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岗位心得体会和方法 门诊医生认真工作心得体会(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门诊岗位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工作量完成情况
一年来共完成分诊导诊26000余人次,协助门诊外科医生进行小手术78人次及外科换药102人次,血气分析人次,查体8700人次。
二、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使门诊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落实岗位责任制:年初针对门诊的具体情况,重新制定了门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各班工作标准,使护理人员严格按规范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执行首问首迎负责制。同时,积极响应本市创卫工作,严格执行预检分检工作流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2、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本院新的《护理质量检查及评分标准》,使每位护士理解、掌握评分标准,增强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每月进行护理质控讲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针对门诊科室分布广,护理质量难以监控的特点,每月不定期进行科室自查4~8次,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改正,使科内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3、加强急救物品管理:每周专人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按医院内感染管理标准,通过组织学习消毒隔离规范要求,使护士掌握消毒隔离原则,科室院感护士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检查督促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院感控制指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三、加强环节质量的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加强护理操作环节控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每月组织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一次,内容以病人安全管理和护理应急预案为主,增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
2、加强对门诊就诊病人的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给予准确、及时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3、加强对节假日、双休日的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以满足病人的需要。护士长、质控员不定期到科室进行检查指导,保证护理安全。
四、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在职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每月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的护理业务学习各一次,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理论水平。
2、认真组织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参加科内及院内“三基”培训、考核,加强规范化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科内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6次,考核合格率100%
3、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科内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上半年强化对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应急预案、心肺复苏、氧气吸入、简易呼吸器等技能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率100%.
4、鼓励护士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学习,上半年一名护士取得山东大学本科网络教育学习机会。
主题门诊岗位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卫生部关于“示范工程”的总体部署,在总结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方案》的要求,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大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力度,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探索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为更多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具体计划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院行动
1、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拟通过医院各级各类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一季度开通医院“优质护理工作网”便于全院员工及时了解和关心护理工作的发展。
2、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尤其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的投入,如电子医嘱在年内全面铺开、口服药物单包装发送的逐步推进、供应中心包揽病区所有原代消毒物品的供给等,实现全方位的将护士还给病人,用全院之力共创优质护理服务。
3、护理人员是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主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统一培训,在去年二次全院交流的基础上,年内进一步做好及时总结。继续以全院交流形式发挥护士在推进责任制护理开展中的所想、所为,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二)稳步推进、扎实落实、重质保量
1、有计划、有步骤稳妥地铺开优质护理病房数,力争20xx年底全院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活动向门诊、急诊、手术室等其他科室延伸,只要是护士岗位、只要有患者的需求,我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病人”如:倡导门诊护士的耐心与热情服务;强调手术过程患者安全第一;强化急诊护士过硬的预检、分诊、急救与应急技能等,让优质护理服务遍及全院。
2、在试点病区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将优化的护理模式及成功的经验向全院推广:健全责任制岗位职责、扁平化分病人的排班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为一体的工作流程等。
3、以卫生部“优质护理医院/病区评价标准”为参考依据,制定我院优质护理病房评定标准:除常规质量考核外,应增加合理实施排班、临床服务体现专科特色及突出护士对患者了解的程度、护理措施的落实、护患沟通等实质性护理项目的评估细则。
4、以各护理单元的病人工作量为前提,兼顾并尊重护士意愿,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完善护士技术档案管理和分层管理模式。
5、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一季度重新修订完成以不同岗位、不同风险、不同工作量、病家的反馈等综合测评结果为依据的考核方法。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合理分配原则,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利用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表和病区医生对责任护士满意度的调查表。加大对患者反馈的力度并尽力缩小内部反馈的水分。如:住院期间的护士长不定期反馈、护理部每月的有计划反馈、护理部每季抽样信访反馈。改变反馈的方法如:护理部人员穿便服反馈、聘请院外第三方(在校大学生等)反馈。建立各护理单元病人满意度档案,用直观的图标形式动态反应满意度的变化曲线,以便细化分析及时整改。
(三)夯实基础、注重专科、齐头并进
1、立足专业发展,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完善、健全临床护理工
门诊岗位心得体会和方法 门诊医生认真工作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