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简短(五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一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老师做事,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描写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二
班级:小班 姓名:红红 年龄:4岁
环境:班级建构区内,纸杯若干
观察目的:
了解幼儿建构游戏的能力,观察幼儿动手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等发展情况。
观察记录:
红红和明明在建构区玩纸杯游戏,红红从插在一起的一叠纸杯中拿下一只纸杯递给明明,明明把纸杯反扣在地上,再接过红红给的第二只纸杯,他们反复进行着这样的活动,地上放满一层纸杯。红红从一叠纸杯中抽出一纸杯纸时,越来越兴奋,有时嘴里会冒出“7”、“5”等数字,手上还剩几个杯子时,她自言自语道:“我还有呢。”接着又说:“我还剩两个,还剩一个。”红红手上没有纸杯了,她爬走了,纸杯作品处只有明明一人还在忙活。红红爬到另一组小朋友堆高的纸杯处,拿起小朋友堆的第三层上的纸杯,松手让纸杯掉在地上,然后笑起来:“倒了。”这时,还有一组小朋友堆的纸杯高楼倒了,红红看见大笑:“又倒了。”红红指着自己的纸杯作品说:“我的纸杯不倒”。红红回到自己的纸杯前,明明还在独自忙活,红红将第一排的纸杯做了修改,她拿起一只纸杯反扣在两只纸杯上,连续完成了四个,然后看了看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大笑。
评价分析:
小班幼儿大部分时候还是以“平行游戏”为主,他们在游戏中交流的语言并不多,有时是自言自语。红红在和明明一起游戏时递给明明一个纸杯,明明就放一个纸杯,红红有时多抽出一个纸杯她还要放回去一个,红红按照自己定的规则在游戏。这一过程红红和明明没有一点语言交流,他们的交流来自于传递纸杯的合作动作,还有他们所默认的纸杯摆放方式。红红在玩纸杯游戏的过程中看得出非常开心,她在递纸杯时还不时冒出一些数字表达她的纸杯即将递完的成功感。红红在看到别的小朋友作品倒了异常兴奋,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作品最好不会倒,但是,在观看了别人作品后,红红还是受到启发,她将自己的纸杯作品也向上堆了一层,红红充满自信的孩子,很满意自己的作品。
支持策略:
1、红红虽然语言表达较好,但是还是自己和自己说,她和明明的语言交流几乎没有,除了传递纸杯,其余都是各自忙活,教师可以牵线搭桥式间接参与进来,引导孩子多一些合作的内容以及语言的交流。
2、 明明和红红的作品以平面为主,可以启发他们如何将纸杯堆得高高的又不会倒,挑战一下纸杯堆高的游戏。
3、 教师提供的纸杯有两种颜色,在接下来的游戏可以试着启发幼儿将纸杯按颜色分类建构,或提供一两种辅助材料增加纸杯游戏的趣味性。
描写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三
观察对象:xx xx
年龄:5岁
观察日期:20215年9月29日
观察者:赵惠
观察地点:小班活动室
观察时间:9:30—10:45
使用方法:轶事记录法、照片记录等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记录:
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时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子阳兴奋的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不是吗?”边说子阳边把一块拼图放在合适的地方。朱羽馨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的拼图,她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羽馨拿起其它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找到要放的合适的地方,于是她翻开卡片后面的标记,很快找到了相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时,羽馨看看没有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放回原处。
描写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四
幼儿活动情景
今日的游戏开始了,哲哲今日来到了“点心店”里,他和搭档糖糖开始忙着整理店里的食品和桌椅。可是在这个时候,很多的小客人已经开始聚集在店外,拥在一齐等待着买东西了。这时,哲哲开始有些不耐烦地说:“不要吵了,没看见我们此刻正在忙吗?”听到了老板的这席话,有的孩子显然有点不高兴径直走开了。剩下的孩子应对面地笑了一笑。过了一会儿,就听到哲哲说:“好了,你们要买什么?”留在那里的三个孩子开始争先恐后地拿出钱说着自我要买的东西,哲哲板起脸说:“我听谁的?你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买。”3个人原本放下的钱,也拿了起来跟着排好了队伍继续游戏。在观察中,如果客人没有排队就买东西,哲哲是不卖的,他会要求客人排队之后再进行购买。
分析与策略
分析:
在这个场景中,哲哲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幼儿园的主角游戏当中,能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客人不遵守秩序),并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找到自我解决的途径(提醒客人排队等候),这也正是中班幼儿年龄的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玩得更加地尽兴更加自主,不再单靠教师的干预和指导了来解决应对的问题了。
可是在这个实录中,幼儿还留了一个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游戏开始时,怎样来处理店员准备和客人等候的这个场景,能让幼儿更好地去理解?
策略:
1、在讲评中,让幼儿经过互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经过许多的个别经验传化为一种有价值的团体经验。
2、添置一些警示语“营业中”和“暂停营业”的图示,提醒客人在暂停营业的时候,能够暂时研究到其他的地方进行游戏。
3、帮忙幼儿了解并学会根据指示牌规则要求参与游戏,逐步强化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描写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五
一、现象
泉泉是我班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肤色,教师和小朋友们都说他长得像个小运动选手,都异常喜欢他。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早上进班级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闯进教室,见到门关着,他会“咚咚咚”的边踢门边喊“开门,开门!”;自由活动时他会带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儿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会神地听讲,他却和周围的小朋友头碰头讲得热火朝天,手舞足蹈……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泉泉趁教师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桌布上乱涂乱画。当教师走近他时,他就对你笑嘻嘻的,让你又好气又好笑。
观察三:泉泉的口语表达本事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会”。
二、分析:
1、好奇心很强。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没有的一些东西。他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所以他们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由于泉泉的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样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三、措施与效果:
针对泉泉画画时的表现,我让本事较强的幼儿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本事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泉泉对小汽车等等的玩具异常感兴趣,根据他的特点,在区角活动时我为他准备了许多有关这样的图画,让他也学着画,他十分感兴趣。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动时,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泉泉在团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动中,陪伴在他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人们的活动,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没来,入园时他还将自我回老家的情景讲给我们听。
半年来,泉泉已有了可喜的提高。早上来园时很有礼貌地向教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不但能根据教师的范画进行勾线,还能经过想象进行添画;有时还主动帮忙清洁教室、给小朋友讲故事……
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观察行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简短(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