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 自己对教育的感悟和期许(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期望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大家好!春华秋实,悠悠曲调,唱响着一种追寻!漫漫征途,花开花落,执着着一份坚韧!带着真诚的期望,纯真的热情,我站到这个演讲台上,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三生教育”的体会和感受。我叫___,来自___中学,我演讲的题目是《三生教育,导航美好人生的坐标》。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
近年来,在德育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德育需贴近生活,需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实践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
“三生教育”是教育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要靠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去落实,我们一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有人曾经说过:教育者应该首先接受教育。“三生教育”也是这样。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主要靠学校和教师去落实。我认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对“三生教育”的学习,要做到自觉、内省、反思、调适、实践,这五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而且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这是“三生教育”的内涵。其中有三层意思:第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力量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三生教育”是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表现,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过程。因此,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引导好学生来认知、来实践,从而变成一种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的德育教育的缺陷。第三,“三生教育”是相互联系的有机过程。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没有了生命,何谈教育;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把生命和生活连接起来;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主为本,以教师为本,最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三生教育”就是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实施“三生教育”以来,明显感觉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更加客观,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三生教育卓有成效。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和学生的日常接触与交流、沟通中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着许多对人生不正确的看法和误解。如对生活的态度过于消极,得过且过,对人生、对未来缺少美好的憧憬和理想;缺乏奋斗精神,个人自立、自强不足,对任何事情不以为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还有的认为人生就是及时行乐,读好书不如有个“好爸爸”,比吃比穿比玩,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诲置若罔闻等。
通过“三生教育”,学生对生命、对生存有了新的理解,玩忽懈怠的少了,自以为是的、我行我素的开始懂得守序守纪了;思想偏执的也会主动找老师交流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有了“热度”了,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还记得那是一节关于父母的课,或许学生从未真正留意过父母,当大屏幕上出现了自己父母的照片时,学生们先是一阵不好意思的嬉笑,但随着照片越来越多,学生们就越来越沉默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父母熟悉的样貌后或许有丝丝白发,或许有道道皱纹;那些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照片——周五校门口等待的双眸,隔着校门送水果的双手,做饭时的背影,叮咛时的表情……学生们开始楞住了,这些普通到可以套用在任何父母身上的画面居然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而每一幅画后都有一个名字,叫付出。离家来上学的学生们此时更是泪流满面。此时此刻,不需要言语,他们已经明白所谓的爱其实就是这些平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屏幕上出现了父母写来的信,信里父母道出了真心,或许,他们也从未对自己的孩子讲述过那些用心良苦背后的原因……课后,孩子们都没有离开教室,一个女生说,在他父亲的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她就呆住了,她从来没有从这样的角度看过父亲,她一直觉得父亲就是那个只会说“多穿点”“上课别走神”“来分析下为什么没考好”的人,从没有想过父亲也会在内心里挣扎,也会如此动情,是她将一个原本潇洒内敛的人变成了一个温暖琐碎的父亲……这次轮到我愣住了。晚上,收到了很多家长的邮件,家长们说,坦白的去和孩子交流内心话,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将自己作为成人的烦恼倾诉给孩子,没想到孩子的体贴和懂事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是德育的拓展和延续,我坚信“三生教育”定能成为导航美好人生的坐标!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期望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我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李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明白他厌恶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李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立刻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李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午时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我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进取.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我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我的体验和理解。教师那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此刻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紧之后,我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仅有朋友这个词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境。朋友,是你能够寻找帮忙、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忙、排忧的人。悲痛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能够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提高,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教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教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激动地搭话:“教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教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小李摘录的,教师在那里也要感激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李,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李呢,一向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能够读出他被教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欢乐。
课后,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小李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李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能够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则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一座山前坐了下来。众人等了一会儿,却见大师起身跑向山的另一面去了。然后,大师告诉众人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可是来,我就过去”。
一天午时,课代表小王一脸沮丧地来到办公室,抱怨说:“教师,好多人都不交作业。”“不交作业?”我陷入了沉思:发火是没用的,顶多好几天,然后依然如旧。既然“山可是来”,那“我就过去吧”。
自习课的时候,我拿着红笔走进了教室,按顺序给学生面批作业。见状.其他学生纷纷拿出自我的作业本,摆在课桌上。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见我“地毯式”批改作业,一个都不放过,也都飞速地写起作业来。一节课下来,一向俯身讲解的我腰酸背疼,但心境却十分舒畅。长时间以来,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主动问问题的习惯,而教师又不能及时辅导,致使作业本上的错误依旧。而这一次我不但批改完了班上所有学生的作业,还“新账旧账一齐算”,学生们原有的一些学习困惑都得到了满意解答。
这之后,他们不但作业上交进取了,并且学生们主动问问题的也多了。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这学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张平时语文课表现异常好,古文默写次次满分,可期末考试成绩勉强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王并在班里展开调查,最终发现原先小王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张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可是他表现得更激烈些。他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虚荣心十分强。因为他是班干部,在同学中有必须的威望,所以他不自觉地将自我的目标定得很高,要求处处给同学做表率;但同时他又十分浮躁,目光短浅、自欺欺人,幻想不劳而获。按照心理学原理,其实他这样做,恰恰说明他心虚,是不自信的表现。
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不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齐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齐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可是小张个性张扬、崇拜英雄、自认为是班里“最有男子汉气概”的,喜欢说大话,是典型的“顺毛驴”,只喜欢听表扬,越表扬越来劲。我冷静观察他一周,他似乎意识到什么了,刻意表现得很好。既然这样.我决定暂且不揭穿他,先让他“假装”。装的过程就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装”习惯了,也就成真的了。这样会帮忙他真正强大起来。
为此,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梦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张:“小张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是咱班的‘一哥’,这次考试‘马失前蹄’,可是我们大家都相信他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黑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张,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张,拍拍他的肩膀:“小张,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咱们班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倔强的男孩都快哭了……我明白,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他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他没有退路。
我的这种做法极大地满足了小张的心理需求,不但帮其掩饰了过失、挽回了面子,并且使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何发?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我,以到达真正的提高。他之后在周记里写道:“我不敢停下来,也没有时间停下来.我是‘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否则等于承认我不但学习不行,并且品质很差,我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仅有使自我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弥补以前的过失。语文教师铺天盖地的表扬,班主任满满的期望,同学们质疑的眼神,都鞭策着我克服懒惰、浮躁、虚荣。我拼了!”
接下来让我更得意的是,所有教师都惊讶于小张的表现,他不但踏踏实实地学习,并且为人诚实大度,作业工整认真,上课表现更好,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期末考试一举跃到班级前十。如今,他稳稳地位于班级前十,已成长为一个更加理性、沉稳、健康的阳光男孩。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可是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当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
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我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完美的音符。
推荐期望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机会体会手足之情,让孩子产生了很多性格弱点。儿童教育专家卢稳子教授认为,很多孩子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不会谦让、不懂容忍,更不会主动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而且,独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
用爱心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心,像父母般的照顾他们,使孩子有在园如在家的感觉。从孩子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以及我们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来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当孩子不适应一个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开始,我还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无休止的哭闹,还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那个家长对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了园里,我依然是轻言细语,给孩子更是多了几分关爱。渐渐的,他们不再哭了,也开始和我说话了,只是声音很小,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听他讲完。有一天,当妈妈送他们进园时,竟然主动向我说老师早,而且还破天荒地的给妈妈再见。当时一种强烈的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用爱教育孩子。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也捂住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露出
厌烦得表情,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地感到高兴,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位小朋友生病吐了,孩子们不再乱叫了,又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
期望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写 自己对教育的感悟和期许(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