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的区别(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 0=3、0 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有关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正确认识普及与提高的思想,做到二者兼顾
1、针对最广大学生,做好书法的普及工作,努力利用课堂教学,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法世界的丰富广阔,才能更好的吸引他们去
学习与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计划适当引入与书法相关的历史、文字学等知识,开阔
学生视野,避免死练字的枯燥。
2、重点以镇考核内容为目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在学生掌握基本用笔方法后,重点对例字进行讲解,达到期末考核的要求。
3、兴趣小组的提高工作,重视对作品形式感的发掘
由于年龄的限制,青少年书法在深度上不可能达到多么高的水平,因此,作品的形式感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通过对不同形式如:扇面、拼接、染色、界格等的大量使用,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这些形制,提高作品的形式美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利用学校橱窗对教学成果进行同步常态展示。并为学校“文化艺术节”做准备。
5、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家长明白书法学习的重要意义,支持书法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重视网络的交流与示范作用
1、利用网络,巩固上学期金沙小学书法博客的成果,及时更新,继续加大网络的宣传及示范展示作用
2、经常开展内部交流活动,指导互相学习,共同进行作品评点,提高学生审美眼光,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不足做出相应的训练安排。
三、营造氛围,以点带面
在延续上学期兴趣小组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兴趣小组人员的重新遴选,增加四至五年级的新组员,主要是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并吸纳新的书法苗子。对甄选出的学生,定期进行作业或作品的展示,通过小组成员的练习与示范带动所在班级对书法的兴趣,促进全校整体书法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如下:
第一周:
书法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第二周:
书法笔法简介与训练
第三周:
书法笔法的强化训练
第四周:
字体的演变
第五周——第十四周:
例字的临习
第十五周:
章法,集字创作(一)
第十六周:
章法,集字创作(二)
有关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算式,熟记7的乘法口诀。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学生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索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 、记忆7的口诀
教学具准备:课件 、 一副七巧板、7的口诀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七巧板一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简介七巧板: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十九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七巧板是风靡世界的拼图,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四人小组合作,摆出你们最喜欢的图形。
2、请每组挑选自己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展示,并说说你拼得像什么?
3、师:今天老师也摆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用七条板拼成的7种图案和统计表的放大图。)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块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师:真能干!你能根据刚才说的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块数 7
3、四人合作、每一小组一张。
指名学生上台把表格填完整。
4、请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师:大家真会观察!请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 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那咱们就用乘法来写一写这是"几个几"吧。
6、师:看看这些乘法算式,你们能编出它们各自的口诀吗?试试看,会编
几句就编几句,编好后填在书p62(同桌合作)
7、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a、 拼二个图案用几副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么编?
b、 说出哪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七巧板的块数。
c、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d、 4×7=28 7×4=28 可用哪句口诀?
8、师:小朋友,我们学习的都是几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9、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编出了7的全部乘法口诀,那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享受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10、探究口诀记忆的方法
师: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
7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
师:如果六七不知得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
11、熟记7的乘法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抽背--开火车背--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根据口诀能算哪些算式的积?打开数学书第62页,完成想一想。
2、 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1、2
校对后提问:每组上下三题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师:7是个神奇的数字,我国古代与7接下了难解之缘。课件出示唐诗《早发白帝城》。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四句诗中共有多少个字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4、你能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出示两个应用题,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一道列式计算。
5、在我们身边你还见到过哪些现象与7有关?(学生举例说一说)
6、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完成课本第63页第4题。
四、回顾知识,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
(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
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学教法心得体会和方法的区别(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