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期教师典型事迹范文 抗疫期间,教师的先进事迹(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抗疫时期教师典型事迹范文(精)一
赞美你
舍小家为大家的生命使者
赞美你
“中国速度”神奇
赞美你
“基建狂魔”奇迹
亿人瞩目的凝聚力
赞美你
白衣天使昼夜战
大爱无疆守护神
消除病魔平安归
赞美你
解放军战士
把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赞美你
可敬的交警和应急管理人员
是你们
守护环境、维护秩序的战士
是你们
守护全体人民生命安全的使者
守护着城市的每一道防线
大灾面前
是你们勇担使命和担当
在磨难面前,你们传递能量和温暖
见证了——
举国的人心和力量
可世界更想看到——
入住的患者正在一个个痊愈
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希望
你们是
世上最可爱的人
你们是
奋战在一线的抗疫“战士”
有关抗疫时期教师典型事迹范文(精)二
所有抗"疫"的英雄们:
大家好!
我是广西的一名学生,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疫情期间,你们的所有举动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新型冠性病毒在春节前爆发。春节,本该万家团聚的好日子。而你们?则奔赴x抗疫最前线。重整戎装,刀剑出鞘,驱赶病魔。
而x疫情最为严重。由于封城阻路,x物资紧缺,人员告急。中华儿女岂能袖手旁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中央一声号令,千千万万的企业家、明星、网红,军人、志愿者,都纷纷捐款捐物。
为了抗击疫情,十天修建火神山医院。上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兄弟,夜以继日不停地干。累了,直接躺下,不顾冰凉的泥巴,饿了,一顿快餐解决。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能帮助你们。但我们也在用实际行动来预防疫情,不给国家添麻烦,我们尽量少出门,勤洗手,不走亲,不访友。如果出门戴口罩,家里常通风消毒,看看书,写写字。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但你们也别忘了,要注意休息,注意自己的身体。疫情期间,身体最重要,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你们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歇。
每当看到你们摘下护目镜、口罩的时候,你们露出了的笑容,我觉得那是世间最美的笑容。
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我都会为你们默默祈祷。祈祷你们战胜疫情,平安凯旋!
1998年的洪水,20__年的非典,20__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都挺过来了。那么20x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坚信:我们也一定会挺过去的。
你们加油,中国加油!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有关抗疫时期教师典型事迹范文(精)三
1. 骑行300公里返岗的女医生甘如意甘如意,女,24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医生。
武汉封城时,她刚刚回到位于湖北荆州的老家。
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返回单位,但她心里却很着急,“我们科室只有两个人,这个时候会很忙。”
她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选择了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踏上了艰难的返岗行程。
在当时,出行的人都得去防疫指挥部开临时通行证。
在甘如意的通行证上,车牌号一栏写着“自行车”,通行事由是“到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上班”。
她靠着共享单车和一段顺风车,辗转4天3夜300多公里,淋着雨,吃着泡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她出现在医院大门口时,同事们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那一刻我特别轻松!”她说,“除了膝盖疼得不行!”
3月7日,甘如意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2. 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吴悠吴悠,26岁,武汉人,中学老师。
武汉封城之后,很多市民都被“困”到家中,生病时无法买药,万分着急。
发现这一情况后,吴悠骑着电动车出发了,他在武汉三镇来回穿梭,每天至少跑30公里,给有需求的人送去药品及防护用品。
收药者相当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他们一般会主动要求吴悠把药放在远处,避免近距离接触。
说不害怕是假的,吴悠只能尽力做好自身防护。
但是世事繁杂,人心颇测,有人竟然举报吴悠非法售卖药物,赚取差价。
警方对他进行了约谈,所幸吴悠的每一笔收费手机上都留有证据,详细核实后,警方还给了他清白。
对于这次不愉快,吴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我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有一天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吴悠说,“每天都有许多人加我求助,我不能停下脚步。虽然力薄,但也想成为保护武汉人的鳞片。”
3. 隔离点里的护理志愿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隔离点,有一支年轻的护理志愿者队伍。
这支队伍的12名女志愿者毕业于同一所学校——东西湖职校护理专业,如今她们都在不同的大学继续深造。
2月10日,听到母校的召唤后,12名队员克服种.种困难,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后奔赴隔离点展开工作。
配合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初步诊断,测体温,心理疏导,为他们送上一日三餐……
一天的工作下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的队员们有点喘不过气来。
“虽然很闷很难受,但我们不会退缩,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这是12名队员一致的心声。
4. 从国外运回五箱口罩的少年赵珺延赵珺延,男,15岁,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
放寒假后,赵珺延去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度假。
几天后,国内传来疫情消息,他的家乡温州很快成了重灾区。
舅舅闻知此事,马上发动众人,在当地采购了15000个医用口罩。
但当时疫情严重,航班陆续停飞,舅舅发愁如何把口罩运回国内。
赵珺延于是改变度假计划,主动承担起了“快递小哥”的任务。
2月3日晚,他坐上印尼飞中国的最后一班飞机。
5只沉甸甸的行李箱,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也不好应付,更何况一个15岁的少年。
他求好心人帮忙抬着过了海关,然后又一个人在机场折腾了半个小时,用手推车把它们送到快递集合地。
就这样,在抗疫最紧要的关头,这批宝贵的物资被送到了温州苍南!
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时期,赵珺延“千里走单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00后的勇气和担当。
5. 第一时间捐献血浆的“00后”康复者专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抗体,可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
2月14日下午,广东清远,两名“00后”康复者在市人民医院捐献血浆。
小陈是捐献者之一,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痊愈出院之前,他就手写
抗疫时期教师典型事迹范文 抗疫期间,教师的先进事迹(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