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心得体会(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党的历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和飞跃的历史,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既是以往历程的丰碑,又是开辟未来的起点。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站起来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则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日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日后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荣富强的里程碑。如果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干一番发展新中国和繁荣新中国的伟业,为中华民族永远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奠定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90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
最新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人于1997年6月毕业于零陵师专史政教育专业, 20xx年8月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至今已6年,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表现概述如下:
一、 政治思想上,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任现职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积极推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克已奉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xx年7月被党组织接纳为中共党员。在思想进步和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如20xx年12月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学历,20xx年7月取得高中教师资格,是我校唯一具有初中教师资格和高中教师资格的教师。
二、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为人师表
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处于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教学中,认真学习、贯彻和实践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根据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探究合作、课堂讲练、批改辅导,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探索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素质。以此为中介,对学生渗透德育,进行诸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教育,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教育,以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历史课堂成为学校德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能,既注重知识的进化又注重求知的方法,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爱好、特长,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基础,使历史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中,积极尝试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如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注重历史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强化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形象思维,积极创新等等,从而形成自已特有的教学特点,即“面向全体,教学扎实;培情育能,关注发展”,并以文道结合、文理综合、宽严相济的教学风格深受好评。
“天道酬勤”,正是自已努力认真的工作,因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同及学校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任现职以来,作为学校骨干教师,每期至少展示一堂教学示范课,并作为学校历史学科把关教师,在20xx、20xx、20xx年全县初中毕业会考复习研讨会上作经验发言和执教复习优质示范课(如20xx年5月全县初三毕业会考复习研讨会上执教的《中国历代重视农业生产的措施和农业发展史》);学生学业成绩优异,合格率均达到并超过学校标准,如20xx年上期合格率达94%,比同科同年级最高多出20多个百分点,多次居第一,尤其在20xx年度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任教成绩居全县第三名、乡镇中学第一名,这是本校在历次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历史科最好成绩,而且打破了本校10多年来从未进过全县前五名的局面,而后任教合格率一直保持在前五名( 20xx年为县第五名,乡镇第三名;20xx年为县第三名,乡镇第一名;20xx年为县第四名,乡镇第二名;20xx年县第四名,乡镇第二名);此外平常的期末考试成绩亦名列前茅,如20xx年上期为全县第三,尤其是20xx年下期和20xx年下期均居全县第二。我也因而获得20xx年度县优秀教师的荣誉,并在20xx年度考核中被考核为优秀。
三、 教研教改紧跟时代,不断开拓创新
作为一名教师,我既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又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教改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先后独立完成《农村中学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20xx年下期至20xx年上期),《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xx年下期——20xx年上期)《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20xx年下期——20xx年下期)三个项目的教学专题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形成自已的见解。六年来共写成论文多篇,其中论文《春风怎渡玉门关——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在20xx年市论文评比中获市一等奖;论文《试论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在20xx年市论文评比中获市二等奖;论文《破、放、动、衡——谈新课改中如何改变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在20xx年市论文评比中获市一等奖;论文《谈新课改中如何改变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在20xx年省论文评比中获省二等奖;撰写的《秦王扫六合教学反思》在20xx年永州市新课程历史教学竞赛·教学反思评比中获得市一等奖。同时在20xx年永州市新课程历史教学竞赛中,我执教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亦获得了初中组市一等奖;在20xx年永州市新课程历史教学竞赛中,我执教的《秦王扫六合》(片断)亦获得了初中组市二等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由于我在教研教改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学校于20xx年下期任命我为政史地教研组组长,主持日常教研教改工作,配合学校抓好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的检查和落实;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积极推动新课程的实施;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扩大了教研组的影响;进行合格教研组的建设等。期间主持开展《农村中学如
何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20xx年下期至20xx年上期)、《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xx年下期——20xx年上期)、《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20xx年下期——20xx年下期)、《在校本研修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艺术性》(20xx年上期——今)的专题项目研究,指导和帮助本组教师学习、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应用多媒体教学,如指导青年教师周亚丽、高俊莲、杨文及非专业教师周荣见、周冬梅、王昱等,教给她们历史、政治、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指导她们如何进行班主任工作,使她们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组教师的努力下,本组教研教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论文有杨文老师的《浅谈如何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20xx年3月获省三等奖)、李海英老师的《浅析激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20xx年1月获市二等奖);卢伟华老师的《地理课堂讨论教学的误区》(20xx年4月获市三等奖)。指导优质示范课有周亚丽老师的《中美关系和美国史》、卢伟华老师的《西亚》(20xx年5月均获县一等奖)。
四、 班主任工作井井有条,争创佳绩
任现职以来,先后担任初146班(20xx·9——20xx·8)、167班(20xx·9——20xx·8)、192班(20xx·9——今)三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四勤、三熟悉、三结合”的独特方法。四勤:即勤看、勤想、勤干、勤说;三熟悉:即熟悉学生、熟悉规律、熟悉方法;三结合:即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我坚持每期对每一个学生家访一次以上,为了控流保学,我经常节假日不休息,有时深更半夜,都在走村串户,几年来班级学生的巩固率均为100%。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言传身教。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我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谈心的朋友。然后再介绍一些有针对性的书籍给他们看
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