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 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评语(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一
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召开的一次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盛会,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职业生涯中有幸逢着的一次难忘的学习活动、宣讲锻炼、理论提升的机遇。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未来的征程上,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因此我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二、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国家的前途、对党的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在这样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面临考验和风险的新时代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如今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成员活动空间更为广阔,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但腐败滋生的土壤依然没有完全消灭,消极的社会舆论等导致部分党员出现了理想信仰危机,党的威信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所以,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才能更好应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要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坚决加以纠正和制止,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在事关方向、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三、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谱写教育强盛,人民幸福的蓝图
十九大报告用最淳朴的语言为我中华儿女谱写出了一幅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在成为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免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去,让农村中的孩子们享有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教育,使九年义务教育在全社会最大范围内得到普及,让更多受教育者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信息化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如今中国无论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军事、法制、外交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民追求幸福生活将会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整个国家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奋斗的目标,而教育的强盛则是我们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我们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格净化自己的心灵,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实现我们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四、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踏实进取
遵循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党员教师,我必须放眼未来,用十九大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使命,永不懈怠――抓住发展新机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脚踏实地的态度面对本职工作。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态度、永争第一的决心,立足本职、立足实际,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细。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服务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了解学生和家长需求,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坚持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把纪律和原则摆在前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在严格的党性锻炼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中,坚守廉洁自律,严格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做好本职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认真学习,积极工作,牢记党员身份,以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不断追求,坚定信念,坚持理想,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描写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二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
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 核心使命心得体会教师评语(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