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心得体会和方法 苗侗文化讲座心得(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侗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它古朴端庄、雄伟壮观,集宝塔和亭阁的优雅于一身,全部纯杉木结构,不施一钉一铆,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运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牢固而谨严。每层檐口采用我国至今保存不多的古典建筑“人字形斗拱”艺术,数百年不斜不朽。顶部中央多安琉璃葫芦,阳光照射,耀眼生辉;翘角上雕塑的禽兽饰物,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层檐多施彩绘,玲珑雅致,五彩缤纷。其顶层常置一面牛皮大鼓,遇事则由主事击鼓聚众,决策定夺。
侗族的鼓楼,在《北史》卷就有侗族先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的记载。《唐书》、《梦广杂著》等古代文献中,均对侗族的鼓楼有较详细的描写,“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由此可见,鼓楼史侗家人集会、议事、休息和娱乐的活动场所,是他们喜爱集群社会生活最明显的体现,更清楚地展示了以原始鼓楼文化的情景。
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都爱聚集在鼓楼,吹起芦笙曲,弹起牛腿琴,跳起多耶舞,唱起琵琶歌。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歌唱美好的新生活。鼓楼成了歌的海洋,洋溢着幸福和欢笑。著名的多声部合唱——“侗族大歌调”,就是在这里得以完善和提高,为填补祖国音乐艺术的空白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是侗族鼓楼文化的最好见证。
我常想,侗族人民为什么对鼓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建造鼓楼格外热心?不论工程多大,耗资多少,都是侗民自愿捐款、捐料、捐工集体修建。鼓楼建成后,要推选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壮年人看护,每天把鼓楼打扫得干干净净。炎炎夏日,将一桶桶清泉水挂在楼柱上,供人们解渴;隆冬岁月,则燃起篝火,使鼓楼里温暖如春。
鼓楼,连着侗家人的心。
千百年来,鼓楼作为历史的证人,一直和侗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包含着侗家人的无数辛酸和欢乐。有首侗歌是这样唱的:“鼓楼是村寨的暖和窝,没有鼓楼没处寻欢乐,高高的杉竖起鼓楼架哟,有了聚集的场所有了欢乐的歌……”
我虽是汉人,却生长在侗乡,是鼓楼里的山歌把我养大,自然对鼓楼有着深深的眷恋。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在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我的生活,激励我迈步在人生的旅途上……
最新侗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路辛苦了。我们已经来到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
肇兴,俗名“六洞”、“略懂”、“宰肇”,现是肇兴乡政府所在地,寨内分设三个行政村,共有920多户,4000余人,是黎平县最大的侗族聚居村寨,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寨。
“肇”在侗语中是开始、最先的意思。那么肇兴也就是这一方最先开始生存的寨子。据传,村民之先祖陆浓暖,从江西迁徙,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定居肇兴。当时这里竹林丛生,荆棘遍野。他于是在一个名叫“象细”的地方挖了一口井,开荒造田,居于井旁。后来陆浓暖的后裔逐渐发展兴旺,村落相应扩大,分迁纪堂、登杠、洛香等寨去居住,肇兴为“六洞之根”
什么叫寨门呢?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寨子的大门、门户。侗寨人往往在通往寨子的路上建。
我们现在站在肇兴寨门外。一座别致的门楼,称为寨门,当你走到寨门时就知道已经到了属于寨子的范围。寨门的造型十分考究,若建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则大多是一个大门,两个平房;如若遇到较陡的地势,则依地势而建。因此,寨门是多姿多彩的。
寨门为杉木建造,凿孔穿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豪华一些的寨门,在石柱、石础、梁柱上雕绘各种图案、花卉、鱼虫、波涛等。周围配以几何图案的花纹,精巧美观。
寨门实际是侗寨的迎宾门,每逢节日到来,主人们就到寨门去“拦路唱歌”,表示欢迎;客人要回去了,主人备办礼物,送到寨门外,唱歌分手告别。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侗族拦路,这是一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侗族地区两寨之间,有集体结交、集体作客(侗语叫做“月贺”)和青年男女互去对方寨上唱歌、唱侗戏、探访、联谊(侗家叫做“外顶”)的习俗。如两寨之间有这些活动的话,主寨的男女青年就会借此机会,在进入本寨的寨门前设置板凳、竹竿、树枝、绳索等障碍物,把路拦起来。主寨的姑娘拦住客寨的后生,或是主寨的后生拦住客方的姑娘,唱起拦路歌。歌中列举种.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唱起“开路歌”,逐一“驳倒”对方拦路的借口,这样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方就把拦路障碍物一件件地拆除去,直到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客方才得进寨。
两个寨子的人,通过拦路对歌活动,有的由陌生到相识,有的由一般相识到加深彼此间的了解。此后,他们之间,便可进一步交往了。
有一个著名诗人说过,侗家拦路不让进,看似无情却有情,情在歌声中,情在酒碗里,情在路中的草结上。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也享受了作为贵宾而被拦路唱歌的礼遇,希望能常来常往,成为肇兴人的老朋友。
大家请看肇兴寨全景:中间凹,四周山高坡陡,呈长方形,块块聚落,似船状形,刚才我说过,肇兴的先祖开出泉水,流淌成河,又奇迹般形成这条巨船,顺水而下,一帆风顺,肇兴能不是好地方吗?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17℃左右。有一条溪流从寨中穿过,便于生产和生活。因此,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迁来,和睦相处,都为陆姓。为了区别,又在房族中定出“内姓”。一个内姓的人聚居一寨,寨又称为“团”。肇兴先后发展成五个团,按当时民间奉行的“五常”命名,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和信团。每个团、也就是每个房族都各自建筑自己的鼓楼,于是才出现一寨有5座鼓楼的这一奇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肇兴鼓楼群。
下面,我们接着去看鼓楼。它高28.9米,有13层。
大家随我来看,鼓楼为木质结构,用四根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立副柱加横枋竖瓜于其上,向四周伸展,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结实牢固,扣合无隙。
鼓楼形状不一,有的呈四面流水,有的呈六面或八面流水,楼的层次都为奇数,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不等,高二、三丈到四、五丈。底层地面一般宽约二、三平方丈,有的围以栏杆,有的空敞,中间置“火塘”,四周围以长凳,供人休息。楼檐覆盖小青瓦,有的檐角附以龙凤,花鸟泥塑。楼顶多呈伞形,上竖桅杆或垒叠陶瓷“金瓜”、“葫芦”。顶盖下层,有的围以木格或累积角形木花,“若蜂窝
侗寨心得体会和方法 苗侗文化讲座心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