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植物种植课程心得体会和感想 植物栽培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7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植物种植课程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植物,它的名字叫“元宝”。

远看,它很不起眼,颜色和别的植物差不多,都是绿色。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的花盆是墨绿色的,泥土为棕色的,花盆里一共三株,它们抱在一起快乐地笑着。它们的叶子多为五瓣,分别向左右两边舒展开,看起来像海鸥在海上舞蹈。

“元宝”的生命力很顽强。你看,其它的花,几天没浇水就蔫了,无精打采的。我这么多天没给它浇水,它还和刚买来的时候一样坚强地站在那里,没有倒下。几个兄弟还穿着绿油油的外衣,我真羡慕它们坚强的性格!

8月10日星期天晴

今天突然想起阳台上的元宝,我立刻跑过去看它。果然,它还坚强地站在那儿呢!不过,我还是在它的脚下洒了点水。

渐渐地,喝饱了水的它又有精神了!见它身上还有一点泥土,我就拿了一张纸巾蘸上水,在它的叶子上轻轻地擦拭着,说:“我亲爱的元宝啊!对不起,没能及时给你浇水,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地对待你。”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点点头,摇身一变,变成了轮船,在大海上航行。看,那些石头就是一个个海岛,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看着它们快乐地笑着,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元宝啊,元宝,虽然你没有其它花草那么美丽,但是你坚强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最新植物种植课程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20xx年二月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速生丰产林产业基地

1.1.2项目建设地点

高坪区青居镇牛肚坝

1.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20xx亩

建设内容:杨树栽植。

1.1.4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地交通便利,水、电、气、通讯有保障,所需物资供应有保障

1.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2.资金来源:申请速丰林立项200万元,公司自筹62万元,配套退耕还林资金368万元。

1.1.6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4个月

1.1.7项目承建单位

单位名称:南充市富达竹业有限公司

1.1.8技术支撑

南充市高坪区林业局

1.2 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四川省林业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5)《南充市高坪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6)《南充市高坪区林业“”发展规划》

1.3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地址、建设内容及规模、市场前景、建设条件等进行研究,工程投资的估算依据国家有关定额标准及相关政策,财务分析按国家现行的财税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执行,并提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决策。

1.4项目效益分析

杨树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发展20xx亩杨树为例,每5亩地可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那么仅栽植管理一项就可以解决400人的就业,还不说生产加工环节需要的劳动力。杨树速丰林产业的发展对拉动这个国民经济发展,

带动其他产业如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5结论

区发展杨树速丰林产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皆已具备,杨树速丰林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林业产业项目,是一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实实在在的好项目,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l/8,每公顷蓄积量也只有70.38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70%。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木材供给能力持续下降。我国木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进口量逐年递增。20xx年进口木浆375万吨,是1990年进口量的11倍;20xx年我国进口原木2500多万立方米,为1996年进口量的7倍多;木材及其制品已成为继钢材和化肥之后的第三用汇大户。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木材需求将继续增长,供应缺口还在不断增大。据预测,20xx年缺口更是将达到1.4—1.5亿立方米。在我国现有人工林中,杨树林只有1,200万亩,其中30%是防护林,年可采伐量不足300万亩,远远不能替代其它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木材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增产,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限制和禁止木材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进口市场难以长久依赖。所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曾说,“必须立足增加国内木材产量”,“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才是最终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就南充全市及我区而言。南充市现有杨树资源面积不足10万亩,多为散生幼树,蓄积只有约12万立方米,年产杨木4万立方米;高坪区杨树资源约1万亩,蓄积约为1.5万立方米,而全市每年对杨木的需求约为30万立方米;高坪区每年对杨木的需求约为10万立方米。杨木价格已从去年的300元每立方米涨到今年的450—500元每立方米,部份杨木还被外地人抢购,我区已无多少杨树可砍。目前,我区的富达竹业已经上马5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每年可消耗杨木1.6万立方米,如果5条生产线全部启动,年可消耗杨木8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以上,可实现利税650万元。但是,由于原材料短缺,富达竹业的5条生产线已有4条停产。去年一个湖北客商看中我区的有利地理位置及投资环境,想在我区投资办厂加工复合板,来我区多次考察并已选定厂址,但最终因为我区原材料数量不能满足需要遗憾而去。

2.1.2符合现行林业政策

首先,早在20xx年8月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启动了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唯一的产业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速丰林建设工程。建设范围主要是在400毫米等雨量线以东,自然条件优越,地势较平缓,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的地区。可见,速生丰产林是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产品的需求,也是增强和发展林业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期间全国年森林采伐限额看,“”年森林采伐限额对森林利用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

与“”时期相比,人工林采伐限额大幅度增加,商品材采伐限额增加;从区域上看,西南地区商品材采伐限额大幅上升,北部地区采伐限额明显下降。同时国家明文规定,禁止采伐天然林扩大采伐商品林。由此可见,国家正在放宽对人工林,特别是速丰林的采伐限制。

再次,20xx年中央9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国家要鼓励集约经营方式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鼓励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改善林业生产力低、资源质量不高的需要

在全省林业产业基地中,近40%为低产低效林,全省短周期木质原料林每亩年生长量不足1吨,仅为广西的2/3。同时,林区基础设施落后,森林经营和采集困难,资源结构性和阶段性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杨树栽植后,第3年可以间伐,6—8年可以采伐。6年后,每亩可以出产杨木10立方米,发展20xx亩杨树,可生产杨木2万立方米,是改善林业生产力低、资源资料不高的需要。

2.2.2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迫切需要。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但由于农业基础脆弱,科学技术较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地区。

本项目根据比较效益原则,把杨树栽植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2.2.3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需要

以发展20xx亩杨树为例,每5亩地可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那么仅栽植管理一项就可以解决400人的就业,还不说生产加工环节需要的劳动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就业的需要。

2.2.4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杨树在改善生态上却有它独到的优势。首先,它根系发达能很好的紧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其次,它生长快、更新快、成林迅速,3—5年即可郁闭成林,起到绿化和遮阳的作用;再次,杨树有非常强的净化空气能力。据测算,每亩杨树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4.33吨、二氧化硫0.0248吨,释放氧气17.76吨。这为保护环境,实现“三型”高坪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杨树是适应性最强、生长速度最快的树种之一。如意大利杨107、108号,该品种生长十分迅速,8年生树高可达25米,胸径达4 2厘米,是目前国内生长最快的杨树品种之一。杨树的经营管理也十分简单。种苗栽植后,只需定期施肥、除草、治虫即可,不存在高深技术,农民容易掌握,花费劳动力也较

2.3.1自然条件

(1)气候

高坪区属亚热

植物种植课程心得体会和感想 植物栽培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