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 看家风家教小视频有感(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忠诚服从是军人家庭的优良传统
我的家乡四平市是一座英雄城,因为解放战争期间“四战四平”而出名,被称为“东方马德里”。我生在军人家、长在军营里,深受红色文化的洗礼,父亲军人的形象从来都是高大威武,充满着正能量。父亲对我要求严格,按照“准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和方式教育我,也时常提醒在部队的亲友,特别是这次利用春节聚会机会,又一次就军改中要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统一家里人的思想。作为工作在最高纪律检查机关的党员,同时又是军人后代,绝对忠诚于党、坚决服从组织既是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家风的传承,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以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
坚持不懈是通往成功的途径
年三十吃团圆饭时,家人让我把压在床底的小提琴拿出来,拉上几曲助兴。女儿第一次看见我拉琴,也很是好奇。生涩的表演结束,几个长辈就拉开了话匣子,“3岁时你妈妈就坚持送你去学琴,一送就是快十年,我们都很佩服”。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浮现妈妈一手扛着二八大自行车,一手牵着我翻过层层铁轨送我去学琴的片段。每次在我抱怨学琴太远、总练习一首曲子太枯燥、玩的时间太少时,妈妈都会耐心地和我说,做什么事都不会一劳永逸,既然喜欢又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练习也不是简单机械地再来一次,每一次重复要有一丁点进步,这样才会累积到成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感谢母亲教给我这个道理,让我把这份坚持牢记心中,在我求学、工作和生活遇到难迈的坎时,这些话、这些事成为我的精神支柱,让我勇敢去面对、去克服、去挑战、去坚持。在路上,只要没到达终点站,就要风雨无阻,锲而不舍。
吃亏是福是长辈们的人生感悟
从小听家里人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家里有几位耄耋老人,他们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总是为其他人考虑,最怕自己给别人添麻烦,如今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一直保持心宽体健。老人常讲,做人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便宜,这样迟早是要吃大亏的。长辈树立了榜样,促使晚辈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共同认同的准则,踏实过好自己的日子。吃亏是福不是自我麻痹的良药,而是让我们在物质利益上淡然大度,在名誉面前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学会总结反思,不断成长成熟。正如刘少奇教育子女“要肯于为大家的事情吃一点亏”一样,遇到利益冲突时,把暂时的、个人利益牺牲一些,是谦恭礼让的美德,展现的是心胸豁达的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六中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是对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殷切期望。家风直接影响着民风、政风、党风。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加强道德品行修炼,用价值观传承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坚固城墙,将润泽人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码转化为自信的精神力量,努力做优良家风的实践者和推进者。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2.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3.严谨的家风,会为孩子的成长垫定良好的基石。
4.好家风是国宝,应该代代传承。
5.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7.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母的资格。
8.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9.家风是一个家的全貌,由各个家庭成员的言行来体现。
11.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12.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3.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14.自我修养,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
15.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16.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17.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
18.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19.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文化。
21.建家规整家风,固守国风本色。
22.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23.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4.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25.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26.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27.算算用用,吃穿不穷;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28.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9.事要好,问三老;家要兴,看后丁。
31.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32.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33.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34.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35.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36.良好的家风,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8.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优良家风建设。
39.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41.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42.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43.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44.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45.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46.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4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48.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49.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51.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52.树清正家风,养浩然国风。
53.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54.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
55.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56.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57.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8.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59.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
