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缓考申请书 体考缓考申请书(九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写成教缓考申请书(精)一
大家上午好!
我们许楼小学是一所县级规范化学校小学,正在申请市级规范化学校。我校的德育工作和特色是: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生源素质、家长素质较差,大部分学生礼仪、学习、卫生等习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根据中心校的要求,我们学校就从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入手。于是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把“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当作我校的德育教育主题,本着先成人、后成材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具体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优化养成教育
当前小学德育改革的主题是: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根植于儿童生活的现实世界,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求得育人实效。因此,我校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从抓日常、抓环境和抓师德、抓制度入手,落实具有层次性的养成教育。
1、从身边小事做起,体现一个“细”字。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制定出了具体的《许楼小学学生养成教育方案及细则》将学生习惯细化为10个习惯(卫生、礼貌、健身、唱歌、讲普通话、守纪、做操、路队、作业、爱劳动)并将这些习惯的培养细化分减到月目标、
周目标中,做到每月侧重一个好习惯,每天一次重复训练,每周一次小表彰(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来对一周内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彰)每月一次大表彰(对先进班级颁发漏流动红旗)。
2、注重环境建设,浮现一个“润”字。
我校本着“以优雅的环境影响人”的理念,尽力做到校园环境处处显教育,教育重养成。一是让墙壁说话。把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融入到墙体文化的设计中,坚持做到每一层楼,每一个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块版面都独具匠心,蕴含深刻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及楼道里悬挂名言警句,形成了“明理、导行、励志、安全”四个系列养成教育主题。二是让标语唤醒。在楼梯、走廊张贴警示语,随处都有养成教育的“温馨提示”,如:“请勿喧哗”、“轻声漫步”之类。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在温馨的氛围中自觉反思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3、不断完善制度,突出一个“严”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活动,几次教育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我们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养成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许楼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许楼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十不准》、《许楼小学公
物保护制度》、《许楼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许楼小学例会制度》等。用制度引导和规范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创新活动载体,强化养成教育
1、学科渗透“外在强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特点,挖掘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熏陶的有机结合和完善统一。
2、活动渗透“潜移强化”。:
一是大队活动。学校大队部大力开展各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体验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大队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大型活动。例如:养成教育动员大会,口头作文比赛,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比赛,养成教育总结表彰大会, “理想点亮人生”读书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红歌比赛,《许楼小学一日常规》知识竞赛,《童心向着党》一年级同学入队仪式,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演讲比赛,阳光体育系列活动(拔河、接力赛、跳绳比赛)等,利用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广泛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大力弘扬学生的个性,着力让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二是周一各中队轮流升旗仪式。要求国旗下讲话稿贴近学生的生活,讲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正为学生树起身边的榜
样。学校领导轮流做一周工作小结,(内容包括一周工作的亮点、不足以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等),并为获得卫生和文明班流动红旗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得到升华,行为习惯也在不断优化。
三是开展主题队会。我校计划每星期一下午第四节课是班队会,班队会间周召开,每年春季举行一次主题队会观摩活动。学校根据检查情况记分,列入班主任年终考核之中。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达到教育的效果。
3、设岗立哨,随机强化
学校成立了领导、教师、学生组成的监督岗,对各班实施养成教育的情况日日查,周周评,月月结,每周颁发流动红旗。大队部还组织队员在课间轮流值日,设立了三个岗哨,一是文明礼貌岗哨,二是卫生岗哨,三是课间操、放学路队岗哨,岗哨分固定岗和流动岗两种,他们发现问题,立即向有关领导、老师报告,并进行记录,纳入对班级的考评。
4、家校互动“巩固强化”学生除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要巩固学生所养成的良好习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求各班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不定时地和家长委员取得联系,让他们协助老师们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求每班每学
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我们已经利用一年级采集信息的机会给一年级家长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明确我们学校在本学期的养成教育目标,共同协商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些好方法、好对策等,同时对于在行为习惯上经常出现反常的同学做好家访工作,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也可用家校联系卡和家长进行交流,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共同教育孩子们目的。综上所述,几年来,在冯校长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各位家长的密切配合下,我校学生道德风貌焕然一新,普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形成了“整洁仪表入校门,放下书包先打扫,见到纸片自觉捡,墙壁桌凳无刻画,规范整齐做两操,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活动讲文明,远离零食你、我、他,整好路队出校门“的良好形象。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养成教育的实施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正在摸索中前进,但是但只要我们的工作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不断创新。定能使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新台阶,创造新的辉煌! 感谢各位领导、老师!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如何写成教缓考申请书(精)二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下面我对养成教育淡淡自己的点滴体会:
1、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须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一种不良行为的纠正,也须反复地进行指导、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同时要注重师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2、养成教育要师表垂范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某一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在学生的身上。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对于学生的问好,老师应该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要尽量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应该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老师有时说错了或做错了,也要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情感、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诱导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简单地批语指责。通过情感的交流,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意见更易接受。一个幽默的玩笑,一句轻轻的问候,可能使其心灵受到震撼。
3、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 “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帽整齐,佩戴红领巾,排好队、走好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4、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假如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厉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
5、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保养成教育。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练习,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写成教缓考申请书(精)三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下面我对养成教育淡淡自己的点滴体会:
1、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须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一
成教缓考申请书 体考缓考申请书(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