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委书记五问心得体会和方法 六个方面问题 心得体会(一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六安市委书记五问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提速增效,争先进位,奋力推进“实力麻城”建设新跨越。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争先进位,全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中央明确20xx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为“稳中求进”;省委、省政府确定20xx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要求为“竞进提质”;结合麻城实际,市委决定今年以“提速增效,争先进位”为主题,围绕“黄冈争首强,中部争百强,挺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深入开展“实力麻城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快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步伐。
(一)要充分肯定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20xx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跨越奋进,在国内外经济明显下行的宏观背景下,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异常复杂的舆情形势和各种挑战,自我加压,奋力作为,开启了“‘五城同建’,跨越发展,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新征程,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推进园区建设、发展新型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企业户数位居黄冈首位;推进改革创新、建设创新试验的先导区取得了创造性成果,融资、用地等发展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激励干事创业、加快乡镇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形成了比学赶超、竞相跨越的新格局;开展效能建设、转变作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4亿元,同比增长11.7%;规模工业增加值58.79亿元,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3亿元,增长15.8%;全口径财政收入20.21亿元,增长2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5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2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5278元,增长12.2%。
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麻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劳动者、建设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要科学分析麻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合理确定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力麻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加速之年、跨越之年。我们要科学研判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立足实际谋划好新目标。
一是要冷静分析新的复杂形势。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低迷状态,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已经进入低速增长期,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这将给我们的发展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务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是要主动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其一,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全面启动,国家住建部已确定驻点麻城,麻城必将获得“直通车”式的政策惠顾。其二,国家正在编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别山试验区今年有望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麻城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中人口多、面积大、交通区位最好的县市,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其三,中央更加重视中部地区开放开发。麻城地处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之间,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协作中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获取新的政策红利。加之,市乡两级换届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扎实苦干、创新突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快赶超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20xx年,麻城面临的机遇更多,发展的动力更足、后劲更强、前景更加广阔。
三是要积极正视新的竞争态势。首先,要站在黄冈全域看竞争。去年以来,黄冈全境都纳入了湖北大别山试验区范围,各县市纷纷争政策、抢项目、拼实力,麻城处于前有标兵一马当先、后有追兵步步紧逼的重围之中。武穴工业基础扎实,正在拼尽全力捍卫“黄冈首强”的席位;黄州占据“首善之地”的行政优势,全国最大的lng生产基地将建成投产,城东新区开发速度空前;红安依托靠近武汉的优势,推进产业招商,打造“百亿园区”,来势汹汹;黄梅小池开发上升为省级战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蕲春摆开城南、河西“两大新区”建设的战场,再造新城,气魄宏大;浠水与黄石“联姻”,规划150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区,大有跳跃发展之势。其二,站在武汉城市圈内看竞争。武汉城市圈内二十多个县市都在竞相发展、相互赶超,“蛋糕”有限,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其三,站在大别山地区看竞争。金寨争取到新批准的省级现代产业园区,规划50平方公里,发展势如破竹;霍山创造了经济学界认同的“霍山现象”,去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1.7亿元,增长17.5%;固始连续多年跻身“中部百强”行列,享有“中原小温州”的美誉;新县、潢川、光山在产业开发、城镇建设方面都亮点纷呈。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逼人态势,各县市都卯足了劲、使出了浑身解数。麻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稍有松懈就会掉队落伍。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突破还不多、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大,特别是干部作风与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等等。总之,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树立“遇强越强、遇勇越勇”的顽强作风,发扬“勇往直前、决战决胜”的拼搏精神,就一定能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目标。
根据精神及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麻城实际,经过审慎研判和科学测算,市委确定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实力麻城建设年”活动
市委确立建设“实力麻城”的总体思路为:坚持“四化同步”,推进“产城一体”,强化项目支撑,突出创新驱动,努力实现“黄冈争首强,中部争百强,挺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
——坚持“四化同步”。 “四化同步”是麻城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建设实力麻城的关键。立足麻城市情来看,工业化是“四化”之首,是建设“实力麻城”的第一支撑。工业是财富之母、实力之基、跨越之本。麻城的工业化率只有4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7%,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期。要毫不动摇地坚定工业在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发挥工业在实力麻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主攻园区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企业转型,做强工业,做大规模,做足后劲。城镇化是跨越抓手,是建设“实力麻城”的重要引擎。城镇化正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麻城的城镇化率只有41.84%,城镇建设存在粗放扩张、产业支撑乏力、农民难以市民化等问题。要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加快建设新城市、新城镇、新农村,驱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是转型动力,是建设“实力麻城”的重要推力。麻城与发达地区在一二三产业和城镇化上的差距很大,但在信息化上的差距不是很大。要按照“一步到位”的思路推进信息化,积极谋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靠信息化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依靠信
六安市委书记五问心得体会和方法 六个方面问题 心得体会(一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