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筷子舞心得体会及收获 蒙古族筷子舞特点(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蒙古族筷子舞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997年12月10日经通辽市人民政府(现科尔沁区政府)批准确定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水库面积40平方公里,水量容积为1.5189亿立方米,坝长1.1万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沙坝。
景区有莫力殿、八柳坪、碧莲池、响水桥、龟池岛、南半岛、燕窝群岛、北冰洋游乐园、水上餐厅等水湖景点。还有万人浴场、湖湾、沙滩供游人水浴、沙浴。莫力庙水库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鱼类25种,鸟类164种,其它野生动物有15种。经调查发现的野生植物有118种,平均覆盖率为60%,除草木植物外,造林存活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4.5%。关于莫力庙,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莫力庙建于清朝嘉庆十九年。
传说建庙的起因是达尔罕王去京城看外甥顺治皇帝,醉酒宫中引起外甥不悦。达尔罕王爷一怒之下回了草原,串联几个盟的王公要发兵打进京城,多亏来自五台山的一个胖脸厚唇却巧舌如簧的喇嘛从中调解,僵持不下的外甥和舅舅都有了个体面的台阶可下,又和好如初。于是,这达尔罕王要为那喇嘛建藏式召庙——风格又具中原庙宇特色的一座主寺、十二副寺、喇嘛住房一十八栋多达五六百间的“莫力庙建筑群”,实现自己“筹建一座大庙以酬之”的愿望。香火鼎盛时,庙中有喇嘛20_多人、护庙僧兵3000多人。
当年在无一树一石的草原上建一座寺庙其艰辛难以想象,卓里克图亲王用一千户民工、一千辆勒勒车在寒冷的冬季浇一冰道负重缓缓而行,整整用了十年才备完了建筑材料。
遥想当年,暴风雪深处透出民工们悲凉的号子声,一串串挂在石料车上的马灯涌往远处长夜不熄的灯火所指明的方向,无数人化为朽尸白骨,无数人又执着地跟上来。终于,建成了号称“科尔沁草原第一寺”的莫力庙,铸就了科尔沁建筑史上的辉煌。
传说这莫力庙本来叫“集宁寺”,因其坐落在一条河西来南下又忽而东去的湾子处,就有了这么个蒙古语、汉语相结合的名字。“莫力”,是湾子的意思,莫力庙,实际上就是“河湾子处草甸子上的庙”。这名儿叫得真好!点清了地理位置,亦点明了当年达尔罕王所选之地确为一处水流潺缓之地。好名千古不废,虽然莫力庙已荡然无存,这名却留在一代代老通辽人的心里。
传说当年的莫力庙每年要举办四次庙会,从蒙古、俄罗斯的商人到山海关以里的进香者,成千上万的人聚于庙前,跳鬼的盛会,小摊的叫卖,香客的长流,马市的交易,游人的欢笑,等等、等等,仅一个热闹非凡怎能了得。
莫力庙以其浓重的宗教色彩,以其无可形容的魅力,形成了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欢乐的漩涡,年复一年地旋转着,成为山海关以外关东大地上年年出现的盛景。莫力庙遗址距莫力庙水库仅12公里。莫力庙水库好似北国美女明眸善睐的、摄人魂魄的眼睛,恰是莫力庙水库沙湖旅游区美妙之所在、精华之所在。来这里乘船戏水、品尝鱼宴,其乐也融融。
关于蒙古族筷子舞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在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的大黑河南岸,就是让人敬仰的昭君墓。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为了汉匈之间的民族和平,自愿下凡来到民间,与单于结为夫妻,造福人民。历史上的王昭君,真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平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相处。匈奴境内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王昭君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个献身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
两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xx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泼浓墨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年来,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关于蒙古族筷子舞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是的,今天由我给大家作沙漠之旅的导游,定会让大家收获惊人的喜悦。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西部和额济纳旗东部一带。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总面积为4.7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三大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这里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之间。作为沙漠世界最高峰,必鲁图沙峰海拔高度为1617米,相对高度500米,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最高沙峰绝对高度高出70多米,号称“金字塔沙山”。巴丹吉林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83%。
沙漠边缘为沙丘相连的沙丘链地形,起伏较低,对比高差25—50米;沙漠中心为复合型沙山,相对高度为200—500米,堪称世界“沙丘之王”和沙丘相对高度之最。这里还有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的鸣沙山,发出的响声犹如牛吼机鸣,声传数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沙山间有洼地、盐湖,但面积都很小,周围绿洲上生长海韭菜、芨芨草等,为主要牧场。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为巴丹吉林沙漠之“五绝”。两年前,在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开展的探险旅游网络调查活动中,由阿拉善盟旅游部门推荐上报的巴丹吉林沙漠被首批确定为沙漠探险旅游地之一。
这次活动,旨在引导探险旅游活动规范化发展,以保障广大探险游客的安全。国内探险游被分为山岳探险、沙漠探险、峡谷(洞穴)探险、漂流(潜水)探险和高原探险五大部分。全国共确定17个探险旅游地(或项目),其中内蒙古有2处,除巴丹吉林沙漠外,另1处是库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其绝对优势高居中国沙漠探险旅游地之首。朋友们,让我们在这最具神奇色彩的大漠深处享受沙漠探险、瀚海观光的乐趣吧。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导游词2
1993年,中国、德国联合考察队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综合考察,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发现了驼鸟和古动物化石,包括恐龙化石。在沙漠腹地的湖泊周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和旧石器,其中大量石器碎片和色粗陶片。经考古分析,是3000-5000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6年德国探险旅行家包曼出版了《巴丹吉林沙漠》一书,轰动了欧洲。1998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探险旅游博览会上中国唯一推出的项目就是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线路,引起外国旅游部门极大的关注。因此,巴丹吉林沙漠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朋友,来吧。感受大漠、驼铃、夕阳、月夜、秋风的韵味,是何等的情调,清新纯净的空气,蓝澈的天空,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自然环境,会使您领略到一种原始的、空旷的、与世无争的宁静,不啻人间仙境。那份感觉,那种享受,使您留连忘返,永久难忘。我们将竭诚为中外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必会让您玩得潇洒,游得尽兴。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导游词3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之旅的导游张萌,今天我要带你们参观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希望大家今天玩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啦!
看,这是内蒙古大草原的小丘与平地,小丘与平地全都是绿的。这里的空气比别处更清鲜,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天然氧吧。你再看一看温顺的小绵羊,还有高大的蒙古马,骑上去试跑几圈,你就不忍心下马了。有人说内蒙古草原到处绿色,可实际不是这样,看看河岸边吧!有小花,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白的,有粉的,五彩缤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开放,还有明如玻璃,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上倒影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花儿上沾满了河水,其真是别具特色,美不胜收的奇景,内蒙古大草原有多么美,大家知道了吧?
现在我们来到蒙古包里,大家可以品尝品尝内蒙古的特色手抓羊肉,还有加有羊奶酿的奶酒,和奶豆腐,我来介绍一下手抓羊肉,奶茶,还有奶豆腐。这三样蒙古族同胞的重要食品,手抓羊肉,咱们的蒙古族同胞习惯用刀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到割,用手抓。奶茶可不是我们常喝的珍珠奶茶,而是掺和着牛羊奶的茶,是内蒙古同胞招待客人,敬客最重要的饮料。奶豆腐,当然也不是豆腐
蒙古族筷子舞心得体会及收获 蒙古族筷子舞特点(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