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6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精选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精)一
美容美发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语文学习,我感到该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知识面狭窄,而且很少涉足课外文学内容。上课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气氛比较活跃,但是表达 与交流能力不是非常强,再加上阅读面不广,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学生的写写作能力比较差,主动学习能力缺失,在以后的教学中仍需对症下药,取长补短。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中职教育高中高一语文教材下册包括六大板块内容:
1、实用阅读能力训练
梳理文章思路,把握内容要点,体察作者情感,筛选整合信息
2、实用写作能力训练
实用性写作,应用文写作
3、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培养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小说、剧本选读
4、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5、口语交际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加强实用语文能力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材中的口头作文、段落仿写、自主写作三项内容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加强学生实用语文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中通过“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的语言交际能力。
3、加强文学文化底蕴的培养
选取一些低难度、高品位的文学著作,培养学生欣赏和积累文学语言,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兴趣
2、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3、坚持写日记或“随笔”,形成写作的习惯,训练各种应用文写作。
4、加强文言文的背诵练习,培养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知识。
5、利用闲暇时间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小说,优秀的小说是培养语感的最生动的老师。
6、做好课后辅导、优秀生、差生的帮抚工作。
7、认真做好单元测验、总结指导工作,做到查漏补缺。
8、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9、优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知识过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精选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精)二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曰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故其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荣誉也不能解脱他思想的颓废和空虚,1972年4月16日,他终于口含煤气管自 杀,终年73岁。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悟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然后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