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公园简短 杏花公园的介绍(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杏花公园简短一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乐府《青阳渡》本文是关于花诗词座右铭的句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3、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残菊》
4、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菊》
5、过尽百花芳草满,柳丝舞困阑干暖。
6、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7、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8、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9、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10、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徐渭《水墨兰花》
11、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朱曦颜《一萼红·盆梅》
12、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13、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鹧鸪天·赏荷》
14、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秦观《点绛唇·桃源》
15、近世菊花粉红骇绿,无有东篱古意,偶客秣陵,得墨菊二本,甚娟妙,小词赏之。——《卖花声》
1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7、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18、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
19、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20、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春赋》
21、冰清玉洁出红尘,摇摇曳曳落凡间。哪知左右浮萍荡,且唤清风归九天!
22、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曹组《小重山》
23、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24、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25、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26、深宵人散,千门笑语,声正在帘帏。 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东风早》
27、《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2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2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出自《破阵子》
30、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
s("content_relate");【经典花诗词座右铭30句】相关文章:
关于花诗词座右铭句子(精选90句)11-22
关于花唯美诗词座右铭大全60句11-27
经典花诗词座右铭语录大全(通用70句)11-19
关于花唯美诗词座右铭语录(通用90句)11-10
雨诗词座右铭(精选50句)10-28
分别诗词座右铭汇总(精选50句)12-05
花个性诗词座右铭(精选70句)11-08
秋天诗词座右铭汇总60句09-27
经典花诗歌座右铭语录汇总100句09-25
春天诗词座右铭语录汇总(精选60句)11-24
推荐杏花公园简短二
今天,我在上学路上看到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妈妈说:“那是迎春花。”小小的迎春花经过了冬天的洗礼,最早用它美丽的笑脸,迎接春天的到来。
它是草本植物,花是黄色的,是一种很淡的黄,花开的很小,一朵紧挨着一朵。一阵风吹来,它们迎风起舞,像一群群黄色的蝴蝶落在草丛上,非常美丽。
迎春花虽然并不起眼,开花的时间像流星一样短暂,但我还是那样喜欢它。我喜欢那美丽的、娇黄的小花,喜欢它发出的阵阵清香,但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默默无闻把春报的品质和顽强生长、不争名誉的精神。
下午,我下楼玩儿,在后院看见一簇花。
远远望去,像许多黄色的雨滴,仔细一看,原来是迎春花。迎春花的枝干是垂落的,花苞都是对称生长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小的有米粒般大小,大的有葵花籽般大小;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像是迎接春天的战士;有的已经枯萎了,花瓣变成了白色。你们知道迎春花是先长叶子还是先长花呢?是先长花的,花全部开完以后,过一段时间,叶子才发芽。
迎春花就是春天的使者,它告诉大家,春天将要来临。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其中我最喜欢的花是迎春花。
它是木本植物,花是黄色的,是一种很清淡的黄,他的花开得很小,一朵紧挨着
一朵,一群群的。一阵风吹来,迎风起舞,像一群群黄色的蝴蝶,落在草丛上,非常美丽。
迎春花虽然没有桃花的娇艳动人,也没有杏花的洁白,但它那种淡雅清香,让我对他情有独钟。
在众多的红花绿叶中,远远的就会看见迎春花得黄。小小的迎春花经过了寒冬的洗礼,最早用她美丽的笑脸,迎接春天的到来。
我喜欢迎春花,因为他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看到那黄黄的、小小的迎春花开放在我的面前,我就知道春天来了。
迎春花是春天了开放的最早的花,我想,迎春花大概是专门迎接春天的花吧?
迎春花有四个瓣的,(.)有五个、六个瓣的。哦,对了,还有七个瓣的。听同学们说,五个瓣的迎春花是五福临门呢。
我拣了一簇迎春花,哇,全是五个瓣的。突然我心里感觉,迎春花在向我招手,我心里唱了起来:迎春花呀迎春花,黄黄的、小小的,迎春花呀迎春花、你是一朵迎接春天的小花。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回班了,”我对迎春花说“再见。”
只要迎春花在我面前盛开,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我就是喜欢迎春花。
推荐杏花公园简短三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源于生活,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茉莉花》;生命力;意象;民族性情;精神特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7)02―0088―03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钟爱常常表现为一种对审美的主动的渴望。当渴望的审美条件一旦出现,便会情不自禁地欣赏。
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中国军乐队都演奏了江苏民歌《茉莉花》。1997年江泽民访美、1998年克林顿访华、2000年第6届中国艺术节、2001年上海apec会议以及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8分钟文艺表演,以《茉莉花》为基调的音乐都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创作歌剧《图兰朵》时选用了中国民谣《茉莉花》的曲调。美国发射的一艘向外太空飞行寻找宇宙生命的飞船,搭载许多国家的优美音乐进入太空,《茉莉花》和《梁祝》作为中国的经典名曲入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国际国内重要活动中的必奏之歌。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里?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首歌体现了中国民歌节奏灵活,旋律婉转悠扬、自由而舒缓的特色。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首清香四溢的《茉莉花》。
从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长出花朵和森林,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最美妙的声音。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指出:“一种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很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很自然。”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这朵享誉世界的《茉莉花》,就是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独具慧眼,在这花的海洋里采摘的。
