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安每日一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公安的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江西公安每日一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各位游客,这个观鸟台大约相当八层楼房的高度,置身于此,放眼望去,鄱阳湖烟波浩渺,舟帆点点,各种鸟类自由飞翔,使人想起一句诗:“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各位使用望远镜,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鸟的英姿。大家注意到了吗?站立时全身白色,有棕黄色长刀状的喙,粉红色的长腿,显得“亭亭玉立,娇秀可爱”,这种鸟就是白鹤!是保护区内最为著名的珍禽。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种鸟,但欣赏白鹤是首要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白鹤景观能与这里相媲美。
成年鹤体长约135厘米,体重8—9公斤。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白鹤展开双翅时,翅膀前端有黑色的初级飞羽,所以白鹤又称为“黑袖鹤”。白鹤是鸟类的寿星,它可活70多年,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白鹤是被列入“红皮书”的国际严重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一种族为什么会如此不“景气”呢?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其伦理和生育特点有关,白鹤是“一夫一妻”制,繁殖时产两个卵,但只能养活一只幼鸟,堪称“计划生育模范”。
白鹤一般于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陆续从繁殖地西伯利亚南迁,途径东北扎龙自然保护区,停留7至30天,然后经过北戴河,再来到鄱阳湖,第二年三月中旬陆续北迁,返回西伯利亚。鄱阳湖是全世界白鹤最主要的越冬地,近十几年来,每年都有20xx只左右的白鹤来此过冬。为什么白鹤对鄱阳湖如此情有独钟呢?
白鹤是一种湿地环境优劣的重要指尔性生物,它要求有洁净的水域,因为是涉禽,水不能太深,最好是20~60厘米深的浅水环境。它的食物主要是底栖性软体动物,水温一般宜在5℃左右。鄱阳湖正具备了白鹤的越冬条件,它是一个吞吐性湖泊,每年四至九月的汛期,湖水上涨,湖水最大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公里。这时,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如鱼、虾、螺、蚌及水草等,大量繁殖。十月至第二年三月进入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水面积只有500平方公里左右,周围形成大面积的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遗留下来的大量的螺、蚌、水草等,成为白鹤丰盛的食物。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避风,冬季温度正好是5℃左右;鄱阳湖岸线平缓,坡度小,水位逐渐下降,如此不断地为白鹤提供新的觅食地。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食物,广阔的湿地,洁净的湖水,使鄱阳湖成为自鹤理想的越冬地,所以每年都有大批的自鹤千里迢迢来此过冬,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大景观。
那边有一群大雁,大家看见了吗?它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雁全身淡灰褐色,其中有一种被称为“白额雁”,额部有一块白色毛。大雁的集体观念很强,它们喜欢群居,最大的群体可达1000只以上,而在这个群体中,有雁在周围专门负责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它们就会鸣叫报警,这种雁称为“雁奴”。雁飞行时很有次序,常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这杯称为“雁序”。“雁序”常用以比喻“兄弟”。雁是一种很守贞节的动物,一对配偶,如失去一方,另一方则终生不娶或不嫁。所以雁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美好的动物。
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鸟,大家发现了吗?那就是鸳鸯!雄性鸳鸯羽毛华丽,两翅有一对粟黄色的扇状直立羽片;雌鸟稍小,头灰,背褐色,腹部纯白。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体羽纯白,姿态优美的鸟,大家看见了吗?那是小天鹅,他们的外形与大天鹅相似,只是体型较小,体长约1米,体重6-8公斤,嘴短,呈黑色,嘴基部为黄色。
保护区内禽鸟种类繁多。人们称这里为“珍禽王国”,除上面列举的几种外,还有鹳、大鸨、鹭、鹈鹕、海雕、丹顶鹤、野鸭等。而且数量巨大,有入这样形容:“翔于天泽蔽云月,嬉于地而遮草木。”
面对大湖,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问题,这么大的湿地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为什么以“鄱阳”为名呢?
