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泰山心得体会和感想 去泰山的感受(3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去泰山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泰山,古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东部,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伟壮观,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独五山”著称。雄伟的泰山像一座国家纪念碑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再往上走,就到了主峰。主峰东侧有一块观日石。原文中说因为很多人爬山看不到日出,所以大家齐心协力从山上带了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太阳观测点,人们站在或者坐在上面看日出。主峰西侧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是古代文学家孟子(蒙克)说的,意思是:“五岳之中,居首位”。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时代的精华。来到泰山,站在迎客松下,依稀可以看到18套。因为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八套步骤总共有1594步。高约400米,可以说是泰山的“脊梁”。如果沿着十八盘从下中天门爬到南天门,会感觉小腿一直在发抖,因为十八盘比较陡。爬完南门,我们应该休息一下,拍张照。休息一会儿,我们再爬上去。大家请继续和我一起爬上去。爬了一小段路后,我们到达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处。因为天杰说话了。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从玉皇顶的候桌下去,可以看到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诗中所说:“登峰造极,一览众山”。游客们,泰山的风景真的很壮观。希望你能带着亲朋好友再来泰山看看!
大家早上好。我姓杨。可以叫我杨导。我们这次旅行要去泰山,我会带你参观整个旅程。有问题可以问我,我会尽力帮你解决。同时,请爱护景区的环境卫生。我已经预留了足够的时间给大家参观拍照。请自觉遵守时间,以免影响后续的一些探视。
在到达泰山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国“五岳之首”,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东方文化世界的缩影,天人合一的寄托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目录。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纵观历代,无论谁成了黄帝,第一件事就是拜泰山。十二黄皇帝来泰山封禅。因此,泰山成为中国唯一被黄帝命名的名山。不管是谁,他都仰慕泰山。孔子和杜甫先后登泰山,留下了一些绝句。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泰山脚下。我们看山顶,红色的建筑是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末端,又名三天门,海拔1460米,故称天门关。等一下,我们会在那里见面,无论是坐缆车还是徒步旅行。泰山的主要景点有百丈崖、望人松、乔云瀑布、十八盘等。其中十八个是爬坡路上最危险的部分。你能想象吗?它有1600多个石阶。当你看向我手指的方向时,它看起来像山之间的灰色龙吗?
好吧,不用多说,让我们一起爬上去看看谁先到达山顶,体验一下“一旦爬到山顶,一个人就会看到,其他的山都显得矮在天空之下..”的感觉。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泰山之巅,玉帝之巅。玉皇顶原名太平峰,又名天柱峰,海拔1545米。我们旁边的这座红色寺庙叫玉皇顶寺,所以叫太清宫。寺庙的主要建筑包括玉皇堂和徐颖亭等。建于一个未知的年代。在玉帝顶上看日出是个完美的地方。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山顶住一晚,明天一早在玉帝山顶看日出。
现在是大家自由活动的时候了。请欣赏泰山的美景。有空请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开心!
