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参团协议书汇总 入团申请书团组织(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交流参团协议书汇总一
进入初三以来,笔者首先跟他们讲了初三的辛苦,竞争的残酷。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找理由,而要找成功的方法。中饭时间是本班最安静的时间之一,所以笔者经常会利用这一时间总结班级的当天情况,比如表扬近阶段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或者传达班主任会的精神,或其他事情。这样吃饭、布置工作两不误,又不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笔者认为在这个时间里他们听得很认真(因为只有耳朵了)。
本学期以来,笔者改变了初一和初二的一些做法,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他们不同的想法,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我们的方法也要不断改变。要找出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一些方法:一是让他们有新鲜感,老一套学生可能会无所谓。二是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初一墙上贴得花花绿绿,活泼可爱,有活力;初二要踏实进入学习状态;初三要讲究实际,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一开学,笔者请每个学生写了一个“承诺书”,承诺自己在初三阶段你最想做的事或最想改掉的缺点。要实际具体,做不到的就不要写,不要唱高调。比如,有学生写道:“我要早点到校;中午打蓝球要把汗擦干净,不要影响中自修;12:20分进教室; 交本子要快点;保持自己周围的卫生;提高收作业的速度;不要忘记把要做的作业带回家;早自习不要讲话;课间不要喧闹;放学后不要在校逗留等等。然后,笔者把他们的承诺贴在教室里,让同学们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
在开学初,笔者给同学们写了一个寄语:“在踏进初三之际,我最想对你们说:“……”期中考试前,笔者把寄语改成了:“在临近期中考时我想对你们说……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两年多的朝夕相处,我们终于走到了今天。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你们已经
上初三了,又一眨眼,初三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已悄然向我们靠近。在临近期中考时,笔者想对学生说:“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有点苦,有点累,但我们不要被困难吓到,人生能有几回搏?过了今天,相信明天会更美好。你们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合理安排时间,
平时要经常查漏补缺。上课的关键是认真听讲,你做到了吗?作业不会的地方要及时问,你做到了吗?如果你做到了,你就是一个好学生,请相信自己。 每周的班会课,笔者基本不放过。
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作业多、睡眠少、活动少,每节班会课(除学校统一的安排之外),笔者认为都是学生放松的时候,我们安排学生唱他们喜欢的歌、讲故事、讲笑话、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让同学们尽情地放声大笑,看着他们这样,笔者很高兴。笔者跟学生说,一周我们只有一节宝贵的班会课,我们不要浪费,在这节课上你们可以丢下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快乐。让自己快乐,让心情放松。
另外,笔者做了两次调查,一次是“你觉得进入初三后,无论在老师教学还是作业或者其它任何方面,你有什么意见、建议的都可写;不记名。” 学生写了很多,也给教师提出了建议,针对这些,笔者和任课教师也进行了沟通,共同商讨如何让学生更能接受我们。比如有些教师要拖课,有些教师作业太多,有些教师作业讲得不太清楚,板书字太小等等。 另一次是“到目前为止,你觉得你有什么困惑,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心理方面的。” 这是我们班一个同学的一个电话给我的启示。有一学生有天晚上给笔者打电话,他说想找笔者谈谈:他觉得进入初三有些迷茫,不知如何学习,自己很用功,可成绩上不去,心里着急。于是,笔者在电话里和他简单地聊了一会。笔者说:“这样吧,明天中午你到办公室来。”晚上,笔者想了很多,像他这样的学生肯定有不少,他们一定有很多问题,只是他们没有说而已。笔者决定找心理教师帮忙。第二天,笔者带他去了心理教师邹蕾处。她给这位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给她进行了一次辅导。这次谈话效果很好,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全班同学都得到启发。于是请邹老师走进我们班课堂,给同学从心理方面进行疏导,先做了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你预测一下在20秒内你能拍手几下(我们现场来做一下),有的同学说30几下,有的说20几下。然后全班开始计数,结果是:实际同学们拍的数字远远超过他们想象的数字。这个游戏告诉他们:你了解自己吗?要充分了解自己,要有自信,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没做不要说不行。只要你做了,也许你能行。相反,不做你一定不行。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也配合得很好。
初三的学生已经是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了,他们是大孩子了,他们不希望教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他们所要面临的已不是初一初二的要有规矩,要听话,不调皮等问题了。他们所要面临的是如何提供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以及面临毕业选择读什么高中的问题,如何迈出人生第一步的问题。这时他们一定有很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他们也一定有很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而且青春期的一些特点也反映出来了。通过和一些家长交流,他们发现现在孩子和初一、初二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有的学生初一、初二不声不响,胆小如鼠,看见教师吓得发抖,话都不敢说。而现在话很多。有的学生原来在家很听父母的话,乖的不得了,而现在敢和父母顶嘴、吵架。父母很生气,于是形成对立,。还有很多学生出现了逆反行为。父母不知如何是好。笔者跟家长说这是好事,说明孩子长大了,问题出在家长身上,不能再用孩子小时候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了,是我们大人改变教育方法的时候了。所以,笔者今后还会根据不同的学习时段,根据学生出现的新问题,请老师再走进班级给同学们作辅导,这样一定会对同学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有帮助的。
