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国画欣赏和实践体验心得(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认识中国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如何树立正确入党动机呢?大家从自己的亲身年经历出发,讲述了中国徐徐多多惠民政策,谈了自己思想的转变以及自己未来的目标。通过几次党课的培训,大家通过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纪律性、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学习,大家对于入党动机有了新的正确的认识。大家都谈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基本观点就是要学会感恩,要真正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但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中并不是每个人生活的都很幸福,还有许许多多贫困不堪的地方。就比如我们生科院的“思源行动”,当我看到那些贫瘠不堪的画面时我真的很震撼,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有些同学,谈到自己从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一直收到社会、国家的帮助,这一切他们都铭记于心,他们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国家。
这个社会穷困的地方真是太多了,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应该放大自己的脚步,深入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许我们追求喧嚣城市生活的心就会消淡许多,作为免费师范生的我们,免去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补贴,面对这么好的政策和这么大的恩惠,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而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我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要愧对“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称号。
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呢?作为大学生,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起,身体力行,时刻以一个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一)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关注时事。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思想上入党。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察,认真听每一节党课的内容,在课后按时细致的完成党课心得,并积极主动向党组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党组织安排的而活动。要全面理解党员的标准,员不仅仅是工作学习的的标兵而且是具有觉悟的先进分子,自己也朝着党员的标准不断努力。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入党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
(二)学习上:认真刻苦。学习永远是学生的天职,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多看一下其他专业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以后做一位博学的老师,为祖国建设做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勤奋工作的表率。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学院活动,都要积极参加,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学会关心同学,和同学热情真诚相处,组织好班级的每一项活动,使班级团结一心。
有关认识中国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学习,学校组织到**流配送中心进行为期30天的实习。主要是熟悉物流的作业流程,掌握物流的工作流程,以便对我国的物流业能有更深的了解。
了解物流特点,物流工作流程,工作设备,并针对这些实践依靠自己所学的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日益活跃,我国的物流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虽然这次实习时间很短,却给我上了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对于物流,我只是知道它是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但没有想到它的实际操作却没有这么的简单。通过十一点作为国人的物流人士有着切肤的体会。
货物运转速度慢,货差货损率高难以避免,高层货架利用率严天的简单了解,使我对于物流配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的物流业虽然没有国外发达,但这并代表中国物流业的落后,一些原则性[譬如中国劳动力廉价的国情]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物流业信息技术化的发展速度。野蛮的装卸态度更是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次实习让我从实践中了解到了物流,使实践与理论更好的结合.在这里我深刻的领悟到了一个观点: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来推动你.
1、进货堆放货物时不能只顾着一时的方便,应该考虑到出货时的方便,不能耽误客户的时间,因此要按照标准把货物堆起,堆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倒塌.
2、要严格按照仓储管理的要求,对于过期的货物要及时与厂家联系,并得到应允后及时销毁,不要堆积在仓库中,浪费仓库容积,更不要和正常的商品同放一起,带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应该另外准备一间仓库,使那些一时无法销毁的商品有地方储存.
3、目前物流中心正面临许多问题,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物流, 销售物流,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如何把握住这三块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物流利润太低,仅占5%,如何把利润搞上去.面临一系列的难题,物流中心还得多借鉴国外的物流策略,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益
4、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有的不到三分之一;野蛮装卸导致货损、货差率过高
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和联系力度,合理分配各部门之间的物流作业,有效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非常感谢海星物流配送中心能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收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为我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有关认识中国画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1、0的倒数的求法。
多媒体课件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第1课时:倒数的认识
2、理解字的意思
老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帮我解决个问题:“倒”这个字怎么读的?
学生:倒dǎo,dào
师:这两种读音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用茶杯演示。
3、老师:你觉得在这里这个“倒”字怎么读?你见过这样的数吗?
学生举例说说。
看到这个课题,在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字的理解,初步感知什么是倒数)
二、探索新知,突破重点
(一)、倒数的意义
1、初步探究
师:请看这两组算式,我们分组完成,比比哪组同学速度快。
学生计算,交流
老师:做第1组算式的同学完成的快
这时学生可能会说:不公平,第1组的题目简单,得数都是1、
老师:为什么第1
组的算式简单,有什么特点?
生:每组数中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了。
生:都是乘法。
生:得数都是1、
老师:这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们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倒数吗?
学生试着概括
师概括并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找一找关键词,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1:乘积是1、是乘法,而且积是1
生2:两个数,只能是两个数,三个,四个数的乘积是1也不能说它们互为倒数。
生3:互为倒数。
老师:“互为倒数”是什么意思呢,谁愿意说说
老师:这学期我们班来了几位新同学,经过几周的相处,你们之间互相成为朋友了吗?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理解“互相成为朋友”这句话的?
生:我是他的朋友,他也是我的朋友。
师:那我们举个例子说说。比如3/8和8/3的乘积是1
我们就说因为3/8和8/3互为倒数。所以3/8的倒数是8/3;也可以说8/3的倒数是3/8。(示范说)
师:同桌两个人举出倒数的例子,并仿照刚才老师说的用上“因为”
“所以”。
(设计意图:学生在计算练习中体会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同时也体会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练习与区别,为求一个数的倒数做准备。)
2、深入剖析
师: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说是倒数,而要说“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字?
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师:和的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师:5和的乘积是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倒数的意义,知道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且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二)、倒数的求法
1、求分数的倒数
师:(出示课件例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请同位的同学之间在一起交流一下,把它们找出来。(学生合作交流,认真寻找。)
老师: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学生回答,老师问:五分之三的倒数和五分之三相等吗?
学生:不相等
板书:
2、求整数的倒数
师:整数6的倒数怎么求?
生:把6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再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板书:
3、交流一下1和0这两个特殊的数。
师:那1
的倒数是几呢?(学生很快就说出来了,并说明了理由)
师:0的倒数呢?生:没有。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1: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1。
生2:分子是0的分数,实际上就等于0,0可以看成是0/2、0/3……把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分母就为0了,而分母不可以为0。
师:我们求了这么多数的倒数,谁来总结一下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生1: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生2:如果是求一个整数的倒数,可以把这个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然后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3:1
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生齐读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1、0的倒
认识中国画心得体会及收获 对中国画欣赏和实践体验心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