然而,这朵乐坛“奇葩”的采撷不是偶然的。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江苏省六合八百桥镇金牛山麓开展反扫荡宣传。年仅14岁的小文艺兵何仿,从当地民间艺人口中听到了民歌《鲜花调》,后来在《鲜花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形成了现在的《茉莉花》。从此,这朵独具“草根文化”特色的民歌走出山乡、田野,走上炫目的现代舞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的文艺创作又何尝不是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是这首民歌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诗”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风土之音,即各地民歌。从这一点来说,民歌和诗应是相通的,即都强调意象。《茉莉花》的意象是鲜明、突出的。
壮美和优美是美的两种表现形态。有人用两句诗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美:“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前者是壮美:劲健、雄浑、粗犷、豪放、凝重;后者是优美:飘逸、柔媚、纤巧、婉约、轻快。《茉莉花》所体现的是后者之美,即歌曲旋律的独特韵致、歌词的诗情画意和轻松活泼有趣。
优美表现为审美对象与主体感受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关系,一般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人的心理感受上,产生的是平缓、亲切、轻松、随和、舒坦、闲适、恬静、愉快的心旷神怡的心境。《茉莉花》就选择了洁自如雪、纯净如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花朵,“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中国文人雅士历来都盛赞茉莉花的香气,如元代诗人江奎的《茉莉》一诗:“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清香压九秋。”此诗意味深远,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茉莉花以其迷人的幽香、玲珑的花朵而获得人们的青睐。“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作者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传达给人的都是恬静、清心的优美情调。听着《茉莉花》,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这悠扬的歌声心驰神往。茉莉是常绿小灌木,岁岁开花,香气清雅而幽远,符合中华儿女不张扬、朴实无华又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操守。《茉莉花》是洁白、简单、质朴、纯洁而美好的,人类对这种纯洁而美好的音乐意境情有独钟。它那浸润着清幽的华夏情味的旋律将香飘世界各地。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提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特别钟情于诗歌。自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人们读诗、吟诗、作诗、用诗,达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程度。即便是目不识丁的田夫野老、引车卖浆者之流,兴奋之时,也会吟出几句,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民歌、山歌之类的民间歌谣,也就是最接近口语的诗歌。
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有天然的联系,因为最早的诗歌,是歌词合乐演唱的。《诗经》大部分是民间的歌谣,是可歌的,并以歌声进行传播。《诗经》中的“风”共160篇,是各诸侯国的民歌,也是《诗经》的精华。《诗经》在章法上具有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特点。事实上,重复与变化是艺术表现的两种因素。
何仿最初收集到的曲子《鲜花调》,本来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但是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后来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创作,把歌词集中在茉莉花一种典型形象上,“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唱三叹,反复回旋,表达了少女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的美好形象和心理。曲子未做很大改动,只是加了引子,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这样《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
从某种角度说,《诗经》就是2000多年前众多何仿的作品,它也是众多《茉莉花》的总集。
中国美学较少倡导大喜大悲的情感波澜,不主张情思过分激烈而明朗的外露,要求含蓄、适度、克制、应矩、中和,这种美学理想正适合优美形式的生长与发展。仅以中国诗歌为例,对这种优美情调的热恋比比皆是:《诗经》中《关雎》便是风诗的第一首。千百年来,它感动人们的主要是情。青 年人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也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
大凡文学名著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民歌也是如此。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中“三哥哥”和“四妹子”欲说又害羞,欲看又不敢的心理活动;四川康定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中,“李家大姐”、“张家大哥”互相爱慕的情节等,都包含着浓郁的情感。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茉莉花》这首民歌是有情节性的,但它并不是在叙事,而是在抒情。歌中“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这“三怕”表现了少女特有的俏皮、羞怯、善良。托尔斯泰曾说衡量艺术作品的好坏有三个条件:1.作品所表达感情的独特性;2.表达感情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真挚程度如何。《茉莉花》展现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性、清晰性和真挚性的富有情味的现实场景。
艺术作品的这种力量,人们称为艺术的魅力。魅,物之精也,魅力是指一种巨大的感染力。而这感染力的核心之情,是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它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借助民歌形象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在于艺术上的感染力和作者精心运用的表现手法,在听众的想象中产生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当它一旦流传开来,原来的故事已经渐淡渐失。人们只是根据民歌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寻觅其中更深层的意蕴。民歌集萃了各个民族在传唱中积淀下来的精华,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新鲜。
《茉莉花》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洋溢着青春气息,传达着优美之感,其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展示了欢乐祥和的生活画面。这也正是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之处。何仿再创作的这首民歌,既表现少女的内在思想感情,又有音乐形式的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范例。
《茉莉花》被重新发现,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因为它符合当代的审美风尚。所谓“当代审美风尚”是指体现在现时代世界普遍流行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中的相同或近似的审美趣味。其基本特征是弃繁从简、返璞归真、平易近人。这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审美意识嬗变的一种总趋向。当代审美风尚的现实依据是时代平民化意识的普遍觉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焕然一新,审美风尚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茉莉花》清丽、欢悦的韵律、友爱和谐的意境、洋溢着现实感性的
杏花公园简短 杏花公园的介绍(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