最后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下,中考本班取得了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
有关交流参团协议书汇总二
现在坐在车陂这边的一条小河边,吹着风,听着嘈杂的声音, 这下这篇文章。我内心大抵是孤独太久,所以渴望热闹一点,太安静时便觉得内伤复发,渴望被打扰,所以此刻虽然嘈杂,但是心情也是愉悦的。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但是一切还没有结束,我怕一切都成为泡影,怕成为别人笑话的对象,终于等到了此刻。一年来感受颇多,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书写欲望,同时,也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书写上一个阶段的句号,告诉自己,你成功了,带着这份鼓励与自信去做更多的事情吧,在内心刻下你可以的,然后扬起嘴角的微笑,就静静地听着别人的高谈阔论。
正文:我现在印象中最深的还是两年前,一天从梦中醒来,梦到我正在高中的教室奋笔疾书,那种内心的满足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醒来后,看着现在的自己,就想着,哪怕就是现在还能够再为梦想再努力一回,不管结果如何都已经是很幸福的了。想着想着,泪水就流下来了,慢慢的滑落,我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不只是这样的,一两年来的抑郁愤怒都在此刻化成对自己的怀疑。所以,我那个时候对着考研的决心已经超过了一切,后来就想着再奋斗一次,只允许奋斗一次,如果没有成功的话,就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心态已经变得很极端了,说话变得没有底气,即使和别人有争端,知道自己是对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以前那种 “我一定是对的,我要说服你” 的那种豪气,更多的是 “你这么垃圾,你凭什么对的,别争了” ,于是越来越憋屈。所以我那个时候看着各种书,做着很多能够提升自己的事,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变得异常焦虑,午休也开始睡不着,最终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我后来想着想着,其实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蛮大的,你一个人在那里奋斗着,但是却只是以自己的所谓的奋斗的形式,你没有信息,没有交流,甚至别人天天在打游戏还会产生你为什么自己要这么累的想法,而最后,当没有收到好的效果时,再次累积对自己的怀疑,最终再次焦虑,陷入恶性循环无法出来。所以,对于考研这件事,我只给了自己一次机会,没有退路。记得暑假的时候,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自己经常会幻想,那个时候为了克制自己,就咬自己的手,直到大脑冷静下来。最终,以一种有结果为回报的行动,专注而冷静,跟同学合作交流,全军出击,在一种非常好的氛围中,终于取得了好的结果,现在回忆起过程中的收获,非常非常多。
首先是关于思想的淬炼,政治中的马原对自己的影响还是蛮大的。那种大气观,那种对世界的清晰认识,深深吸引着我。史纲,那些奋斗的历程,无论是阴谋,毅力,还是机缘巧合,读前人总是有无数的感想,对自己在某些事的决策上也起了影响。量变质变规律,既是鼓励自己对考研的坚持,也是对当时英语学习迷惑的最大镇静剂(就什么都不想,不考虑结果,每天一日四次五次学习单词,暑假就天天做一下午阅读,就想着量变质变规律),同时也是对自己探索努力提升而没有结果从而怀疑自己的一种释然,世界的进步总是曲折式前进,往复式上升的,你只要往里面扎,一定能扎出一个好结果,即使现在结果没那么好看,当时看着常老师的视频,一遍一遍读着那些文字,竟然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对自己怀疑的释然,也最后慢慢的转化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规律,让自己冷静下来,有了无比的信心。史纲中,那些人物的角逐,他们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是自己所难以想象的,将来自己的决策也必将受到影响。关于当时领导权的主动被动的处理,关于孙先生不依靠别人转而自己建立军队的决策,一切都指向一个,任何事情一定要掌握主动权,否则,终有一天,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关于南昌起义的各种详细部署,关于恩来对起义箭在弦上不可不发的魄力,对于当时蒋要其交出名单的回答,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启发。想想,成功真的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对历史人物决策行动的感受,深深地了解了自己性格的弱势,社会角逐,社会竞争,无不需要果断而坚毅的性格,而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
关于思想的淬炼,还有一些自己在整个考研过程中自我领悟的。以前一直在考虑到底是当下只专注一件事对于其他任何事都忽略的人好,还是那种同时一次性可以处理很多事以至于效率更高的人好(据说哈佛的哪些人都可以同时一次性做好几件事),我现在有了自己的答案,或者说更加适合于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忘记其他一切,当下只有一种任务,只做一件事,因为所有的将来都是当下,绝对的专注会有绝对意想不到的结果。专注比兼顾要好太多太多。这些自己领悟的东西会在接下来考研的一些经验分享中慢慢提到。
好的,接下来就是我一些考研心得,也是大家会非常关注的东西,也希望能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第一点就是,考研难吗?
