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甘肃十四大心得体会总结 十四大感想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甘肃十四大心得体会总结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有关甘肃十四大心得体会总结

说到瓜州,很多人想到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诗中所说的瓜洲,是江苏扬州长江江心中的一处沙洲,我这里所说的瓜州,是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瓜州县,两者相去万里,不是同一个地方。

洲和州是不同的。 洲指水中的陆地。大到大洋中的亚洲、非洲,小到小河中的一片沙滩。州是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如苏州、杭州。

初到瓜州,印象极好,您瞧这马路,干净,宽敞,树多,车少,还原了马路的本质。

瓜州盛产蜜瓜,在春秋时期这里就被称为瓜州。到了初唐,瓜州成为行政建制上的一个正式名称。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始称“安西”,意为“安定西域”;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这个县名一直用到20__年。20__年2月8日,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归酒泉市管辖。

当地有一句戏言:下了九泉(酒泉),就该安息(安西)了。这是一句笑话,但据说有“领导”认为这不吉利,于是就改安西为瓜州。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这三十多年中地名变更之大之频繁,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没有过的。随意更改地名,常常和官员的喜好有关,和gdp有关,甚至于与所谓风水迷信有关,就好像换个领导,单位的大门也要拆了重建一样。

还好还好,瓜州这个地名古已有之。不说也罢!

瓜州因盛产瓜果而得名瓜州,另外据说全国最大最漂亮的壁画"飞天"也在瓜州,所以瓜州火车站前就有了这样一尊雕塑——一个不锈钢飞天举着一个盛满了蜜瓜(好像还有葡萄)的盘子作飞天状。

怎么蜜瓜从盘子中滚出来了?这掉下去多危险呐!

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丝绸之路要道,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瓜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瓜州最负盛名的古迹,应该是榆林窟。

榆林窟在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千米处。这里的榆林河把戈壁切割出了很深的峡谷,早在隋唐之前,峡谷两侧直立的峭壁上,善男信女们就开始开凿洞窟,绘制壁画,雕塑佛像,这段峡谷因此被称为万佛峡;又因河岸榆树成林而称榆林窟。1961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多平方米。从现存壁画的风格和壁画上洞窟里前人留下的题记看,这个地方在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榆林窟西崖。西崖上的洞窟对游人都不开放。

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壁画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

榆林窟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的画面。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

东崖上的洞窟也只是开放五个。

榆林窟位于茫茫戈壁上,就算是现在交通也很不便,何况在一千多年前。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搞这样大的建设呢?去了河西走廊,去了河西走廊的很多地方,所看到的情景会让人明白了,在这样极度干旱的环境里,全部的存在只需要一个条件——水,有了水,就有了绿色,就有了生命,就有了人和人所构建的生活。

河西走廊属于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且越往西越少,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年降水量158.4毫米,西端的敦煌只有36.8毫米。瓜州年平均降水量45.3毫米,蒸发量3140.6毫米。

诗仙李白有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山”指祁连山。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脚下,它

甘肃十四大心得体会总结 十四大感想体会(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