有关去泰山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封禅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泰山玉皇顶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
这里是步行上山路的起点,这里有个0的标志碑,从这里一直到南天门有6666级台阶,这个数字非常吉利,意思是预祝登山的朋友一切顺利。这条路大约有10公里的路程,从这里登到南天门大多需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里就是关帝庙,里面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明清的时候山西的盐商经常在这里集合,他们与关公是老乡并把他视为幸运之神,于是就把他供奉在这里,原来称山西会馆,现在改为关帝庙。前面这座石坊就是一天门,泰山有三座门,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每道天门上都有三重天,这就是人们说的九重天,这是一座跨道式石坊,明创建,一是万物的起点,就是说跨过这道门,就算跨进了天界的大门。根据泰山学者的考证:《西游记》。就是以泰山为样板儿创作的
这旁边有明杨可大题刻的天下奇观和孙价题刻的盘路起工处。
前面这座四柱三间门式牌坊上刻孔子登临处,是由明嘉靖三十九年山东地方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创建。为纪念孔子登泰山走到此处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叹而创建的,旁边这棵紫藤,传说是何仙姑来登泰山坐在这里宽衣解带休息,走后却把腰带落下了,就变成了这棵紫藤。
坊的东侧有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登高必自,此语源于《中庸》,意思是说,千里之行或攀登万仞高山都要始于足下,应具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西侧还有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书第一山大字碑;碑阴有明代人书道家秘文符篆入云有路。相传道人带着它可驱鬼怪、治百病。西边还有清代嘉庆初年泰安知府金启撰书的《泰山种柏树记》碑,记载他于嘉庆初年率领各县官民从红门宫至升仙坊,共植柏树23000株。在坊前台阶之上的两侧,放置着形似碌碡的圆柱体大石磙,还戴着一顶荷叶帽,传为泰山镇,是镇山之宝。
再往后是双柱式天阶坊。明代嘉靖四十三年即公元1564年建。意思是这条登山的阶梯,就是登天的台阶,登天当然很苦了,也就是告诉咱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这就是红门宫,之所以称之为红门,是因为在他西侧的大藏岭上有两块红色的形状像门的岩石而得名,他的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家的碧霞庙,后来便佛道合一了。
过了红门宫这个院落就是小泰山,原来在这里有块巨石形似泰山,所以就名为小泰山了,为的就是方便年老体弱不能登上山顶的人进香而建的。
红门宫后有清代和民国年间所立的合山会记碑等26块,记载着当年朝山进香的盛况,今称小碑林。西边碑墙上镶嵌着清代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任道熔所书刻的《修泰山盘路碑记》,俗称泰山之碑。碑文中说:去泰山顶40余里,6700级。您还可以看到在碑的上面压着很多石块,这是泰山一带的民俗,叫做压子压福。每当农历三月或九月,大家还可以看到很多老太太头上带着树枝或带着花,意思是:头上戴朵花,媳妇来到家;头上戴个枝,回家抱孙子。
从红门宫往前走约100米处,沿野径下行就是中溪内的小洞天。深涧内巨石如屋,平面有10余平方米,厚1.5米,南侧刻有明代知泰安州事甘应甲题、范广书小洞天三个大字。东侧有圆柱形巨石横卧,断面西向,上有醉心二字。石前断崖层叠,横瀑飞流,自北向南有柳条、饮马、石峡三个碧绿的水湾。醉心石两侧谷底到处是圆柱形黑色花岗岩巨石,横断面向内,层层包裹,酷似枯木年轮,称为黑石埠。这是发育在17亿年前元古代时期的环状节理杂岩,为涡柱构造,俗称汽油桶结构。对于它的构造成因及发育历史是当今地质学界研究的新课题,在国内首次发现。这里清溪碧潭,茂林涧草,森森蔓蔓,清净幽深。仰视西崖盘道,行人如在画里,终日不绝,别有洞天。从小洞天到万仙楼的中途,在西崖上刻着勇登仙境四个字,下面就是龟洞。相传在明朝,泰安有一个贪官在调离泰安时,为了掩盖罪行,就让人们给他树碑立传。当他将龟和碑将要运到万仙楼时,游人无不唾骂,石龟感到万分羞耻,于是将背上的石碑甩进了溪谷内,自己就钻进了石洞里。
三义柏,是根据《三国》中桃园三结义而命名的,这边有一座大型石刻浮雕,建于1999年,是为纪念泰山林场建场50周年而建的,建国前泰山的古树残木仅有200余公顷,现在扩大到了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90年代初被评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和全国国有林场一百佳。
前面就是万仙楼,又叫望仙楼,明代万历四十八年即公元1620年创建,后来多次重修,1959年翻修。
它是跨道门楼式建筑,下层为拱形门,门额题万仙楼上层有正殿三间,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前面是重檐步廊式。楼上原来祭祀着王母娘娘,两侧配以列仙,所以又称王母殿,后来增加了碧霞元君,民国年间塑像全部毁坏。据传这里是王母娘娘召集泰山万仙聚会的地方,泰山管理部门于1998年在楼上的东、西、北三面墙壁上,塑造了128位神仙和众多的异兽亭台等,集宗教传说、泰山神话、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去泰山心得体会和感想 去泰山的感受(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