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答题心得体会初中及感悟 党史答题的心得体会(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党史教育答题心得体会初中及感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必须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党支部号召大家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同时,我们要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弘扬我们党历史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此次党史学习教育轰轰烈烈开展好,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我们要把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学史明理,同时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加深对党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理解与运用。
1、学习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919-1949,醒起来)。
2、学习新中国前30年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探索史(1949-1978,站起来)。
3、学习新时期改革开放史(1978-2012,富起来)。
4、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革成就史(2012-至今,强起来)。
5、学习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著作。
1、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力行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牢记“两个务必”重要提醒,为群众扎扎实实解决现实问题。
2、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坚持问题导向,提升业务本领,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1、采购借阅党史等方面的书籍,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
2、阅读观看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撰写高质量的读后感、观后感。
3、党支书和宣传委员要创新方式(线上会议、网络直播等)讲大家能够听得下去的有震撼力的党史课。
4、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和党史题材抖音短视频创作大赛。
5、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节假日组织支部党员参观红色旅游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理想信念。
6、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召开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
7、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向群众宣传党史和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8、召开党支部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和整改工作。
1、高度重视,组建专门领导小组。
2、合理安排,有序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3、广泛动员,全面覆盖,经费到位,学以致用。
推荐党史教育答题心得体会初中及感悟二
前段时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们组织观看了大型党史纪录片《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人背负历史重任坚持到最后?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仰!我们的信仰从何而来?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正如金一南教授在书中所说:“只有弄清我们是从哪来,才会知道我们要往哪去。”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只有坚守信仰信念,才能找到力量之源、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奋斗之志。下面,按照计划安排,我以“在感悟党史中坚守信仰高地”为题,和大家作个交流。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在20世纪之初,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然而,历史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党毅然担起了民族的凝重苦难,在曲折中艰辛探索,在苦难中迈向辉煌,用鲜血和生命昭告我们:信仰从何而来?
(一)我们的信仰,源于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屈辱,这个曾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东方雄狮沉睡了。正如《国歌》中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祖国山河支离破碎,国民饱受铁蹄蹂躏,中华大地呼唤民族英雄,无数共产党人毅然挺身而出,将个人的名字写入史册。在这史册里,我们能看到一组组让灵魂为之震颤的数据: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长征路上超过16.6万人牺牲或失散,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4名战士倒下再也起不来……从我们党成立至新中国诞生,可以查到姓名的革命烈士有370多万,意味着在这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至少有370人为了党的事业而牺牲!触摸着这些震撼灵魂的数字,我不禁想起历史纪录片《信仰》中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先烈们能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因为他们是顶天立地的人,信仰就是引领他们前进的天,人民就是支撑他们奋斗的地。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顶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呢?”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视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改变民族命运的征途上,坚贞不屈、舍生忘死,用生命挺起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二)我们的信仰,源于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无论是谭嗣同的维新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真正改变旧中国的命运。但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无数仁人志士在苦苦追寻救国图存真理的过程中,让共产主义信仰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逐步长成参天大树。在我们的党史军史里,许多著名将领如朱德、徐海东、罗炳辉、许世友等,都曾为了寻求真理,有着“拣尽寒枝不肯栖”、“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艰辛“找党”经历。正是真理赋予的信仰之光,让先烈们可以舍弃安逸富足的生活,可以面对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可以直视刺刀枪口舍生取义。小说《红岩》中“七少爷”的原型人物刘国鋕,牺牲时年仅28岁。他家境殷实,哥哥是国民党高官的女婿,但他没有沉迷其中,为追求真理毅然投入党的革命事业。1948年因叛徒出卖,刘国鋕与未婚妻双双被捕。家人利用种种关系营救,赠送金表、金笔、银行支票,特务头子答应,只要他签个字脱离共产党就马上释放。选择生?亦或是死?大义面前,刘国鋕用铮铮风骨作出了响亮回答:“不行,要我脱离共产党,办不到。只要党在,我死了等于没死!”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源——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以为之付出所有!牺牲一切!义无反顾!
(三)我们的信仰,源于对民族复兴的美好寄望。
(一)我们的信仰之真,就是丹心向党坚毅忠贞。
(二)我们的信仰之真,就是赤胆为民无私奉献。
(三)我们的信仰之真,就是忠诚使命矢志不渝。
(一)真学深悟,在探索真理中坚定信仰。
(二)增强自信,在认清优势中培塑信仰。
(三)履职尽责,在担当有为中践行信仰。
推荐党史教育答题心得体会初中及感悟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坚克难,一路成长,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这和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维护核心、强调看齐有很大关系。从党史的视角梳理“四个意识”的红色基因,有利于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1.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贯穿党的整个奋斗历程。1921年7月,党的一大把“宣传共产主义”写入党纲,并明确规定入党的前提是“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体现了明确的政治要求和鲜明的政治意识。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依然高度重视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不久就开展整风整党。1955年,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深刻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改革开放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邓小平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无论是强调讲政治,还是增强政治意识,主要指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以及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等对于所有政治现象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对领导干部而言,必须突出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实践要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强调政治意识具有特殊的意义。
2.坚持以大局为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全局上谋划和推动工作,是我们党的一贯方法,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成功解决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大局意识,主要指统筹国际国内局势、党和国家大势的根本性、全局性的视野高度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谋划发展。
革命年代,针对革命实际,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都强调各地要着眼革命大局。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指出,“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及各组均须执行及宣传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中央执行委员会未发表意见时,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均不得单独发表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大局意识的最初表达。毛泽东说过,“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强调以此为指导的工作方法是,“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邓小平指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执行中
党史教育答题心得体会初中及感悟 党史答题的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