61.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62.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63.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64.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65.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66.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良好家风助我成长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我们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对于我来说,我家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这里讲的“学会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做好,不是说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以此来告诫我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对别人要做到宽容、和善、认真地对待;在生活上,我会做到细心,对每件事都坚持认真地去处理;在道德方面,我时常提醒自己绝不做任何破坏、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我会尽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待它们。
正是有了良好的家风,我才成了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有时,我所学到的家风,是从父母的身上借鉴而来的。我觉得在此方面,父母对我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些好的家风就会养成一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家风虽是一个家庭的指路明灯,如若它指引家人做好了,那家中的人也就差不到哪去。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某些被认同的准则。
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我们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中学生。
谢谢大家!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随着优美的旋律,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小的时候生病落下走路一瘸一拐。当她上学的时候。她忍受一味的嘲笑,一味的讽刺。有的人不去关心她也罢,反而学着她走路的样子。她只得把眼睛闭上,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想。但是泪水却潸然而下。她渴望别人去关心她,哪怕是一个没有夹杂着嘲笑的目光。她渴望和同龄人玩耍嬉戏,哪怕是在他们玩儿的时候能和他们分享一点快乐。她渴望快乐,渴望关爱。
从这个故事中,你一定看到了一个无助的小女孩。没有帮助,没有关爱,没有同龄人的陪伴。
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正在过马路的盲人。不要等待,伸出你的双手,让他走过一个安全,充满爱的马路。
当我们无忧无虑地坐在公交车上时,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让出你的座位,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别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不要谩骂。一句轻轻的:“没关系!”却永远刻在了别人的心灵上。
当我们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他们还知道有人关心他们,还有人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世界上还有爱,还有人在乎他们,还有人需要他们。
我相信只要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世界将变得美好!变得和谐!变得文明!
谢谢大家!
家风伴我成长优秀演讲稿篇3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爸爸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有时候做错事情,爸爸妈妈反而不会打我,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要么给我讲道理,要么比较严厉的进行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妈妈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说的一个词是“掷地有声”,就是告诉我,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妈妈说,我是个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担。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自己敢于承担。
家教,我自己觉得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妈妈教育我讲礼貌,主动跟认识的长辈和邻居打招呼。他们不仅这样教育我,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姥姥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厨房忙活,让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听到姥姥的朋友夸奖妈妈真是个好姑娘,家教真好,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姥姥脸上骄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妈妈,姥姥怎么会这么骄傲的样子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夸奖孩子有家教,其实就是在赞赏家长的教育。每逢过节,家里聚会,亲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别有家教,此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骄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我家的家规的一些规矩是一点点形成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大大方方、不自私。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玩累了,回家去拿冰棍。而冰箱里只有一只冰棍了,我却没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了那一根。父亲见状,忙问我为什么只拿一根,我告诉父亲冰箱里只剩下一根了。父亲听后让我把冰棍放回去,又累又热的我,怎么舍得把它放回去,父亲见我无动于衷,忙训斥道:“把冰棍放回冰箱,你吃冰棍解渴了,别人呢?”见到父亲这样,我也只好乖乖把它放回去,可当时的我哪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现在才渐渐懂得,不得不说,因为父亲的训斥,使我做事时想着他人,这种性格令我终身受益。
我每次去朋友家玩儿,都会忘记父母规定回家的时间,玩得很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着急。
有一天晚上,父母因单位有事情都去加班了,我一个人耐不住寂寞,便约同学出去玩,而我却没有告诉父母,心里本想着与同学玩一会儿就回家,可是我们在一起玩的高兴就忘记了时间,天渐渐的黑了,我们都没有散去的意思。直到有一位同学的家长催她回去,我们才各回各家。我刚到家楼下,就撞见父母,他们问我去哪了,我说玩去了。母亲用严厉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不是已经和你讲过了吗?出去玩也要有时间观念,要按时回家,到哪去也要告诉父母,你这样让我们有多着急呀!”说的我低下了头,很是惭愧,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按时回家的习惯。
“按时回家,去哪与父母打招呼”也成为了我家的家规。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级四班的韩海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百善孝为先》。
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向来重视家风和家训,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古今中外,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扇忱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爸爸妈妈常对我说,一个人,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陈毅是人人知晓的大元帅,他见到重病在床的母亲时,见母亲把尿裤藏起来,便说服母亲,自己亲自动手把母亲的尿裤和脏衣服洗的干干净净。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个大元帅都能如此的孝敬父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凡事都可以从小事做起。我的爸爸妈妈在这方面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亲身感受到浓浓的孝道。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很孝顺,他们经常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但给他们买很多好吃的,还尽量帮他们做家务活,陪他们聊天。每当这个时候,我发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别高兴,我想,老人们看到自己的儿女孝顺,都会感到很欣慰,很幸福吧!
