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范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3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范文一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则"每天四问"。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四问"的内容,就是每天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歹,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建筑人格长城"。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实际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的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
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了算了,但他坚决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决不那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亲切地、深刻地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描写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范文二
撰联谈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坚强的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经常用对联形式宣传改革教育的思想主张。
1920xx年,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改革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创办了晓庄师范。3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那天,他为典礼会场撰写了一副对联:
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
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一贯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宗旨。他不但这样主张,而且身体力行,脱下长袍马褂,穿上布衣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生产,挑粪种地,睡地铺,住牛栏。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两副对联:
从野人生活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范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有感(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