全体员工致以最亲切的慰问和最美好的祝愿!向十年以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全体员工,向十年以来长期支持公司改革发展的员工家属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过去的十年,对于我们每一位葛洲坝国际人而言,都将是一生难以忘却的、关于梦想与拼搏、感动与光荣的记忆定格。

十年来,我们的市场触角延伸到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中东欧等13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项目个数从8个增长到176个,海外分支机构从无到有达到99个;集团国际业务签约增长20倍,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增长17倍,公司实现利润增长68倍——国际业务规模、经营效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来,集团股份公司在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的排名由20__年的160位快速提升到第44位,在全国4000多家走出去企业中持续保持领先水平——葛洲坝国际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了巨大提升。

十年来,公司业务范围从以水电为主的单一格局扩展到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市政、房建、火电、输变电、对外贸易等十多个领域,从单纯的工程承包,发展到国际业务承包与投资双轮驱动——国际业务发展模式与竞争能力发生了根本改变。

十年来,在集团的统一领导和我们的引领统筹下,集团股份公司建筑企业的海外业务全面铺开,非建筑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业务发展的整体合力得到了空前增强。

十年来,我们的国际业务从业队伍从成立之初的不足百人,发展到今天的两万余人,国际从业人员外籍员工比例超过70%,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达到90%以上——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

十年来,我们先后获得中国走出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金奖单位、“感动非洲十大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十大成功企业”等一系列殊荣,并开启了葛洲坝人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的先河——葛洲坝国际品牌形象展现出全新风貌。

十年栉风沐雨的历程,波澜壮阔;十年砥砺奋进的华章,荡气回肠。全体葛洲坝国际人为之拼搏、为之奉献、为之骄傲和无比自豪。今天,我们再次挺立于历史新的起点,满怀豪情迎接更大的挑战。下一个十年,在两级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成员企业的鼎力相助和同舟共济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团结奋进和共同努力下,不管客观形势如何变化,不管未来征途如何艰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一定能够再铸辉煌,全面实现国际业务新跨越,共同创造属于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公司、公司党委向奋战在国内外的全体员工和默默支持国际事业的广大家属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共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委员会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2月7日

对于海外工作心得体会汇报格式报告二

外滩,洋人称为“bund”,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外滩的正式地名是“中山东一路”,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地形呈新月形。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33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世界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上海外滩,是百年上海的发展之历史缩影,也是上海作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与外来资本金融业在中国的最早的历史凝固物。

历史上的上海外滩,原来是上海老城厢外北面的沿黄浦江的江滩地域,旧时俗称“黄浦滩”。在新的第一次筑路之后,被命名为黄浦路。在中国抗战之后的1945年,“黄浦路”被当时光复后的国民政府更名为中山东一路,门牌号从南边开始。但是,上海人还是习惯称为“外滩”;甚至于有的上海人都不知道“中山东一路”在何处的。

上海作为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的门户之一的一个小型沿海依江城市,也是被迫接受了一批又一批的来自西方洋人前来挖掘与开发。1843年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浦江泥滩。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地靠黄浦江岸边的这块泥滩,提出了作为英国的租借地。1845年,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级政府机构)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以黄浦江西岸(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开始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外国的洋行,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外滩27号)、宝顺洋行(外滩14号)、沙逊洋行(外滩24号),以及美资为背景的旗昌洋行(外滩9号)。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那些外国人称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也成为上海人对黄浦江西岸的称呼,“外滩”也就成为这个地名的历史符号了。

此后,由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可以用现在的标准就是一种“邪教组织运动”)大规模侵袭,以及太平天国“建都”于南京,上海一度处于被围困之中,全城的形势极为紧张,上海的社会与经济波动很多,外滩的开发也处于停顿。1868年,洋人在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建立第一个公园,当时被称为“外滩公园”,也就是现在的黄浦公园的前身。这个公园一直到了1921年7月1日,才开始对中国人开放。小时候,书本上说,外国洋人在这个公园门口插了一块侮辱中国人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最近,有不少的中国历史学家与专家考证后说,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传说,是没有根据的,只是解放前有中国人为了激励中国人爱国意志而杜撰出来的故事。不管这个历史故事杜撰与否,中国人不得进入自己国土上的公园,肯定是耻辱的事实。

后来,随着清朝晚期洋务运动的大规模兴起,上海的城市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才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启动。尽管当时的上海经济依赖以外国投资者与外国资本为主的,各种不同的企业也是基本上以洋行为主体的,但是上海的城市化与经济建设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的民族资本与民族工业也开始起步,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外滩由于地域优势和又属于“外国租界”,被西方的许多政界人士、著名的财团、实业大亨与外国建筑师公认为是上海滩的一块风水宝地,从而开始规划建造在当时世界上也不多见的、有着各种各色建筑与艺术流派特征的建筑物。可以说。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的兴起为起点,也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起点。

此后,上海外滩渐渐成为英法租界区的管理机构所在地,也逐步成为各国银行、金融机构“安寨扎营”的风水宝地。后来一些外国的实业家与投资冒险家们开始纷纷投资建造高楼旅馆,这里成为不少外国洋人事业发迹之地块了,他们希望在这里能够建造出具有他们国家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的建筑物,成为外国洋人一群体面建筑物的地区。于是,外滩原来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逐步拆除,许多新的具有各国特色的豪华高楼大厦被精心地规划,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大师们也是纷纷被邀请而来上海外滩考察与承担设计任务,许多的建筑材料也是从洋人自己的国家进口而来的。很多年之后,这里一幢一幢大厦拔地耸起。现在的外滩,临江耸立巍峨差异的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群,也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陆续建成的,从而形成了今天上海外滩的规模与形态,成为了上海的一大特色,成为世界上一个著名标志性建筑群,成为上海人的一大自豪的景点与上海的窗口。外国洋人通过了外滩看到的上海,看到了中国的未来;而中国人、尤其是上海人也是通过了外滩开始看五彩缤纷的世界,开始主动要求了解和理解整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开始接受外来文明与文化。并逐渐形成了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海外文明结合起来的“上海海派文化”。

从上海滩走出了一大批后来对上海与中国政治、经济以及实业有巨大影响力的金融家、实业家、还有许多的政客,也同样出来了一批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码头”帮会组织与帮会头目。上世纪初,在上海涌现出来的大量的金融家、实业家、政治人物,还有帮会头目,基本上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几乎没有一个是所谓正宗的“上海人”。而混迹于外滩附近的十六铺码头为代表的帮会组织与江湖人物,以及头目下面的“小赤佬”(那些“小打手”被上海人骂做“小赤佬”)也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民们。在上海滩曾经叱咤风云的黄金荣和杜月笙,也都是到了上海之后,

海外工作心得体会汇报格式报告 出国总结报告(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