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族传承案例范文简短 企业传承的案例(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民营企业家族传承案例范文简短一
20xx年年初,我县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进行了排查梳理,发现我县有x个项目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分别为: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因建设光伏扶贫扩面工程,拖欠xx管理有限公司工程款xx万元;xx镇政府因建设xx镇xx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拖欠xx省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xx万元;xx乡政府因建设xx乡新农村建设工程,拖欠xx省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款xx万元;发现1个单位拖欠民营上市企业账款(xx县人民医院拖欠xx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账款xxx万元)。四个单位总拖欠款为xxx万元。经过努力工作,四个单位于20xx年12月底全部还清拖欠账款,清欠率达100%。至目前,我县暂未发生新的拖欠。
我县高度重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将其作为激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狠抓责任落实,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xx县20xx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工信、财政、审计、发改等17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监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清欠目标任务,严格压实清欠责任。
(二)营造工作氛围。组织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理清工作思路。同时,着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县电视台、xx发布、活力xx等媒体宣传此项工作,并在xx政府的网站公布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举报电话,形成全县上下大抓落实、全面摸排、认真整改的良好局面。
(三)聚焦重点目标。按照“应还尽还、能清则清”原则,根据工程款拖欠的行业特点,着力加大工程款清欠力度,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清欠办法和保障措施,明确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必须按合同履约,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四)严防新增拖欠。在组织清欠的同时,我县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坚决防止边清边欠。一是坚持把好审核关,将资金来源纳入审核条件,没有明确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审批,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二是严格评估项目现金流和收益情况,对涉及举债融资的,依法合规落实资金来源和偿还责任。三是严禁未批先建、先开工后立项行为,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带资承包,严禁拖欠工程款,坚决杜绝“打白条”行为。彻底清理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工程领域涉企保证金项目。
虽然我县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上级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我县拟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清欠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清欠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分解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严防新增欠款。加强对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严禁要求企业带资承包政府工程项目,对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情况将严肃处理。对政府类投资项目,要严格审核条件,未达到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审批、资金落实、结算条款等招标前置约定,将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纳入政务诚信档案和政务诚信考核指标。对出现严重拖欠问题的失信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确保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023年民营企业家族传承案例范文简短二
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向大家通报一下全市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大家对廊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知灼见,了解大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共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廊坊民营经济在全省发展得最好,民营经济对全市发展的贡献最大。20xx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以上,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4%以上;上交税金3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3%以上,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9%。我市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四个县跻身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这些硬邦邦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成绩,有力的说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促发展、保增长,增税收、保民生,扩就业、保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成果是显著的,令人鼓舞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在一系列特殊情况下实现了稳步发展,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凝聚了全市企业家特别是在座各位企业家代表们拼搏奋斗的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位企业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大家做一个通报。
一、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逆势上扬,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
1.重新审视廊坊发展的历史坐标,理清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发表2·26重要讲话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迅速推进,成为廊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新的要求,重新科学谋划协同发展的思路理念。一是提出了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定位。经过去年一年的实践,这一定位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赞同,凝聚起了全社会的发展共识。二是全力明确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城市定位。紧盯国家顶层设计进展和动态,与国家部委、京津部门和高层智库进行充分沟通协调,被确定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京津产业转移提升承载地、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三是在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农村发展各方面细化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这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去年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上。我们廊坊通过努力找准了所处的位置,按照新的形势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就奠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2、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抓运行、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领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1位,比上年提升2位;全部财政收入406.7亿元,增长16.5%,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5亿元,增长了45亿元,增长比例达到21.9%,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在20xx年全省地税收入增量中,近30%的增量是廊坊贡献的;固定资产投资1882.2亿元,增长19.3%,增速居全省第1位,提升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5.5亿元,增长8.1%,增速居全省第3位,提升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1亿元,增长12.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7.17亿美元,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9.8%,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2%,均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50%。
3、把项目作为增投资、稳增长的核心抓手,引进了一批高质量、高档次的大项目好项目。实施集中拉练观摩、重大项目领导分包、项目遴选、督办考核等系列措施,全市项目工作实现新突破。建设亿元以上项目913个,同比增加56项,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70项,同比增加37项,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到40%。争列省重点项目13项,居全省第一位。安排市重点项目100项,完成投资307.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1.2%。润泽信息港、精雕数控机床、泉恩管材等一批大项
民营企业家族传承案例范文简短 企业传承的案例(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