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位操盘手的投资心得体会范本 股票操盘心得(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一位操盘手的投资心得体会范本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属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例题以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通过用小棒操作过程中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的演示,突出了口算中进位的算理,并引导学生有序地交流算法。在这基础上,再教学和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启发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进行有序的表达。“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圈小棒来计算,再次鼓励用不同算法。第2题先计算,再比较,发现规律,引导算法优化。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既练了口算,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本节课学生将利用这些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 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弄清“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

3.情感目标:创设真实情景,初步感知数的计算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因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情境教学法: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因此在课伊始,我设计了3个小朋友数画片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法:在教学中,当部分学生提出24 6、 24 9等进位加法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操作,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再通过反馈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法: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完新知后,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算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学的明白,学的快乐。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我主要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先出示一组口算题,请学生回答,并说说如24 5的计算过程,这时引出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为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这里将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三个孩子玩画片的情境,他们分别有24张、6张、9张画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9 6,24 6,24 9,24 6 9。计算9 6时请生谈谈自己的算法。24 6 9可以留待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再解决。

这里通过多媒体创造出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接受。从学生列举出的4个等式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了背景。

2.教学24 6:

提问:24 6等于多少呢?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如果不需要小棒也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交流。交流时先请摆小棒的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先算4 6=10,即将4根和6根小棒捆成一捆,再算10 20=30,即1捆和2捆合起来一共3捆。再请直接口算的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最后进行比较提升:比较摆小棒和直接口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再讨论交流,进行算法整合,确认算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24 9:

提问:你能算出24 9的和吗?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及思考过程。这里有不同的算法,既可以先算24 6=30,再算30 3=33;也可以先算4 9=13,再算20 13=33;还可能有先算9+1=10,再算10+23=33。教师将这几种算法都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结,优化算法。 这里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4.对比总结

观察24 6和24 9这两题与复习中的“24 5”一题作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得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这种加法是进位加法,并揭示完整课题。接着请学生解决24 6 9这一题,还可请学生编出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考考大家。

这一环节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先圈一圈 ,再计算(书上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

这里要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把由不同圈法表现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向全组交流,在交流中体会不同算法的不同特点。

2.出示三组题(想想做做第2题):

每组都以一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带出3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再独立完成其中第一组题,交流怎样才能算得快。然后让学生计算其它两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这里把每组4题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沟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游戏:

(1)小青蛙找妈妈(4人小组合作完成)。

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小青蛙算式卡片,请他们小组合作根据卡片上的算式算出得数,然后请学生把得数相同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青蛙妈妈下面。

(2)出卡片游戏(

一位操盘手的投资心得体会范本 股票操盘心得(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