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效仿他们的做法,在家时,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比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过节日或父母的生日时,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看到爸爸妈妈工作累了时,为他们捶捶背。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有时会给父母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放学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给爸爸一个微笑。
记得那次妈妈带我去参加一个亲子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自己当一次“小厨师”,我做了一个披萨,做好后我迫不及待的品尝了我第一次亲手做的美食,真香啊!或许是自己做的原因,我觉得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披萨,真想一口气全吃掉,可是我忍住了,我把披萨装好放进书包里。返程的车上,每个小朋友都在享受着自己的“作品”,满车厢里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妈妈问我“宝贝,你为什么不吃?”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做的披萨太好吃了,我想带回去给外公外婆和爸爸都尝尝。”妈妈抚摸着我的额头,欣慰的笑了。
这些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算不上什么孝道,但是,我能感受到,这时的爸爸妈妈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这些稚嫩的话语,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妈妈就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同学们,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问候的话语,一个小小的祝福,父母也会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孝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诠释它。最后,我衷心的恭祝全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幸福永远!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家风家训就在父母的言行里,它充满正能量。记得小时候,我背着书包去读书,爸妈交代的就是: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们还告诉我在外边碰到长辈一定要叫人,小一点的叫哥哥、姐姐;大一点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等。礼貌、友爱、诚实是爸妈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家风的一个体现吧。记得有一次和同学打架,老师告诉了爸妈,爸妈一个劲的赔不是,还让老师尽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负,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跟家里人说,因为一说,爸妈都会马上责备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诚实做人,老实做事,还要尊敬长辈。教育我们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现实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有家教,那个孩子没家教。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为家长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已经帮学校教育好了。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风不怎么的家庭,表现在孩子也是很难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有的时候甚至家长也拿他没有办法。家风虽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礼貌教育、规矩教育,它就是对我们的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
家风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培育好的‘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家风”不仅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也是主流道德价值观大众化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还难以真正的理解和领会,但通过挖掘学生‘家风’中的优良因素,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
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为家风传承做贡献。“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学校可以把家风教育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风家训党课讲稿}.
教育局将组织各校开展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与演讲比赛。要求各校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家庭教育大课堂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家长们更加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通过活动要让学生知晓家风家训,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共筑“中国梦”,切实加强家校联系,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论“家风、家训、家教”之我见
宋泽林
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我们家的家风还体现在饭桌上。一家子人开饭了,如果长辈们没有动筷子,我们小孩子绝对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到齐了,大家才开始一起吃饭。不知不觉中,这都成了一个习惯了。当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家训,字典上这样解释“指对咨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由此可见,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妈妈时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会说同学们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妈妈的训导。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过:做错事情不要紧,如果说谎为自己开脱,那么这个说谎的严重性要比做错事情的严重性厉害100倍。我也曾经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谎,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爸爸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有时候做错事情,爸爸妈妈反而不会打我,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要么给我讲道理,要么比较严厉的进行教育。还有一点,就是妈妈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说的一个词是“掷地有声”,就是告诉我,自己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妈妈说,我是个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于承担。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后果。就算犯了错,也要自己敢于承担。
