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简短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方法(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简短一

1,余数要比除数小。2,余数可能是什么。3,余数最大是什么。

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团体活动的魅力。

解决第一个问题余数要比除数小,根据书上的情境图提出问题,

⑴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

⑵17÷4,18÷4,19÷4,20÷4。

解决这个问题时,是把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和怎样处理除法竖式连在一齐教学的,除法的余数问题和除法竖式的书写和理解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这样教学,难点集中,学生不容易理解。

我在教学时,是把这两个问题分开来教学的。我借用书上呈现的情景: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分呢?在黑板上贴出14个苹果,请同学来分。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解决,得到平均每人分3个,还剩2个。问题:还剩2个,还能不能继续分呢?如果再继续分,会出现什么情景呢?学生说到:不能继续分,因为这时仅有两个苹果,而有4个小朋友。如果把这两个苹果给了其中的两个小朋友,另外两个小朋友就少一个苹果,这样就不是平均分了,所以剩下的两个苹果是不能再分了。问题:剩下的苹果数怎样时,就还能再分。剩下的苹果数怎样时,就不能再分。学生回答:剩下的苹果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剩下的苹果数多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能够再分,直到剩下的苹果数少于小朋友的人数时,就不能再分了。

在那里把解题方案转化为算式,小朋友的人数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剩下的苹果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14÷4=3(个)……2(个)。从那里得到余数比除数小。如果是15,16,17,18,19,20,21,22……个苹果呢?

15÷4=3(个)……3(个),

16÷4=4(个),

17÷4=4(个)……1(个),

18÷4=4(个)……2(个)

19÷4=4(个)……3(个),

20÷4=5(个),

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呢?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这时同学们还发现:余数要么是0,要么是1,要么是2,要么是3。感觉太趣味了。我顺势问学生,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如果除数是5,余数可能是什么?最大的余数是几?这样我这节课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余数要比除数小。

2,余数可能是什么。

3,余数最大是什么。就落到了实处。

总之,这堂课的课堂效果好,学生知识掌握到位,并且学生有兴趣,在思维上给了学生延申的空间。规律是学生自我发现的,有学习的喜悦。从已有知识平缓的过渡到新知识来,学生理解起来容易。

并且,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完全能够自主发现并掌握余数的概念以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去创立,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这一点。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简短二

《有余数的除法》选自人教版二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简短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方法(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