远在地质年代的第二代——“元古代”(约开始于24亿年前,结束于5亿7千万年前),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此后海陆更迭,至中三叠世末期,本区结束了海漫的历史,沧海变成桑田。大约在距今1亿9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期,湖区地壳几经断陷,形成鄱阳盆地雏形,也称“彭蠡盆地”。
在距今6000-7020xx年时,由于受“全新世海浸”的影响,彭蠡盆地的水积聚越来越多,于是变成了湖,形成《禹贡》所称的“彭蠡泽”。至三国时期,彭蠡泽被长江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的彭蠡泽逐渐演变成为今鄂皖境内的龙感湖和大官湖;江南的彭蠡泽则南侵并渐渐扩展。隋末唐初,彭蠡泽向南扩侵范围最大,湖水侵抵今鄱阳县境的古鄱阳山,自此南侵的彭蠡泽便称为“鄱阳湖”。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盆地内的裊阳县城和海昏县城先后沦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城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占了天时地利,得以崛起。故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所以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鄱阳湖形成的见证。此镇位于赣江、修河与鄙阳湖交汇处,在既无铁路又无公路的古代.吴城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江西水上交通的重要枢纽,与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明清时,这里商贾云集,镇内有“九垄十八巷,六坊八码头”,外埠人的会馆多达80多所,以竹木集散地而闻名遐迩,有“装不完的吴城,卸不尽的汉口”之说。
如今的鄱阳湖水域辽阔。它南宽北狭,南部最宽处达74公里,北部宽仅3~5公里。鄱阳湖区位于东经115°48'~116°44',北纬28°25'~29°45'之间,正处于地球回归沙漠地带之中。但因受带有大量水汽的东南季风影响,雨量丰沛,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为湿润季风型气候,使它成为全球回归沙漠带中一个独特的大湖泊,被誉为“回归沙漠带的明珠”。有诗曰:“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
鄱阳湖上承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下以一条狭长的港道,北吐长江,而成为长江水量的调节器。当长江出现大洪水时,长江水面高于鄱阳湖,部分江水倒灌入湖;而大多数时间都是湖之水面高于江之水面,湖水源源不断泄人长江,鄱阳湖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之总和。因此长江的泥沙入湖机会较少,且五河人湖的泥沙大部分可随湖水流入长江,这样湖面由于淤积而缩小的速度就较慢。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达3900多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人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鄱阳湖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结在宛如腰带的万里长江之上。”
关于江西公安每日一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现在由我来担任大家的向导,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名叫××,大家可以叫我小×。希望这次畅游揽胜,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为了使大家对婺源有个大致的了解,我首先介绍一下婺源县的情况。
婺源的“婺”字使用的地方太少了,不好读,又不好写。在一段时间里,人们没有记住它。如今,旅游兴起,“婺源”光彩灿烂,在人们的生活里,它有着重要的位臵。
婺源,位于赣东北,与皖、浙两省交界的绿色明珠,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典型江南山区县。东临古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旅游胜地黄山。南接道教三清山。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16个乡镇、一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总人口36万。 婺源是传统的绿茶产地,被称为“茶乡”。旅游兴起,因境内山川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商州属扬州之域,春秋为“吴楚分源”之地。 唐开元20xx年(740年)建县,原址是在清华镇,后迁至玄高镇,也是现在的紫阳镇。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这里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自古有“书乡”美誉。是中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桑梓。
自宋至清,全县中进士有550余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留下的着作3100部,其中有172部选入“四库全书”。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紫阳镇,是婺源县城的所在地。紫阳镇原名是玄高镇,它三面环水,一面依山,风景秀丽,又称为蚺城。紫阳,是南宋着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别号。朱熹的祖居就在县城的老街上,至今还留下有虹井传说,据《婺源县志》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中气吐如虹,经日不绝,到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故而得名“虹井”,大家都觉得紫气东来是非常吉祥的兆头,所以朱熹也将紫阳作为自己的别号,而且在朱熹死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嘉定二年1209,皇帝赐朱熹的谥号为文公,嘉定五年12xx年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列为国学,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下诏,赐朱熹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所以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朱熹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
我们车子行驶的这条路叫婺溪路,从此处去往屯溪,黄山十分便捷,才120公里。景婺黄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74公里。这里是婺源旅游集散中心,是婺源文化旅游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78.1亩,具有旅游信息,旅游交易,旅游宣传,旅游咨询和旅游产品形象展 大家看我们左手边的这栋徽派的仿古建筑就是我们婺源县博物馆,婺源县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婺源博物馆创建于1953年,xx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婺源博物馆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县级第一馆”,它的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珍贵。在中国的县级博物馆是首屈一指的,它的馆藏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等级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更不乏东汉陶权、明代鎏金百花金莲炬、钿翠象牙座屏、历代名家名人字画等诸多珍贵文物。xx年时任中共亲临婺源县博物馆视察,对馆内藏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座学校是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创办于1939年,xx年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成立分院,是一所培养旅游和茶叶方面专业人才的技术学校,说到茶,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婺源的四大特产吧,婺源的四大特产是四种颜色:绿、红、黑、白。绿说的就是婺源绿茶了,婺源绿茶唐载入《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优良品质,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婺源的气候条件也是绿茶优异品质形成的先决条件,婺源地处亚热带,具有东亚季风的特点,属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为茶树提供了繁茂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茶树的生长和三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温度、水分和阳光”。1、温度:婺源的温度平均为18—30摄氏度.而且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上升慢,晚上气温下降快。
江西公安每日一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公安的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