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不正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简短 家风建设警示教育(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家风不正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简短一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如此优良的家风中熏陶长大的,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作为高级干部子弟的习近平,能享受比较好的生活待遇,是理所应当的。事实却恰恰相反。你能想象吗?小时候的习近平常和弟弟一起穿姐姐们剩下的衣服,甚至是花布鞋!在其父习仲勋眼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为一件事让路。《习仲勋传》有这样的记述。一次,习近平总书记的母亲对他们说:“家中的小事不能影响工作。”其父听后却严厉地说:“大事也不能影响工作!”正因父亲的言传身教,习近平将工作看得重如泰山。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家规、家风,都会让人敬佩、感动和传颂。
好家风如春风化雨,守护着我们的家国,好家风也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党员的心灵。然而,在当前社会中,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大大改善,一些党员同志心中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逐渐淡化。正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苏荣忏悔道:“我家‘于姐’成为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本人出问题,老婆变得贪婪无度,儿子利用我的职权贪污受贿······如果早有这样的认识,何以玩火自焚?可见,专题片中那些迟来的忏悔,都是给每一位党员干部敲响沉重的警钟。
探究其家族式腐败的原因,显然是这些党员干部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关。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推进廉洁从业,在工程建设上营造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监督和约束下助推阳光工程。
党的作风与党员干部的家风紧密相连,弘扬清廉家风,为推进党风政风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全体党员应着重培养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极重感情,却十分反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作风。全国解放后,亲戚、朋友纷纷来信,有的表示祝贺,有的寻求帮助。经再三考虑,毛泽东同志叫来秘书,对他们说,以后一般来信,都由你们处理。凡是要来北京看我的,一律谢绝;如果不听,偏要来,路费由他自己出;来了我也不见。公家也不接待。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这里是“四不主义”——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正因为我们伟大的领袖给我们做了一个这么好表率,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也将继承与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当前,我们的企业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亲情相册、廉政账本等,做好个人亲情帐,让优秀家风文化浸润家庭每位成员,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哲学和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思想之中,外化到家庭成员的行为之上,让淳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最后引用《孟子·离娄上》一句话“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就告诉我们,家是国的基础,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的“神与魂”,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也关系到自身的廉洁自律,更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作为一名党员要坚定信念、严守底线,要管好小家、服务大家,时刻把家风摆在重要位置,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才会永葆清廉本色。
对于家风不正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简短二
一、历史为鉴,以正反典型为镜思齐自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
家风不正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简短 家风建设警示教育(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