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陪孩子终身成长培训心得体会 家长陪孩子的心得体会(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家庭教育陪孩子终身成长培训心得体会一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推荐家庭教育陪孩子终身成长培训心得体会二
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年,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完美的教育应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共同构建而成,在此三者之中,学校始终处于一种引领的作用,尤其是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学校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将本班的家庭教育工作作如下介绍。
1、协调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而不是“告状”。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时,有时全面讲,有时只侧重某一方面;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孩子比较懂事”、“现在比以前少动了”、“有些学科这次考的不错”、.......同时又要指出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班级里的“差生”和“难管生”,更是如此。“没有不犯错的学生”,只要是犯错时能认错,改正,就提醒学生对所犯的错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不轻易叫家长,对家长告状。针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情况,再面对家长就要提出不同的建议。
2、定期、适时、科学地召开家长会。调节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一条捷径。开家长会时做到内容充实,有针对性,确定此次家长会的中心议题,使每位与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同时明确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此时讲究的是语言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家长在子女成绩优异的情况下,乐于参加家长会,悉心听取教师对子女的情况介绍。但一少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家长,却以狭隘、消极的观点出发,放弃了对子女的希望,因此,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就不愿意参加。对这样的家长,要循循善诱。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象雨露一样滋润着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而且能帮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它能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善良的品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巨大辅助作用。首先要求家长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长和老师结成“伙伴”关系,形成稳定的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做到家庭教育有的放矢。通过微信群,使之成为老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思想、守纪等情况告知家长,使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要求家长坚持“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有节制地爱孩子。再次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这种身教,才是对孩子生动丰富、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借着区教育局开展的“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的的东风,暑假里利用几天的时间,对全班20几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活动。一路走下来,对学生的情况,家长的情况及学生家庭的情况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感触良多。
通过家访,基本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
一类是家长互助型。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能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家长能协助孩子进行学习,并督促孩子的完成情况。
二类是辅导班型。这类学生在放假伊始,家长就已经根据学生的期末成绩,给孩子报了相应的辅导班,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强化,练习,把薄弱的环节强化起来。
三类是放任自流型。这类学生在假期里,由于爸妈工作忙,没时间管,再加上家长比较溺爱孩子,不舍得孩子出门。同时对于孩子的学习又没有什么计划,导致孩子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整个暑假就在每天玩、睡、吃的节奏中度过。
通过家访,除了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暑假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我们还对学生的暑期生活进行了规划指导,帮助每位同学制定了暑期学习规划,做好开学前的收心准备。从学科的角度讲,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分别作了详细的规划,把每门科目老师留的作业进行细化,把学习任务分配到暑期剩余的每天,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订正和总结分析。要求学生每天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并标明完成学习任务的日期以备家长每日坚持。另外,除了学习规划之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跟同学和家长共同商讨,为每个孩子确定了明确的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家长积极配合,督促学生认真投入学习,积极完成目标,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和赶超有目标,防止学生因缺乏明确定位而荒废大好时光。
家访工作需要经常性,持续性的开展。期中考试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家访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
家庭教育是制约孩子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家长应该意识到父母这个角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抛弃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认识,努力为孩子营造充满爱与温馨的家庭环境与学习氛围,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推荐家庭教育陪孩子终身成长培训心得体会三
孩子是天真纯洁的,孩子的大脑发育除了受到基本的遗传作用外,还与孩子幼儿时期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家长不让孩子认识到做出贡献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孩子在努力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的时
家庭教育陪孩子终身成长培训心得体会 家长陪孩子的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