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一

天梯步入蒙山风景区,抬头便见长长的百阶从山下直铺山顶,像天梯悬垂于缥缈的云雾之中。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山祭天,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历代采摘贡茶,每至阳春三月,县官带领僚属和僧人,也沿此道上山。所以,天梯虽是后来修建,路线却是蒙山古道。天梯,从禹王宫到天盖寺正殿前,计有石阶1436级。若在晴日,登上天梯向南俯视,座座小山峰像只只凤凰,沐浴在旭日初升的朝阳中,披着万点霞光跃跃欲飞,这就是蒙山特有的“丹凤朝阳”胜景。向西鸟瞰,青衣江象一条玉带,飘逸萦绕,金鸡关以东九道山脊,如九条巨龙跷首腾飞,向青衣江扑去,称;九龙过江”之景。

天盖寺天梯尽头处的天盖寺,位于蒙山五峰之下。因蒙山多雨,俗称“漏天”,故寺名取意于“漏天之盖”。始建于汉代,宋淳熙年间重修,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0多株古银杏参天蔽日,苍秀勃郁。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西汉吴理真在此结庐植仙茶,故正殿塑其全身坐像,四壁绘仙茶历史及传说壁画。内陈列历代茶具和有关文史标本。游人在如此清幽的高山上,休憩品茗,欣赏和畅谈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今昔,兴来写诗题字,摄影留真,这种雅趣,是他处无法感受的。寺前《天下大蒙山》碑文,是蒙山历史悠久的见证。

碑廊是位于天盖寺后的仿古建筑。排列有序的碑碣,镌刻着著名书法家王学仲、英文蜀、王澄、李半黎、刘云泉、张海和知名画家吴一峰、岑学恭等人手迹,诸体皆备,风格鲜明,所撰诗文,格调高雅,形成一个关于茶的书法长廊。

阴阳石麒麟走出“人间仙境”洞门,漫步幽径,一堂石屏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甘露灵泉完工后,选蒙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磷浮雕。请看,这麒麟头顶辽阔的云天,足踏翻腾的海水,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天,浮雕上的云雾和海水都是湿润的,而麒麟却始终干燥,实为蒙顶之一大奇观。

蒙泉相传为西汉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又称“甘露井”。传说羌江河神之女蒙茶仙姑就从此井出人,故又名“龙井”。井中有水不多,但“雨不盈,旱不涸”常用一个石盖严实地盖住。据古籍载:游者虔礼后,可揭石取水,烹茶有异香;若擅自揭开,虽晴日,即大雨。乱揭井盖会带来大雨倾盆和说法,给蒙泉井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只是游人望好天,谁又愿意去揭开它呢!

大禹像从蒙泉右侧石道,登上灵泉峰,身高5.3米的禹玉石像屹立于山顶,他手持治水工具,气宇轩昂。《尚书禹贡》有“蔡蒙旅平,和夷底绩”一句,意为禹王在蔡山、蒙山一带治水成功,登蒙顶以祭天,祝愿民众安居乐业。所以后人有的说“大禹伟业何处寻,蒙顶五峰沉足迹”。立这尊像就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蓬莱阁灵泉峰上建的蓬莱阁,可晨看日出,夜观圣灯。每当金乌西坠,时有佛光闪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流动翻滚,形成茫茫云海,恰似蓬莱仙岛沉浮于云涛之中,置身其间,疑入仙境。

皇茶园继续前行,过彩色龙凤照壁,就到皇茶园,因周围五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处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西汉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自唐至清,每年在园中采茶360叶为正贡茶,作皇室祭祖太庙之物。此园始建于唐代,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面积35平方米,四周石栏围护,栏高1.2米,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园后是白虎巡山护茶图像。

2022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二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位于成都平原西部雅安市名山县境内,紧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线国道,东距成都12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是四川省首批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晋升为aaaa旅游区。

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历史上与峨眉山、青城山并称蜀中三大名山。蒙顶山因女娲在此补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茶神吴理真在此种茶而成为一座“神山”。在“蜀中三大历史名山”中,蒙顶山的历史文化最为悠久,我国第一部地理志《尚书.禹贡》有载。“蔡蒙旅平,和夷底绩”。这里蔡蒙之“蒙”,即指蒙顶山。

蒙顶山前山倍感幽静,后山秀气灵人,又以享誉千年的名茶之乡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高雅。游者登临蒙顶观景、品茶,徜佯在千年茶文化故道游址,所到之处感受到的是蒙顶山的清新祥和,爽心悦目。古人说:“蒙顶天下雅”,这个雅字也就成为蒙顶山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最具精练的总结

蒙顶山之雅,首先在于秀。前山倍感幽静,后山秀气灵人。蒙顶山是成都平原的植物宝库,其中珍稀树种有珙桐,千年银杏,五星树,八人会抱的红豆树,千年的野生古茶树等。每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争相吐蕊,花香回溢。曾有诗云“漏天难见蔚蓝明,十日曾无一日晴。刚得曦阳末借照,阴云又已漫空生”。

