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 志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一
2、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清·程允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5、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9、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2、轻诺必寡信。——《老子》
13、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14、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1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2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7、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8、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在少年。
29、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30、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3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6、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3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4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4、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4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46、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47、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48、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4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50、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5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5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53、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5、得意安然,失意泰然。
56、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
5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58、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59、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6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6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63、床头金尽,壮士无颜。
6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6、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临头使万千。
6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6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69、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7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关于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二
1、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30、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4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2、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5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5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58、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6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汇总 志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