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读书笔记汇总 《道德经》阅读笔记,心得整理(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道德经的读书笔记汇总一
在这段连年战争,诸国征伐,民不聊生的时代,无数有志之士运用各种办法寻求治国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与东周国内割据一方的诸侯国一样的各个学术学派,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学术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论语》、《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经》、《庄子》等等;墨家学派的《墨子》等;还有兵家的《孙子兵法》等等。学派以及典籍之多不胜枚举。我想作为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的这些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作品出自那样的一个战乱年代,人们常常对明天的太阳不抱希望,然而在这样一个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们能够更加看清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命奋斗的目标,更加注重国家的一统和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思想,并不是过去的东西都是腐朽的,也许他们的思想能够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在寒假期间我看了一些诸子百家的经典,其中认真学习了道家的《道德经》,虽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辩证哲学思想并不是光看这些文字以及一个寒假的时间就能理解透彻,并且运用于实际的。
读《道德经》,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说过,“道”这东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所以我们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来衡量、来解释,我们必须要突破知识的限制,随老子一起站在局外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没有死角,我们才能够理解“道”的永恒。然而这个在看《道德经》前就应该有所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所以无数人都看不懂,完全无法理解,于是自下定论,认为这是老子的一出恶作剧,故作玄虚。
在有了这样一个大概的理解准备后我们再看《道德经》,于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围绕着“道”这一观念展开的。老子所说的“道”,并非人们通常所讲的道路、规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无名”,又“有名”的一个实体。他所说的“名”,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称或名字,而是与实际内容相对应的形式和形态。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实实在在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显然,老子所说的“道”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个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东西,先于天地而生。它独立存在,永远也不会改变。它具有实体及其法则或规律这二方面的意义。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的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实可信的事物本质。“道”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又向它回归。“道”好似万物的宗主,它是万物的汇归之地,万物都归附于它。“道”在万物中的体现称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大“德”的样子,一切以“道”为转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宁,神得到它就灵验,川谷得到它就盈满,侯王得到它就成为天下 的君长。“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缩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规律的代名词。
“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有名”是万物的根源,天下万物无一不产生于天、地这样的具体的有形之物;“无名”则是万物的始端,具体的有形之物均产生于“道”和无形的“一”。“道”的运动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转化。它的运动轨迹是由近及远,越离越远,但最终又由远处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于“道”,无一不是如此。如对于万物来说,“道”使其从无形成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又使其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无形既是万物运动的起点,又是万物运动的终点、归宿和本根。
在认识了“道”并据此了解天下万物后,老子认为认识的过程就已经完成,因而主张堵住耳目口鼻,关闭感知的大门,“绝学”、“弃知”,返回到无知、无欲的纯朴状态。
老子主张通过观察万物来认识其本质。这使他的认识论具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因素。此外,他又认识到,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张只有无欲,才能认识无形之“道”的奥妙,这就使他认识论带有神秘的色彩,但同时又揭示了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
而在当今有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还有为了利益而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我认为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倡导大家学习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讨,多一些亲情友谊。
粗看人生几十载,你可以为了获得万万人之上的荣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帮结派,纠集聚众虎踞一方,还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细数天下王侯与膝前孩童听。都不过几十载,于是万万人之上的人要求别人帮他写书,把他打败拉帮结派的家伙的故事写成一本厚厚的笑话,并给这部笑话取了个颇有文学意味以及哲学涵养的词叫:历史。并且告诉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学习,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寻平凡梦想的人为愚昧。细看人生许多日子,不要因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拥有的明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2023年道德经的读书笔记汇总二
亲爱的__:
大家好!
因为现代这个社会通讯发达,媒体,舆论,不管是真的假的,满天都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社交太发达,特别是对于名人来说,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是头版头条。很多网友粉丝对于明星的行为要求很高,既然作为名人,所作所为必定会受到广泛的关注。他们的行为是大众定义他们形象的重要因素。道德绑架是近年来最惹发争议的话题,还有很多发生在明星身上的事情,比如我前些天看过一部电影《战狼2》,这一部火遍全世界的电影,大家对它的评价也是相当的高。那就不得不说一部电影的最大赢家——吴京,一个打星,因为电影迅速成为当红小生。
8月8日发生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事件,明星的捐款又称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战狼2的票房冲天,吴京赚的锅满盆满,所以对于“惊爆”吴京只捐了50万的数字,很多网友炮轰吴京太小气,还有人觉得“人家挣的钱,捐多捐少和你们有什么用!”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绑架,因为人家有名气,人家挣的多,就逼着人家捐款?这种事情层出不穷,吴京的事情也仅仅是代表性的。
当然,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事情。现在礼让公车座位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如果你不让座,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受到所有人的指责,现在所有的礼貌和素质都被硬性要求,如果你做了会被认为是义务,如果你不做就会被舆论谴责。这样的社会面貌已经被扭曲,我们认为的道德素质,已经逐渐被绑架的变了形。
道德是自我约束的行为,如果被舆论挤压变形,那么就会成为一种负能量的社会效果。我们有道德,有素质,却不想被硬性要求!
希望大家可以多一些言论行为自由,少一点无事生非的压力。我们拒绝“道德绑架”。
谢谢大家!
2023年道德经的读书笔记汇总三
谈到道德绑架,在这个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可谓随处可见,避之不及。在我看来,那些正义的绑架都实质上实际上是在绑架自己。
绑架都事出何因绑架?网络世界给予了使用者太多的言论自由,以致于使用都所需承担的后果几乎为零。而这种“大义”的成就感与虚荣,所以这种无需担负什么而能收获什么的行为被这种低能者所推崇,也就是为什么总能在微博留言下方看到应该捐款。
互联网是一种工具,现在被错误的方式使用着,说到底,是使用者素质差的问题,别人拥有的多,所以应该兼济天下。这是一种荒谬的思维,但这些绑架者大多都是知道道理却依然不放他们的键盘,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一直作为评论者而不是表演者的原因吧。就算有一天达到了那个高度,可能还不如一个平凡人所做的道德。
道德不是工具,而是修养。这是世间最高明的学问。那些绑架者还未触及道德的门就以道德评点世事,其真不怕误导世人的价值观。穷者应独善其身,而抱着键盘他们一无所有。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思想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同样的重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快速发展。别让道德绑架了时代迅捷的步伐。
当代在发评论时,为何不将“应该”,“你要”删掉?
关于道德绑架的演讲稿3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现在社会中经常出现社会绑架:为了筹钱向富豪或明星求助,公交上青年人一定要主动为老人和小孩让座,明星一定要参加扶贫活动……娱乐圈中有一种说法,能把事业与家庭两相兼顾的女明星中,孙俪首当其冲。而在20__年3月10日早上,孙俪看到重庆卫视某节目正报道重庆市巫溪城厢中学贫困的高一学生向海清艰苦求学的情况,此后孙俪被向海清的命运所感动,于是决定资助他的学业。当年孙俪还没有大火,自己平时的开销也很节俭,在决定资助向海清后,首先承担了其学习生活费用。而在向海清上了大学之后,向孙俪提出购买手机等物品的要求,第一个月电话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汇总 《道德经》阅读笔记,心得整理(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