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汇总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缩写(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汇总一
2、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七夕》
3、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4、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七夕》
5、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七夕》
6、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7、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七夕寄》
8、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西江月》
9、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七夕》
10、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绮疏遗恨》之针》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乞巧》
12、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牵牛织女》
13、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机。――《题七夕图》
1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15、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七夕》
16、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
17、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七夕》
18、帆来狗国毛人远,楼倚牛郎织女寒。――《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19、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七夕》
20、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七夕》
21、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七夕》
22、牵牛出西河,织女处其东。――《牵牛之女》
2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
24、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精选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汇总二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资料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并能熟读成诵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诗歌资料,感受诗歌画面美。
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意美。
体会诗歌意境,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懂得古情今懂,古为今用。
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理解诗歌,感受到音韵美和画面美,这是第一层次的学习,真正能让诗歌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到达诗歌文化的传承,这才是难点。
1.出示图片,重温牛郎织女民间故事。
星空广阔而神秘,关于星空也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奶奶和外婆都讲过的这个神话故事。(学生简述)
今日我们将以诗歌的形式重温这动人的传说,学习古诗《迢迢牵牛星》。
2.了解来源《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都是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政治混乱。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评价为“五言之冠冕",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下头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1.教师配乐范读,读后点拨字音。
2.学生自读,读通顺,读准确,读出节奏;指名读,同学互评。
3.师生配合读。(教师读上句,注重强调出叠词和节奏,让学生在接读时,自然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1.借助注释和结合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理解诗意。
2.交流诗歌大意。
课件出示:牵牛星在遥远的银河对岸,织女星明亮而皎洁。织女摆动着纤细雪白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帛,哭得泪如雨下。银河既清且浅,他俩相距也没有多远,仅有银河相隔,却只能含情脉脉相望,而不能互诉衷肠。
3.再读诗歌,要求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美感。
1.这首诗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织女对勤劳善良的牛郎的相思之苦。)
2.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诗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是遥远的地方,这与诗中的哪句诗矛盾?“河汉清且浅,先去复几许。”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有王母娘娘这样强大的势力阻隔,它们很难相见,相望而不能相见更能让人感觉遥远,心生思念。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是织布最好的神仙,所以,取名“织女”,为什么会“不成章“呢?一个“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织布,只是抚弄着机杼。这动态的描述,写出人物内心悲苦。“零如雨",思念的泪水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呢?这夸张和比喻的修辞,直接写出了织女的相思之苦。
(3)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只是深情的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句诗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相思之苦。
3.诗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织女对牛郎的思念,让我们用朗读表达出这离别的哀怨,相思的痛苦吧!
4.小结: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感情杯具,而实则是人间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妻久别是他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他们的心声,夫妻团聚成了他们的向往。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织女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节描述,这样生动细腻的描述,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愁闷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纤纤"“素手”一一外貌描述。
“擢"“弄"“一一动作描述。
“泣涕"“脉脉"一一神态描述。
运用描述方法把人物形象写传神,这在我们平时作文中也能够用。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仅在资料,还有他的语言形式上。
1.找叠词,谈感受
诗歌中用了很多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让我们把他们找出来,读一读,你有怎样的感受?
(叠词的加入使诗歌准确而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诗词拓展,品味叠词。
你还读过哪些使用叠词的诗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一《诗经》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一《诗经》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1.课堂练习
填空。
诗中写出了织女因感情思念而受到折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练习背诵古诗,吟唱古诗。
板书:
两星的现状
迢迢牵牛星织女的相思离别之思
分离的痛苦
精选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汇总三
1.体会《迢》诗的叠词妙用,
2.探究《迢》诗的意境。
诗词的意境。
鉴赏课形式
一课时。
1.导入新课
a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七夕”是一个完美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说“七夕”是一个完美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大家明白吗?(对,是牛郎织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汇总 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缩写(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