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范文范本 登高详细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登高教案范文范本一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 板书设计:
不适→ 登古原
触景生情
夕阳美好只近黄昏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象,引入课题《乐游原》。
2、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
1、 齐读古诗。
2、 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古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① 解题:《乐游原》又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② 向:接近。向晚:傍晚。
③ 意:心情。不适:不悦,不舒畅。
④ 驱车:驾车。
⑤ 古原:即乐游原。
4、 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于是, 驾车登上乐游原。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5、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
1、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名言吗?——(引导学生回忆)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刚才我们用第一只眼睛读了李商隐的《乐游原》,现在我们一起尝试用另一只眼睛再深入品读《乐游原》。
2、 自读古诗,想想自己对古诗还有哪些疑问。
3、 出示参考质疑:
① 诗人李商隐为什么感到“不适”?
(提示:你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不适”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②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只是指眼前的夕阳吗?还可以有其它哪些理解呢?
4、 小组交流探究:将自己的质疑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总,再尝试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
5、 播放音乐,小组代表谈谈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相机给予指导: ①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他幼时随父到浙江。 9岁父亲死去,奉丧侍母归郑州。25岁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政治上牛、李党争剧烈,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在诗歌成就上,他与杜牧齐名,是晚唐的重要诗人之一,又称“小李杜”。
② 写作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泾源节度使王茂之的器重,王茂之将女儿嫁给了他。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在官场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在他失意时写下的。
③ 前人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看法:有人认为夕阳是穷途末路、悲观的感叹;也有人认为正因夕阳短暂美好,因此诗人要热爱生命、执着人间、珍惜美好的时光,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当时是唐代后期,还有人认为诗中“夕阳”指的是唐朝,那是诗人对盛唐的追忆和对晚唐逝去的惋惜。(学生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理解,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6、 播放古诗朗读,学生闭目体会诗境。
7、 有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8、 融会背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乐游原》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哲理诗。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慨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历史上,也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古诗。
2、拓展:出示一些哲理诗,齐读——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拓展二:李商隐的其他诗歌,齐读——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五)作业:
1、 将你对《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理解画成一幅画。
2、 上完《乐游原》,我的收获是:
3、 积累并背诵你喜欢的李商隐的诗歌。
精选登高教案范文范本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引导学生理解词中典故的内涵,品析词人在一连串典故中寄予的情思。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品味本词苍凉悲壮的意境,鉴赏词人的用典技巧;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
情感目标 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典故的内涵和用意。
教学难点 感知词人辛弃疾的抒情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导入新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怀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写作背景:辛弃疾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英雄的时代,而又是一个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所以他的一生是充满机遇与希望,而又不断失望与惆怅的一生,下面四句话概括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来齐读:英雄暮年六十六岁壮心不已, 掌权宰相草率北伐为己私利, 四十三年耻辱依然清晰记忆,高唱收复失地豪迈悲壮歌曲。
3、紧抓标题。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
引导学生回顾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二、初读
1、自由读: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大声诵读这首词,读通读顺。
2、指名读;
(1)停顿,封狼居胥 根据课下注释可知狼居胥是山名。
(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英雄无觅 寻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
寻常巷陌 普通。
金戈铁马 精锐部队
元嘉草草 草率
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
登高教案范文范本 登高详细教案(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