家教,我自己觉得跟家风有点相像。词典上说家教的重点在于道德礼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大人说,谁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觉得家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在家长的帮助和教导下,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妈妈教育我讲礼貌,主动跟认识的长辈和邻居打招呼。他们不仅这样教育我,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姥姥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厨房忙活,让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听到姥姥的朋友夸奖妈妈真是个好姑娘,家教真好,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姥姥脸上骄傲的表情,我想怎么人家夸得是妈妈,姥姥怎么会这么骄傲的样子呢?后来,我慢慢懂得了,夸奖孩子有家教,其实就是在赞赏家长的教育。每逢过节,家里聚会,亲朋好友也是夸我特别有家教,此刻,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骄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妈妈的一种言传身教。通常,大人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的方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体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需要家里的每个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时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续下去。
家训·家教·家风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海内外华人中进行了“你的家训是什么”的随机调查采访。从被采访者回答的情况看,有的回答是家训的问题,有的回答是家教的问题,有的回答是家风的问题。家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有区别的。
所谓家训,是指家族或家庭对子孙后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规矩或告诫的话,比较笼统和概括,比如“诚信、孝顺、进取、自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所谓家教,是指家长对子女立身做人等方面进行的教育,比较直接和零碎,比如“人不能懒惰”、“待人要有礼貌”等。所谓家风,是指在家训的规范下,在家教的保障下,在全体族人或家人的共同践行下,形成的一种家庭风尚,比较外在和独特,比如“乐善好施”、“诚实守信”等。
家训在中国古代体现得比较明显,那时社会教育不发达,教育手段也较为缺乏,加之人口流动受限,一姓以家族形式在一个地域居住的往往较多,一个家庭出现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并不鲜见。为加强对族人或者家人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或道德规范,族人(家庭)中年长者就要为本族(家)人制定家训,写于家谱中,悬挂于族祠或自家的中堂上,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否则要受到家法的惩罚。家教具有直接性,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是直接接触、面对面进行。家训则可以间接传承,即创立家训的人没有必要和被传承的子孙面对面教授,可以中间接力传承。{家风家训党课讲稿}.
中国古代出现不少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家庭(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教在中国古代也相当出彩,因为那时候社会教育不甚发达,基础教育都停留在私塾阶段,高层教育不多,受教育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思想还处于蒙昧阶段,人们思想的开化大多靠家庭教育来进行。这时的家庭教育局限性很大,即兴而起、即事而起,零打碎敲,基本上限于封建礼教的说辞。教育者不一定有文化,讲出的道理也不一定多深刻,但它至少在那个时代是正确的,所以子女们都要听取并遵照去做。
古代中国出现了不少好的家教典型,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这些典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家庭教育的发展,加强了封建家庭教育在封建社会教育方面的辅助地位,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的进步。
家风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名片”。对于一个家族或家庭来说,能够拥有一张真正的“名片”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比如,一个家庭如果获得了“乐善好施”的“名片”,那么这个家庭的主人就会获得一顶“大善人”的桂冠,家里其他人也都会得到别人的尊崇,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礼遇。家风不是自然形成的,好的家风都是由家族的人或者说家庭的人努力营造而形成的,其中可能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
不管是家训、家教还是家风,都需要家里的长辈带头身体力行,所以古时多提倡上行下效、身教大于言教。
描写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家训、家风家教汇报材料
中华美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家庭,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的繁荣复兴,更是家庭的寄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培养下一代少年的良好品德,我们在全体学生及家长当中开展了“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家风不正,怎能龙凤呈祥?家训不力,焉能子孙出人头地。
这次开展的“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使同学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学生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学校通过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家风、家训活动。
1、班班开展学生家长参加的“家风正国风清”、“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风”、“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收集家教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家长)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奋发向上,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2、校园广播及时宣讲有关“家风、家训”的故事,让广大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
谦虚礼让、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甘愿吃亏等良好家风。
3、开展家风、家训实践活动,你说你的家风,我说我的家训,收集家训、家教故事,传承文明家风、家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培育了文明家教新风尚,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
4、学校积极引导家长探讨如何实现家风家规家训与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有效对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由于家庭底蕴千差万别和不足,大部分家庭没有明确的家训、家风,导致家长只注重文化知识而忽视品德教育;另一方面缺少典型的本地本土的家风家训素材,没有树立榜样,弘扬好家风家训,传递正能量。
今后我们将一这次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的家风家训活动,倡导“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的家庭风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培养“五好”好少年。
家训、家风家教工作汇报材料
镇中心小学
家风家教视频展播心得体会及感悟 看家风家教小视频有感(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