我的回答就是
第一句话:当你觉得考研很难的时候,他其实没有那么难,当你觉得考研挺简单的时候,他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句话:真正经历过考研了的人会懂得第一句话的含义,没有经历过的人只能做到半懂。
听起来很玄学,但是这很精炼。说得再多一点,就变成了鸡汤,再读就是浪费时间了。这其中真味还需要大家慢慢去品味,间接经验的传递永远是间接的,就像有人教你去谈恋爱,理论一大堆,其实也是半懂,体验一回就全都明白了。
选择比努力真的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信息足够透明的基础上,而现实时,你只能掌握有限的信息,这就构成了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选择才是足够好的选择,哪个学校好考呢?很多学校有大小年,像去年华科吓死一批人,今年华科就相对轻松一些,这个可以让你做出好的选择。但类似于这样的信息你能清晰的知道多少,你对你所考专业的学校排名又会有多少的认识?很多信息都是封闭的,是一个慢慢认识的过程,你不可能说一次性把所有信息掌握全然后去做决策,你也没有这个时间。你对自己能力的评估又有多少呢?我学长有考420 但是考本校的(本校双非),结果后悔不已最后去工作了,因为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的(很尴尬)。也有考取清华初试前三复试被刷的(因为学校歧视),这些东西也是影响因素(自身学校条件的约束没有考虑清楚)。没有足够的信息和认识是无法保证做出最完美的选择的。选择当然比努力重要,但是怎么样才能保证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决定呢?这个话题本身就是比较高深的。这是一个真理,但是对这样一个真理的追求水太深了,我们能做的,只能尽量说选择好一点,但是,努力还是第一位。或者说我们用概率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做好决定的和因为没有努力的被刷的人的概率哪个更大呢?
所以上面那个问题我最终的答案是:选择当然比努力重要,但努力才是你被录取的终极原因。
考研心得第一点:天时地利人和
这三个词语即使在现在也有很大的意义,经历过才懂其中真味。
首先,天时。你不得不承认,每年的三月到六月,九月到十月,是一年中复习的最佳时候。四月份左右,春分来不久,天气凉爽,此刻复习身心轻松,而且是考研的初期,充满着干劲,此刻复习数学英语是最好不过的,一直到六月底,这段时间真的很适合复习。(所以我这里一定要反驳那些七月份开始复习依然结果蛮好的说法,这种说法不是不对,容易误导人,这样很容易后期出很多问题,比如因为紧张导致的恶性循环,复习方法的更正也需要时间,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拿来进行纠偏,比如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其他事情散失的注意力,我们有更高的容错率。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得以全身心投入,就算多投入几个月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生再有考研这样的事情本身就不多了,或者再也没有了) 。 七八月份真的是超级热,特别是武汉,所以这段时间只有一句话,快去找到一个凉爽的地方,这是最最重要的,这也是在天时不可控可以选择抓地利,天时高于地利,再往下选优。 而到了九十月份,重回秋季,依然是凉爽的季节,而十一十二月份明显是焦虑更明显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是最后全速把握的黄金复习时间,
交流参团协议书汇总 入团申请书团组织(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