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 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答案(8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后有这样一个例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
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 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在反思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体验了成。
关于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二
暑假这十一天学习活动,丰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培训活动的几点心得。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关注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确实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讨论、研究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执教近几年来的困惑,现在我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培训活动加深了我对课前备课环节的理解。
平时教学中,我知道了小学数学备课都应该备什么,都应该关注哪些方面。但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该怎样去落实,还是很模糊的。通过这次培训活动后,我真正弄清了有效教学准备活动的流程是: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处理及策略选择-----展示教学预案。先说一下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不单单是就教材去谈教材。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到底要使学生形成怎样的能力?另外,从其他几块的准备中,我还知道了我们的教学还要关注学习者的特征,关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使他们受益,形成他们的一种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计算与实际应用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能力,形成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其次,为我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现代的教育强化了学科的整合,要求教师做教育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同伴互助,发挥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把我们的教育搞好。事实也是如此,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每每思考之余,浑身都不由然汲取一种力量,那就是为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发努力!这也许就是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的原因吧。
再次,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能够取长补短,见识到了很多老教师的风采,也认识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通过交流我了解了自身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成长的好方式。
另外,参加本次活动后我也有以下一点思考:
因为这种教学准备活动耗时费力,不可能把准备过程全部呈现给大家。所以,应该思考怎样处理好“研磨”的真实有效性问题?
通过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确实使我大开眼界,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会把学到的技能用于今后的教学当中。
关于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三
近年来,教师有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我想购买一套住房,我想把我和爱人在家经常讨论买哪个小区、贷款多少、还款多少年等问题推给学生讨论,借以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
列举我们身边的教学目标:
1、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中学数学知识尤其是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用数学的原动力。
2、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训练学生对主要信息的捕捉,体验现实问题决策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教学重点:建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过程:
师: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两个小区。
a小区,首付6万元,每月还款1152.8元。
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562.5元。
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必须在退休之前还清,对于我来说,不得超过15年,请同学们帮我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
(学生沉思片刻,开始动手演算。)
生:老师你应该哪种省钱选哪个。我设贷款为x月,所交金额为y元。
ya=60000 1152.8x
yb=1562.5x
师:那我们如何比较呢?
(教师的适当引导有助于学生把已有的零散知识整理成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生:可以用不等式,令yayb即:
60000 1152.8x1562.5x
60000409.7x
解得:x
由于是房贷问题,所以有x
同理求得,当x147时ya
即:当x小于147时选b小区;当x等于147时选a和b小区均可;当x大于147时选a小区。
师:利用我们所学的不等式知识,可以得到答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可以用函数图像。
师:好,请同学们借助函数图像解决。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不同的画图像的方式,请他们分别上黑板自己画出他们自己认为的图像,这一部分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师: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三个图像吧!
生a:老师,我认为图像甲画得不对,因为x、y不可能为负数。
师:有道理,那么乙图像是否正确呢?
生b:老师,乙图像画得也不对,因为规定贷款年限不低于三年,所以两个函数图像的起点应在x=3×12=36处。
生c:我觉得丙图像基本符合题意,它注意到了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3×12≤x≤15×12,即36≤x≤180。
(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因地制宜、灵活处理,这正符合“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思维很有创造性。)
生:同意。
师:d同学,请问如何用图像判定哪种方式更省钱?
生d:交点处x的值即为前面求的147。这里ya=yb,选哪一种均可;在交点右方,当x取相同值时,ya
师:看来同学们从经济问题方面帮助老师考虑,在贷款年限相同时,哪种方式还款少,我选择哪种。请大家不要停下思考的脚步,看看我们还有没有要考虑的问题和新的角度。
生e:老师,我觉得思路拓展开了,首先应考虑你手中是否有6万元,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如果没有,你只能选b小区。
生f:老师,我认为你的贷款年限最多15年,共180个月,公积金的贷款利率较低,如果你有6万元
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 数学分析第十九章心得体会精选答案(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