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 寻访党员的感受和收获(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一
红色的星星啊,你是中国五星红旗怀里的婴儿,把希望孕育在祖国的蓝图中,把梦想播撒在历史的章程里,把繁华镌刻在疲惫的巨龙之身——中华,生机盎然的绚丽沉淀在金色的光芒中,火耀得不可抬眸相视,火耀得不可弥足相望,火耀得不可倾言相颂!
历史的先驱者把满腔的愤慨注入你沧桑的躯壳里,沸腾的热血宛若滚烫的岩浆飞溅在人类浑金璞玉一般的精神凝体上,你锋芒毕露的棱角恰似中华发展的突破口,每一处光芒都将迎接挟山超海的炽热!
你挺立在风雪中,傲骨凌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忆昔红军长征途中,经11省,翻18山,跨14河,过黄原之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是便有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险峻,于是便有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心惊胆寒!然而,不论前程逼狭,路程崎岖,红星的光芒矢志不移,照亮了黑色的空洞,给失落者以信心奋斗,给征途者以震慑猛搏!红星,我把你追寻!
你拔萃在辉煌里,众星拱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回首开国大典,盛世辉煌。经历了数_年的风雨征程,东西征伐的巨龙从沉睡中苏醒,由苏醒中飞跃腾达,一度新中国成立,华夏的数载魄力凝聚于开国之风,盛世之典!恰又生“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俊逸!虽往昔伤痕惨重,既红星光辉决不堕落,1949年开国典礼罢,一直领导着国人争取上进,踊跃求得发展,步入一面新章程!红星,你是生命的焰火,点燃希望,燃烧雄雄斗志。红星,我把你追寻!
你奋战在竞争中,日益壮大!
“几缕华发银丝,笔墨龟虽寿”。你领导着数百代,数千载中国人民走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其路程必然艰险,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便是由贫穷走向温饱,奔向小康,攀上富裕的过程,红星代表着民族凝聚力,领导当前的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冲刺颠峰!但当前的这条路势必困厄,抬起双眸吧,以红星史城为照亮前途的探明灯,走向繁荣开放的不久将来!横戈立马傲江山,谁敢堪戬高吾头”!红星,我把你追寻!红星,我们把你追寻!
红星,我把你追寻!待到朝阳生起的明天,请让我瞻仰你!
关于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二
知道《有关品质》这本书,是因为去年咱们杂志要做一个关于品牌的专题,当时有一块是讨论和论述品质与品牌的关系,当时苦于没有素材,以及新的角度来切入,于是就开始搜索资料,某一天看到“有关品质”这几个字,看到这一系列文章。于是就开始了下面与《有关品质》的缘分。
原来,这书里的一大部分是2003年7月开始《三联生活周刊》总编朱伟开设在其杂志中的“有关品质”专栏,还有一部分是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文字,另外还有诸如张国荣、王小波、张欣、张艺谋等篇。
我就冲着这当中的一篇《张国荣记》而开始下大力气开始找这一本书,开始在当当网、亚马逊上准备买书,结果没有;然后又在孔夫子网上搜,还是没有搜到;再然后就想到在图书馆里找,结果还真搜索到了,可是当时的书不在馆,也没有预借服务功能,所以就暂时放弃了,但是加入了个人账户的珍藏书目栏。然后就忘记了这回事儿。但是这一篇《张国荣记》倒是已经拜读过,内容一般,谈了作者心中对张国荣先生的印象。作者先是提了那黑暗一天惊闻消息的情形。然后提到了其认识张国荣先生的两次经历,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其在美国的一段时间里看了电影《阿飞正传》、录像带《英雄本色》,他比较喜欢《英雄本色》中的张国荣,甚至还将电影中的三角配合比为多明戈、帕瓦罗蒂和卡雷拉斯,而这三者中,其个人更喜欢卡雷拉斯;而在发哥与龙哥所构成的性格魅力中,张国荣先生给他的印象是在两种极大反差中作为一个男人的魅力——一张过于精致的脸与在清澈中多少有点忧郁的眼神及他的冲动气质背后的刚烈。张国荣先生也许与卡雷拉斯一样构成了那样他更喜欢的气质——他的声音没有多明戈那样的明亮,没有帕瓦罗蒂那样的浑厚,但他那种美丽的音质有前两者都没有的那种内在之力。
之后作者谈了另一部张国荣先生主演的作品《霸王别姬》以及《春光乍泄》,他个人的一些看法。“我觉得他的戏都是他自己情感的追寻或者说印证。这个人有过于丰富的情感淤积,这些淤积的情感都成为他人生的重心,这些重心使他难以轻松地在这个世界中呼吸”。
文章的最后,作者谈了他对张国荣先生的两重崇敬:“我之所以对张国荣有那么一种崇敬,是因为他在一个世俗而又并不干净的社会里,能毫不隐讳自己各种各样的情感追求。一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了,且完全不顾忌别人怎么说怎么评论。好像这个世界上,别人本身就都是看客;就好像他所塑造的程蝶衣,不管几十年世事如何冷暖,反正是保全了自己按自己想活着的样子在活着。”“我对张国荣的崇敬还因为,他就是那么丰厚的一个情感容器。一个人要在这世上能保住那么多内心的情感是何其之难。”
其实,我想说,这两点也是我崇敬和迷恋张国荣先生的根本原因。当大部分的人都戴着面具,于层层包裹与伪装下生活时,他这样直面污浊不堪的社会的那一份勇气是如何的让人敬佩!