蒙顶山前山绝飞泉,寺藏翠海,茶园片片,绿浪连连;后山则怪石嶙峋,藤萦绕,林荫蔽日,曲径通幽。探迷峰,览胜景,听泉鸣,闻鸟声,虚步苍字,几疑置身世外。

春天山花烂漫,茶畦拥翠,满山淑香;夏天云烟飘渺,蓊郁清景,秋天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天火树银花,瑶峰绝壑。面对如此人间仙境诗人赞叹道:“人夸峨眉天下秀,蒙顶堪比更添幽”。

蒙顶山之雅,还在于高。蒙顶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就了蒙顶山高雅独特的蒙顶山茶文化。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早年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顶山腰药农吴理真就开始在蒙顶山载培训化野生茶树,在五峰之中手植七株,后人称为“仙茶”。蒙顶仙茶不断,由于品质特佳,制作精细,自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被引为皇帝祭天祀祖的专用品,一直沿袭至清末(1911)历经1146年从不间断。

现在“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成为流传甚广的诗句。而登临蒙顶山,品味蒙顶茶自然也就成为无数人的人生一大快事,就连深谙音乐和茶道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在品尝了蒙顶茶后,欣然留下了“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赞誉。从唐至宋,蒙顶山贡茶誉满朝野。现在作为皇家贡品的蒙顶茶的历史,除了蒙顶山上保存完好的“皇茶园”等众多历史遗迹,更有众多文章诗词传诵至今。当年黎阳王入川检贡茶,在品饮了蒙顶山贡茶后留有“若叫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赞誉。宋代诗文画家文同的诗曰:“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一个“称圣”,一个“独珍”,把蒙顶茶作最恰当的评价茶以文传,文随茶播,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茶文化给蒙顶山风景名胜区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扩大了蒙顶山景区的深度,显示了高雅的格调和意境。

蒙顶山环境独特,历史悠久、人文内涵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其主要景点就有茶坛、世界茶博馆、天梯、天盖寺、碑廊、阴阳石麒麟、古蒙泉、蓬莱阁、皇茶园、蒙茶仙姑、甘露石室、红军纪念馆、禅惠之庐等知名景点。

世界第一大茶壶位于蒙顶山停车场旁,世界第一大茶壶,直径10米,茶壶嘴长3米,茶壶柄13米,壶身加壶嘴直径近16米,壶高9.8米,茶水从直径4米的大茶碗里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壶、茶碗、茶瀑布,茶树环绕,依山傍水,气势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画,让来到此处的蒙顶山游客,形象地感受到与世界茶文化圣山以脉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顶山茶文化。据考证,该茶壶为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茶壶。

茶坛位于蒙顶山景区中轴线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宝鼎和九根盘龙雕刻石柱组成。三只鼎足分别刻有蒙顶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预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茶坛中轴线以下,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联体仿古建筑群。整个博物馆建筑具有较高的外观美感和独特的艺术内涵。博物馆内汇集了茶叶发展史上各个重要历史阶段和重要地域的详实资料,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的形象加工、详实的史料展示,为世人呈现出一个“千秋蒙顶,茶香天下”的博大历史画卷。

从禹王宫至天盖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阶,落差240米,被称为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极,云梯可到天”之说。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顶祭天,曾历经此道。

天梯终点连接的是天盖寺。天盖寺因史载:蒙顶山雨偏多,俗称漏天。故以“漏天之盖”而得名。寺始建于汉代,宋淳熙年间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2株银杏参天蔽日,该银杏据传为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亲手所植始植14株。天盖寺前始刻于大清雍正元年的“天下大蒙山碑记”出自于中国第一部地理志《尚书》,是蒙顶山茶文化的有力估证。天盖寺主殿茶神殿中间为时代建筑古柱大殿。西汉药农吴理真在此结庐种植仙茶。故正殿塑吴理真全身坐像,右塑茶圣羽,左塑宋朝雅州知府雷简夫。殿内陈列历代茶具和有关文史标本。游人至此,休憩品茗,听茶文化介绍,赏蒙顶千年活化石—“龙行十八式”茶技,吃茶膳天品名茶,共谈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今昔,深有雅趣。

从天盖寺后门沿上行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并列有序的碑碣,碑碣上镌刻着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吴丈蜀、王澄、李半黎、和知名画家吴一峰、秦学恭等人手迹,诸体皆备,风格独特,所撰诗文格调高古,形成一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典雅的茶诗书法长廊。

沿着石板铺成的山道向山顶走,山道幽径之中,一堂石屏映入眼帘,这就是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0xx年)选蒙顶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麟,麒麟头顶辽阔的云天,足踏翻腾的海水,无论春夏秋冬,晴雨皆同,浮雕上的云雾和海水终年湿润,而麒麟却始终干燥,为蒙顶之一大奇观。麒麟之后有一座三开门布局石牌坊,驻足细看右过有“一飘甘露”四字,字上方有双狮戏球

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 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馆(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