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用电增容申请书 企业用电增容申请程序(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关于政府用电增容申请书一
自7月中旬以来,广西高温少雨,统筹负荷持续高位运行。随着电力负荷的急速增长,7月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现象,贵港网区目前已按有序用电方案错避峰负荷。为缓解贵港网区电力负荷压力,确保贵港网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按“保居民、保民生、保重要客户”的原则,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贵港市景观照明、亮化工程等在18:00-24:00、0:00-06:00时段进行错峰用电,在不影响照明的情况下减少部分景观照明,暂停部分亮化工程。
(二)推动大工业企业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自觉实行错峰用电,利用电网谷期多安排生产、减轻电网压力。第三产业要积极开展各项节能宣传和节电改造活动。
(三)加强用电管理,尽量使用节能灯具和电器。单位、商场、餐厅、宾馆、娱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不低于26℃,下班人离灯熄、关闭空调及一切可以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
(四)贵港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不影响交流运输的情况下,公共交通车辆尽量安排在00:00-06:00进行充换电。
从即日起至20xx年7月31日。
未尽事宜请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贵港供电局联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人:叶伟东;联系电话:xxxxx。贵港供电局联系人:黄慧君;联系电话:4875777。
贵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xx年7月23日
关于政府用电增容申请书二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触电事故。
1.1.1 电气设备没有接地或接零保护;
1.1.2 电气设备内部故障;
1.1.3 电源线接头裸露;
1.1.4 作业区域内有高压带电设备;
1.1.5 施工区域内无避雷设施;
1.1.6 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电气设备发生接地短路;
1.2.2 高压线发生坠落;
1.2.3 地下电缆铠甲破损或被压断;
1.2.4 操作个人防护用品不齐全;
1.2.5 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电气设备;
1.2.6 雷雨气候在树下躲避。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项目分管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安监部负责人、项目机管部负责人、项目交通消防负责人
成 员:各成员部室全体人员、各专业分公司现场安监员和机管员
2.2 专项工作机构
项目安全监察部设立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负责工程现场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3 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 贯彻落实国家、省电力公司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 统一领导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2.3.3 组织制定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 发布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 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 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 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 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 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2.4.6 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 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 负责突发性传染病、地方性疾病、季节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 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3 负责急救站药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4 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5 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 应急准备
3.1 应急电话及公告: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值班室、警卫室内。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2 现场应急中心: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3 触电事故防治措施
3.3.1 采用“三相五线”制,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
3.3.2
政府用电增容申请书 企业用电增容申请程序(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