作者认为,“值得庆幸的是,张国荣死后,终于大街都看到了他的个性情感生活,认为那样一种复杂的生活也是有质量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在面对一个人过去时,都感受到了任何情感选择都是个人神圣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张国荣也可安息了。”
我想说,这11年过去,张国荣先生的魅力正在愈发的耀眼!
哎,我一聊,就又扯远了。关于这本书,不仅仅只张国荣先生的一篇文章,还有很多作者对于音乐、文学等等方面的认识和心得,这对于我这个音乐盲来说,未免过于高深了。呵呵。但是,我却知道了很多古典音乐的名人,可以当成一个知识普及吗?
如今,这本书终于的终于看完了。这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欠缺是多么深,作为一个文化人,如果不能读万卷书,就不能读出自己的书。这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文化人,需要付出的还有很多很多,同时,自己在这方面的先天因素是多么的欠缺。也许,这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关于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三
今年是建党99周年,为了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党员本色,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激昂的斗志,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现代化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出发时间:当日早上8:00
■出发地点:朝阳社区
注:全体人员手握党旗、戴上口罩
■到达纪念馆后的流程安排
1、全体集合(有讲解人员等候)
2、戴上口罩,依次测体温,进入纪念馆
3、跟随讲解员参观成都战役纪念馆
4、从纪念馆出来,依次领取鲜花(用于烈士陵园献花)
5、跟随讲解人员到烈士陵园
6、在纪念牌前向烈士献花
7、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使命。在朝阳社区书记的领誓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
8、沿途返回纪念馆停车场
9、午餐
10、座谈会(就地)、老干部、老党员讲革命故事
■返程时间:下午15:00
■返程上车地点:午餐停车处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总指挥:
行程服务人员:
统筹
生活服务
摄影摄像
温馨提示:
1、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务请于2020年10月28日9:00前确定下来,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便于购买保险。
2、自备太阳伞或雨具
3、准备好出行医用箱及常备药、创可贴、酒精。
4、往返过程中,一切行动听指挥,尤其注意安全。
5、各支部,各车辆,请社区确定一名联络人员,并告知活动领导小组。
6、上车后,座位一旦坐定,原则上不要变动,请相互间主动照顾关心。
7、80岁以上的老党员和身体状况欠佳的党员,请社区指定1—2人全程关照。
8、每辆车指定一名车长,服务好全车人员,如:安全提示、上下车招呼、分发党旗、矿泉水等。
关于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四
一封《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公开信,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火了一把”。
他将这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纷纷点赞,把“有意义”的事描述得“有意思”。
“我一直觉得历史包括党史是最有意思的,里面全是细节和故事,有许多令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只把这些当作冰冷的时间轴线去记忆,你才会觉得特别枯燥。”5月16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堂公开课上,该校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再一次谈到了重读党史,谈到了独立思考精神。
为了听徐川的这堂公开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春梅一大早驱车40多公里从镇江句容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00人的礼堂里坐满了和她一样慕名而来的听众,很多人此前都看过徐川那篇风靡网络的《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前,当徐川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收到学生的这一留言时,党龄20xx年的他围绕“两学一做”主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用一篇近4000字的长文作了回复,文章被300多个微信号转载,单日阅读量超过200万。
何以把一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如此认同,徐川回答:“在思政教育中,我们往往因信仰、爱国等问题过于敏感、宏大而不敢谈。但思政教育就是要做到勇亮剑、敢发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把事实拿出来与学生开诚布公地讨论,反而是一种捷径。”
“南航徐川”成了网络空间的精神“暖男”
“如果所有人都看到了我的脆弱,该怎么办?”“那就让所有人再慢慢看到你的坚强!”
“如何遏制睡懒觉?”“如果不过分,睡会就睡会;如果过分了,先把被子掀了再思考这个问题”……
徐川在个人微信号上和学生们的问答自带“段子手”气质,从个人情感到人际交往,从校园生活到社会万象,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20xx年1月开通以来,已吸引了数万“粉丝”关注,持续高居全国高校辅导员微信号原创排行榜榜首。
今年3月,一名学生在微信号“川哥问答”里的留言让徐川陷入思考。“留言说他有条件和资格入党,但是没想好,问我怎么看。”徐川说,看到这个问题的他第一感觉是欣慰,“现在大学里想要入党很难,一般人机会到了眼前不会想太多。而这名同学能有思考,觉得特别好”。
借着学校的党课和组织谈话,徐川向周围同学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回
追寻党心得体会总结 寻访党员的感受和收获(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