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译文及赏析 屈原离骚全文翻译及对照(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屈原离骚译文及赏析(精)一
2、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3、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6、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9、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1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2、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4、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15、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16、目极千里兮,悲哀悲。——《招魂》
1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19、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渔父》
20、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之后。——《九歌》
21、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能够淹留?——《离骚》
22、魂兮归来!——《招魂》
2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26、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2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28、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3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1、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推荐屈原离骚译文及赏析(精)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缅怀屈原》。
暮色苍远,心绪蜿蜒,有谁在演讲时刻注视着你?
麦子金黄,演讲艾草幽香,有谁在时刻聆听演讲着你的呼吸?
冷艳的孤寂、凄切清冷的时光,在炙烤演讲着你滴血的心。
迷失的渔火,重演讲新点燃你对未来的期盼。
端午是竹叶的色彩,端午是艾草的青涩,端午是屈原的祭日,端午是人们永远的牵挂!
端午,白日,枕着艾草做梦
我的胃里,一个蜜枣的棕子,正试图和古代息息相通
三千年前的棕子不是太甜,是太苦,需要用汩罗江的水来解苦
但滔滔江水太远,救不了近渴
就是今天,一个声音告诉我,我是屈原的孩子
我的笔应该和屈原的血脉相连
但是我怎么也写不出
一只棕子如何香飘十里
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
笛声悠远,麦子饱满,汩罗江边,先生那愁苦悲愤的面容,记忆犹新。
兴楚无望,为保高洁,你愤然跳入汩罗江。
你那悲壮的一跃
让泪流满面的诗句,飘散成绵延千年的梅雨,淋湿了后人的思念
滔滔江水化作奔涌的激流,你大笔一挥,《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
而你独自踏浪而去,让好多记忆日渐冷却,只留下一圈圈涟漪,荡漾成五月的一个风俗
至今还依然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推荐屈原离骚译文及赏析(精)三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
屈原离骚译文及赏析 屈原离骚全文翻译及对照(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