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心得体会如何写 反诈骗心得体会500字左右(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反诈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及“3.15”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厦门现场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市全民反电诈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广泛开展反电诈宣传、扎实开展断卡行动、严格管控涉诈回流人员,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能甄别、案件零发生”的良好局面。
(一)广泛开展反电诈宣传。一要加强集中宣传、完善常态化和长效宣传,各社区在网上开展宣传的同时,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强集中宣传通过设置电子屏、悬挂横幅、放置展板、发放宣传页及宣传图册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开展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地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二要加强重点区域宣传。把街区、路口、建筑围档、公园游园、居民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区域,列为宣传工作主阵地,重点部署,设置全民反诈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氛围。三要加强农村地区宣传。在主要街口建立宣传标牌、固定宣传栏,刷写墙体标语,有条件的建设全民反诈宣传专栏。四要加强重要节点的宣传。依托节假日、重要活动日、集市、庙会等重要节点,抓住时机,突出宣传重点,认真谋划好宣传工作,提升宣传成效。五要适时开展上门宣传。开展反电诈宣传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进田间地头,以案说法,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详细讲解诈骗手法,增强识骗防骗能力,力求反电诈宣传效果最大化。
(二)全面推广“金钟罩”警民联防平台。在全街道范围内推广“金钟罩”警民联防平台,关注终结诈骗服务号,并注册金罩钟,提高覆盖率,完成打击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推广任务,对辖区目标人群做到人人关注、人人注册,实现技术反制目标。各社区具体任务数量见附件3,各社区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严格管控涉诈回流人员。各社区负责人要主动承担责任,摸清人员底数,摸排本社区在缅北人员详细情况,并对排查情况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党工委办事处和派出所“双岗分包”回流人员制度,每名回流人员确定由一名包村干部、社区主干和一名派出所民警分包每周与回流人员会面,了解其生活、工作情况,多措并举严防已回流人员再次出境作案,对回流人员再次出境赴缅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影响街道社会治安稳定的“毒瘤”,造成了人民群众财产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社区要充分认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强保障,周密组织,狠抓落实。
(二)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街道全民反电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反诈宣传群,定时推送反诈内容,对派发的宣传任务,各社区要第一时间推送,并组织向覆盖村组的企业微信网格化管理平台集中推送,确保宣传任务层层落实。
(三)宣传发动、高效运行。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等网上宣传,横幅、标语、宣传册(页)、展板等线下载体,快速形成宣传高潮和热点,发挥宣传的教育引导作用,着力营造良好氛围,争取达到最佳社会效果,最大限度提升我街道全民反诈能力。
(四)强化督导,严格考评。各社区全民反诈工作纳入街道年度综治平安建设考评,对各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导,对因工作不力,造成群众重大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对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描写反诈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1、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2、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3、以特殊身份进行诈
4、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
5、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
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1)虚荣心理;
(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
(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
(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6)贪求美色的意识;
(7)易受暗示、易受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
以中学生为例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大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4、贪小便宜,急功近利
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鹜,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
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2、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4、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描写反诈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自7月18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以来,xx县公安局坚持“宣传防范好、电诈发案少”、以“地毯式”“全覆盖”为手段、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目标,全警动员,多措并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宣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遏制了电诈案件持续高发的态势。
反诈心得体会如何写 反诈骗心得体会500字左右(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