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观供暖厂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采暖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为确保地板辐射采暖工程的正常施工,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合理、互利互惠、严守信誉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一、 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2、 建设单位:
3、 工程地点:
4、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5、 工程承包范围:
6、 工程施工内容:
二、 材料质量及配置标准
1、 地暖管道:采用pe-rt管,管壁厚度以施工图为准,如建设方变更的则以建设方变更为准,采暖管道品牌由建设方指定。
2、 分集水器、保温材料、钢丝网:以施工蓝图为准,如建设方变更的则以建设方变更为准,品牌由建设方指定。
3、 管道密度、间距等技术指标依据甲方认可的设计图纸。地暖管道采用单层下置钢丝网片固定。
4、 上述提及的材料质量及配置标准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xx j365-20xx)》及甲方约定的要求。
5、 按甲方认可的设计图纸进行地暖管道的施工。
三、工期
在具备施工条件下,自甲方发出书面进场通知另给予15天材料生产运输时间后90天完成施工任务。如遇以下情况,经甲方代表签证后,工期相应顺延。
1、连续停水或停电8小时以上。
2、非乙方原因甲方要求临时停工的。
3、修改设计方案或增加工程量。
4、总包方或其它原因不能逐日提供一层工作面时。 5、其它原因导致已敷设保压管道,在检验合格后24小时内无法隐蔽覆盖面积500m2以上的。
6、不按合同约定付款时。
鉴于铜制分集水器容易丢失,在具备防盗条件(门窗安装完毕)后提前15天通知安装分集水器,并由掌握钥匙一方负责保护。
四、工程质量:合格
五、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
1、合同总价为人民币: 元。
2、工程款支付:
(1) 合同签订生效后,人员材料进工地5个工作日内,预付总价款的30%作为工程预付款。
(2) 其余款项按工程月进度的90%付款。地暖工程完工经
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付至全部工程款的95%,预留工程总造价的5%作为质保金。质保金在两个采暖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全部付清。
六、甲方责任
1、签订合同时向乙方提供全套图纸(包括变更)及有关文件。 2、出现变更设计时,提前7个工作日办理工程变更手续并及时书面通知乙方。
3、配合地暖施工和土建施工的协调工作。
4、配合总包单位、监理监督工程质量及进度,组织中间验收、变更
5、负责协调并提供乙方现场施工所需水、电及材料堆放场地和工人住宿场所,水、电费由乙方负责。
6、地暖工程完工后,甲方在收到乙方的将决算30日内审批完毕。
七、乙方责任
1、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进行地板辐射采暖施工。客厅、卧室、书房、
2、乙方的材料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
4、乙方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服从甲方、监理和总包方的统一管理,
5、乙方必须在入场施工前7个工作日,将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甲方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
6、施工期间与其他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积极协调。
7、乙方有专人负责文明施工和环境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严格按照甲方环境方针和环境管理目标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8、对该分项工程质量负完全责任。
八、保修责任
工程保修期为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两个采暖期。
在保修期内,工程出现管材质量问题,乙方应在接到通知后先予以维修,同时请当地质量检测部门鉴定,属乙方材料、施工问题的,乙方应无条件予以维修,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非乙方原因的地暖工程维修,乙方收取维修材料费用及试压人工费150元。甲方联系不到乙方或乙方接到甲方通知,两日内不派人维修,甲方有权直接委托他人维修,费用从质保金中扣除。
九、争议解决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当事双方协商解决或第三方协调。当事双方不愿协调或协调无效可由市仲裁委员会仲裁。仲
十、合同生效与终止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工程验收合格,竣工结算,甲方支付完毕,乙方将工程交付甲方后,除有关保修条款仍然生效外,其它条款即告终止。保修期满,并结算款项后,保修条款终止。
十一、其它约定
1、有本合同内容未包含的其它事宜,可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补充
2、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正式生效。
十三、合同附件
1、工程预算表。
2、售后服务承诺。
3、管材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外商投资企业证书,管材原料原产地及
说明,管材保险单,50年使用寿命保证书。
4、主材料及辅材说明。
甲方:乙方:年月日:
关于采暖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本文首先阐述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优势并分类具体归纳其技术、流程,而后从组团、体量、细部三个层级展开介绍数字技术介入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思路,对新技术继承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绿色建筑设计;数字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翟炳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中心建筑师,徐卫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设计,国外学界在其理论基础及技术路线等方面已有一定讨论。该领域可被看作是设计方法的另一切入点,对我国目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针和建筑领域语汇的多样性来说均具有切实意义。
1.传统绿色建筑设计特征
传统的绿色建筑设计,建筑师无法仅从经验或审美来判断方案的节能与否,因此使用相关软件平台以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评测成为了绿色设计的关键之一。[1]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往往是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如风、光、热、能耗等)的模拟,并将结果数值量化对比,以此评估方案的生态合理性。然而,有关生态性能的评测一般在整体设计的后期开展,如节能计算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2]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模拟”环节完全沦为方案完成后的评价与检验工序,并未将其有机地纳入设计前期,性能评测工具失去了对建筑方案应有的指导意义,[3]使生态设计效率变得较低。尼尔斯·拉森(nileslarsson)在greenbuildingchallenge20xx中提到一种建筑设计同性能评测模拟相结合的工作流程,[4]其中建筑初步设计被描绘成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概念模型的各类能耗模拟及结构、机电工程师的评价意见等形成一系列“反馈信息”来对方案提出修正建议。此过程经多次反复,可被看作是一种“循环设计”,其本质在于强调“数据反馈”的重要性。
2.数字技术特征
较有代表性的参数化技术,核心在于“关联模型”(抽象的机器)[5]的构建。一般来讲,rhino、maya等参数化软件在其早期开发时都定义了一种被称作“记录建构历史(recordhistory)”的功能,可被看作是“关联性”的体现和参数化技术的早期雏形。当几何体在软件中被描述时,不同维度间往往遵循这样一种规则—“低维构建高维,高维提取低维①”,所谓“记录建构历史”记录的则是这种规则下的具体“关系”。当模型建立过程中每一步“关系”均被记录时,改变初始几何信息而最终结果相应变化,这就是参数化系统基础所体现的“关联性”。传统的建模软件平台即使拥有记录建构历史的功能,也相对局限,当今普及最广的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其前身名为explicithistory,意为“清晰完整的历史”,即构建完整的“关联模型”。因此,参数化技术可以被概括为“关联模型”(图2),模型一端提供各类输入数据,被用于指导不同类型的操作并在记录关联的前提下不断传递,最终输出一系列设计结果。该“关联模型”的核心即“关联性”(as-soc
采暖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观供暖厂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