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第五章心得体会简短 国学第八册第15课教之道(8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国学讲堂第五章心得体会简短一
正如老师所说“决定胜是在增上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国学修心是步步增上的资粮保证”,“包括易经洗心、中医养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和禅宗明心,知道这一颗心的奇妙变化,从粗到细再到微妙,”“佛法与国学并无矛盾,是一不是二。”大家都有好大的福气能跟随老师多年致力于回归和重建古圣先贤的“入静观象”的研经方法而学习,以期达到在虚静中自省回归自性。
这一百多年来,后世子孙离圣贤大德们智慧精髓是渐行渐远,但所幸的在这个更高更快更远的科技发展时代,不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或者正打算反求于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妙智慧。9月1日开班见面会后,每个周六的上午都是大家翘首以盼汲取老祖宗智慧精华的时刻。迄今为止,已经是第三堂课了。在上第一堂课国学修心课的时候,就猛然间下了要承担转笔录工作的决心,势必要克服平时工作忙等诸多懒散借口,同时感谢老师及教导主任对我的信任哦!“远处的高山目标”已经摆在眼前,我想不论怎样,现在每做的一件事都希望成为直达登顶的向上的每一个阶梯吧。
在上完第一堂课的那一周,特别想与大家分享几件关键的“流水账”:
流水账一:当做笔录的时候,确认老师说的孔夫子英文confucius的时候,百度出来《孔子》的电影,也就顺便学习了,影片描写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很多很多的情节催人泪下,夫子一生颠沛流离的弘法利生(恢复周礼)经历真实再现一个践行者的恢弘史诗。之前曾经看过孔子的《易传》,但可惜看的都是表面文字而已,实在是感激并希望着能有此次的机会跟着老师一起回到与古圣先贤同样境界下获取经典的本真涵义。
流水账二:在周六上完课后,收到正在上大学的弟弟的短信问“姐,你今天忙什么了”,我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给他回复了“充实的上了一天的国学课,非常非常的好”,之前曾经介绍他多读一些佛学经典读物,但基本上都是闭门羹,然而这次得到他的回复是“挺好的呀,有机会我也要好好学”!从他的回复上更加印证了这次国学修心班其中一个重要缘起,如何让我们的古圣先贤的妙智更加契理契机、善巧方便的分享到我们每一个人,“接地气”给予我们每一个人,我想这也是大家在此学习国学重要的一个因素吧。
流水账三:在接下来一周上班的时间里,领导留了一个任务,与我们组里的童鞋们分享交流稿件撰写。虽然这次分享的ppt都是现成的了,但通过周六的课可不是白上的哦,在做分享的时候结合要说的内容,就应用了我们中华文明所特有的智慧哲学思维,当然也借用了老师课上给我讲的脑科学实验说明了“天人合一”的双脑均势的思维模式重要性,最后还是要万变不离其宗的“迫切回归东方智慧”。这期间,从同事们的眼神中或许看到了不同程度的调动了他们对国学的兴趣,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吧。
至此,流水账暂告一段落。
在“探寻国学之源”模块中,其中第一讲“研究传统文化本源的方法与视野”,关键的点在于“中国易儒道禅经典都主要是象思维的产物”,“用直觉的内在感悟来思维是研究国学的本原方法”(社科院王树人教授《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我们是秉持着“会通以超胜,将象思维与概念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精神境界有机地连接起来”。那在当今概念性思维大行其道的时代,易和观点:“象思维不仅是会通易医儒道禅的思维通路,还具有融贯古今与会通东西的品质”。从而“国学修心,五步到心”(易和书院马仙蕊院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培训的研究成果)的修心次第变应运而生。而在第二讲“‘心文化’的思想根源”中,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所谓新文化源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其所具有的本土化、社会化的特点带给我们重新回归的现实且必要的时代价值——修心,这是根据书院提出的“国学修心,五步到心”系统所提出的重点之处,“以象思维梳理国学脉络,总结为:易道洗心、中医养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和禅宗明心,所以诸位古圣先贤讲的是同一个修心的问题,不过是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下才有各自的开显”,同时逐一介绍了各家的文献依据。在老师讲解“易和书院”名字由来的过程中,关键点——“易为国学之源,和为民族之魂”。
《易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最靠谱的事情就是变化,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指的“易”。包含三层意思,“变易——万物皆有尽时;不易——无限的可能性;简易——阴阳和谐,日月同辉。”既然老祖宗已将这等智慧都毫无保留的留给后人,我们焉有“入宝山而空手归”之理,当然首要是需要我们回归自性,与古圣先贤同一的境界中体悟其中大道,那我们势必能获得好大的宝贝,圆融无碍做世间人,行世间事乃至于洞察明晰宇宙的大法则,大智慧。
与国学修心课同步的这段时间内,也面临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外境,包括工作和生活各个点,在此感谢身边的师长亲朋给予无明的我一份份如“明灯引路”的建议。期间,我不停的向内关照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我得到答案的时候,又一次夯实与坚定了那个本已就在那儿的信念。每当在面临一个外境时,有其不同的时空因缘,没有智慧的我必定是看不清楚其中的来龙,更不会明知未来的去脉,正所谓“三心不可得”,我想唯一做好的就是当下,因为当下的起心动念既有可能是当前发生着的“缘(条件)”,也有可能是未来即将发生的“因”,如我们种下一棵种子,在借助土壤,合适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必然会发芽开花结果。既然笃定信念的清楚明白当下是向“高山目标”方向前行的一个阶梯就足以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坚持自己必定坚持的东西,我想之前那个被无明原本设定好的“生物链”将会因不被外在境带走而终有破裂的那一刻,这就是我们在具备正确的知见后所确认的“境随心转”吧。对于我而言,把握当下的起心动念:工作上,用平常心对待给予的工作条件,利用这个条件来做好尽孝道和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承诺的责任心来对待今后的各项任务;生活上,与家人更是要理事圆融,事事圆融,致诚的真心必会做到这一点吧。
最后用我报名参加国学修心班说的话作为结束语吧:真是起心动念了之后,只要碰到合适的缘就会有果了,好高兴我的曾经的梦想就可以圆了,在08年左右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医超级的痴迷,就是因为觉得周围很多人都被病患所折磨,用中医的方法解决并防患于未然,多好呀!但当我自学了中医之后,发现人的心才是最根本之因,真正的还是绵绵流传了上千年老祖宗的东西是大智慧!当时便有了能用这种智慧来直接对症于人们各自的问题,那该多好呀!但重要的是自己得首先具备这样的智慧呀!感恩并高兴着呀!相信大家以同一个起心动念来践行着大爱之心,未来肯定是越走越好的!!
有关国学讲堂第五章心得体会简短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毓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其意韵之美、精炼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经典中包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原则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聪明智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倡议书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现正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长城内外热潮滚滚。太古清音喜又闻,道德昌明今胜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诵读《三字经》,与古人居;诵读《德道经》,与老子谋。为此,团委发出倡议: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中学阶段系统接触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熏陶、诵读、理解,从而在青年时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文化的巅峰上,长大之后就可以领略“一览众山斜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本学期里背诵至少5篇喜爱的优秀经典诗词,写一篇读后感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份坚持与同学家长分享交流读经典的快乐与心得。
三、做到储蓄经典国学,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社区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同学们,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积极投身到经典书籍的诵读活动中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诵读经典美文,塑造金色童年,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
倡议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有关国学讲堂第五章心得体会简短三
我校于x月18日道德讲
国学讲堂第五章心得体会简短 国学第八册第15课教之道(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