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纪念叶剑英心得体会及感悟(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纪念叶剑英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一二九运动》。
“今天,我来了,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保卫橄榄枝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请注意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是已故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
__年前,也就是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子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联合起来向_请愿,希望用_者的枪来保护祖国的橄榄枝。可惜,当权者为了一已私利,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无辜的学生……
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凌晨,军警包围了不少大中学校,并关闭了西直门,请愿的学生群情激愤,纷纷冲破封锁。于上午10时30分,到达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所在的中南海新华门门前,向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请愿。愤怒的学生振臂高呼:“_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_汉_卖国贼!”“立即停止内战!”等口号。
一二九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各大城市的爱国学生均举行请愿集会、__,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一二九运动造成的巨大影响,为国民政府带来了压力,从某程度上促成了后来的联共抗日政策。时至今日,中国大陆的一些学校仍会在每年的12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一二九合唱;复旦大学的一二九歌会,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二九诗赛等。目前,在北平辅仁大学校园旧址,留有启功落款的「一二九运动纪念碑」。
逝者如斯夫,__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对先烈的敬仰应该淹没在这繁忙的都市生活当中吗?我们对先烈的思念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淡漠吗?我们的爱国情思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高中的学习令我开阔了眼界,但更重要的是,它宽阔了我的胸怀。读《五人墓碑记》,我懂得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读《离骚》,我看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读《论语》,我感受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
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
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截取的场景;
历史是祖先的脚印,
历史是一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轮,
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
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帮助我们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楼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都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这些民族的脊梁是光阴的侵蚀所不能淘去的!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
对于纪念叶剑英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来了,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保卫橄榄枝的枪,不要让橄榄从我手中话滑落,请注意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话滑落。”这是已故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任何阻碍和平发展的人或组织都将被正义的力量所消灭。正如阿拉法特所说,当受到外界压迫的时候,他将会拿起手中的枪去捍卫这即将滑落的橄榄枝。
可以说,阿拉法特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为了和平而奋斗终身。同样,我国的那些为了祖国的和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也是伟大的!
69年前,也就是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子为祖国的未来,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联合起来向_请愿,希望用_者的枪来保护祖国的橄榄枝。可惜,当权者为了一已的私利,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无辜的学生。。。。。。
从那以后的六十九年中,我华夏大地经历了日本铁蹄的蹂躏,内战的洗礼,也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兴奋,十年动乱的催残以及改革开放的喜悦。。。。。。
此时,我站在这里是为了纪念12。9,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也是为了纪念12。9。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了那“忘却的纪念”。我们的纪念日很有限,从“五四”到“五卅”,从“12。9”到“12。16”。可是我们只有在纪念日上,才会想起那些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人们;只有在纪念日上,一些有良知的人才来体味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只有在这纪念日上,我们才会总结历史,赞扬今天的美好,展望自己的未来,要为祖国做贡献等等。可当纪念日过后,我们还会有多少人去思考,还会有多少人去回忆呢?
纪念碑是用来帮助我们记忆历史,缅怀先烈的地方,可讽刺的是我们不仅是历史,恐怕连纪念碑都快要忘干净了吧?
遗忘是可悲的,而遗忘自己国家的历史既是可悲而更是可耻的。
到有纪念碑的地方去走走吧,你定会看见,纪念碑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它的处境十分尴尬,原来安静的小镇变成了繁华的都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替代了一间间低矮的平房,而纪念碑的面前却依然是那么的冷清。有谁会在纪念碑的前沉思过那些付出了汗,血乃至生命的战士们,有谁会在纪念碑前沉思过那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革命志士,又有谁会在纪念碑前真诚的告慰他们的在天英灵呢?
逝这如斯夫,六十九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对先烈的敬仰应该淹没在这繁忙的都市生活当中吗?我们对先烈的思念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淡漠吗?我们的爱国情思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要用尽全身的气力呐喊“不!”。
今天,我在这里不是为了向大家传扬爱国主义,也不是为了对大家进行什么说服教育,更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多么的有良知。而是为了那些为新中国建立而鞠躬尽瘁的革命家,是为了那些孤独的向我们证明历史的纪念碑,更是为了那些曾在我们的记忆中“被忘却了的纪念。”
对于纪念叶剑英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
xx年前,中国局势已是万分危机,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到处烧杀抢掠,千百万中国人民被杀害,成百上千的村镇被胰为废墟,一座又一座城市被狂轰烂炸。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的组织和领导下,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率领北平市6000多名学生举行。他们高呼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日本帝国主义”、“走狗”的口号,迎着国民党*的*、*,奋勇前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
12.9运动是在中国*组织和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它永垂青史,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
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12.9先辈们的功绩,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作为每名学子,同学们,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抗战时期的大学生,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国
对于纪念叶剑英心得体会及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