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礼仪对社会交往功能的促进效能论文如何写 论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论文3000字(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礼仪对社会交往功能的促进效能论文如何写一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教师文明礼仪对于师范生来说,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是学校 ]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教室文明礼仪对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班策划了一系列有关教师礼仪的活动,为期一个月。

20xx年10月8日至xx月8月

中文0933班

1、四开美术纸十张,共需5元。

2、购买奖状、奖品,共需45元。

3、共需费用50元。

(一)、教室文明礼仪讲座

活动目的:

通过讲座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教师文明礼仪 ]及其重要性,从而树立同学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意识。

活动时间:

10月27日

活动地点:

中文楼1-202教室

讲授老师:

唐晓燕副主任

活动准备:

1、申请教室。

2、选主持人并准备好演讲稿。

3、邀请唐晓燕副主任并与其商量好讲座内容。

4、安排好人员布置会场,确保各种设施无误。

活动过程:

1、工作人员组织同学按顺序进入会场。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简要介绍讲座流程和讲座期间的纪律制度。

3、.主持人致辞欢迎主讲人到场,讲座开始。

4、工作人员维持好现场纪律,摄影人员做好拍照工作。

5、主讲人讲座结束,主持人宣布恭送并引领主讲人退场。

6、主持人致感谢词,并宣布讲座结束。

7、学生有序离场。

8、讲座结束后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二)、教师文明礼仪手抄报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手抄报比赛加深同学们对教师礼仪的理解,从而深化同学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意识。

活动时间:

10月16日至23日

比赛要求:

1、手抄报统一用四开美术纸。

2、版面布局合理,图文结合,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3、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

4、班级、宿舍和姓名等注明在每份手抄报的背面 。

5、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粘贴。

6、版面制作用笔可任意选择。

参赛形式:

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参赛。

2、每宿舍至少交2份作品。

评委老师:吴南准辅导员

评比标准: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突出主题,弘扬主旋律。

栏目丰富,文章有文采,文章流畅字迹工整。

3、手抄报名称要贴切,版面设计要新颖、有创意、版面图文并茂,整体效果好。

奖项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三等奖 2名。

2、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奖状、奖品。

(三)、教师文明礼仪征文比赛

征文主题: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征文目的:

通过征文比赛加深同学们对教师文明礼仪的理解,从而深化同学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意识。

征文时间:

10月16日至xx月4日

征文要求:

1、用文字表达自己在教师文明礼仪系列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2、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炼,要有真情实感。

3、题目自立、体裁不限,字数800字以上。

4、请在篇尾注明作者的班别、姓名。

评委老师:

管怀国教授

奖项设立:

1、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2、所有获奖者均颁发奖状、奖品。

(四)、教师文明礼仪活动成果展

活动目的:

通过教师文明礼仪成果展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学习教师礼仪的乐趣,在彼此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教师礼仪意识。

活动时间:

xx月8日

活动准备:

1、申请中文楼的教室。

、选活动成果展主持人

3、邀请中文系09级各班班长参加此次成果展活动。

4、安排人员布置教师文明礼仪成果展场地及摄影工作。

活动过程:

1、工作人员组织同学按顺序进入会场。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简要介绍活动流程

3、展示成果,成果包括教师礼仪主题班会、教师礼仪手抄报、教师礼仪征文比赛等获奖作品。

4、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5、颁发此次教师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所有获奖的奖状、奖品。

6、拍照留念。

关于礼仪对社会交往功能的促进效能论文如何写二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礼仪有着深层次的要求。餐饮礼仪体现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餐饮礼仪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而尽可能避免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的不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 中西方 餐饮礼仪 跨文化交际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饮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对中西方餐饮礼仪进行比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往,从而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一、用餐氛围的差异

由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讲究面子排场,气氛之热烈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相互敬酒,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还要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甚至会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团圆”的普遍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当然,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

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烟、不劝酒;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其实,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话都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总是缺少了和乐融融的气氛。

二、席位安排的差异

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面门、朝阳,或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通常服务员摆台时会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间吃饭,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当有前辈、领导、长辈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尊位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国传统位次排序讲究“左为上,右次之”,正式宴会中,席位的高低依距离尊位的远近,左高右低,以此类推,逐个排列,最后一位是背对门的座位,通常不应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须注意的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则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请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男女间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协助女士入座,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

三、餐具使用的差异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盘等。筷子是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摆放位置不一样。用餐前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结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绝不可以用来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会摆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则上是从外向内取用。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进食了。进餐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块,切一块,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块后,放下刀,把叉换到右手来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来将食品拨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里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盘、汤盘碰出声响。一道菜没吃完时,刀叉要成八字摆在盘沿上,叉齿朝下;吃完后,把刀叉并拢置于盘上,侍者会将菜盘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时还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不能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还要注意,西餐上菜是从左边上的,吃完从右边撤下去,斟酒却是从右边开始。弄不清这一点,说不定就会错用邻座的饮料食物。

礼仪是一种文化,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

礼仪对社会交往功能的促进效能论文如何写 论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论文3000字(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