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公益讲座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长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初中家长公益讲座心得体会一
前两年做中学生的咨询,我很是有把握,从没乱过分寸,做好的,感谢的不算少,蛮自信。
今年中学生的咨询,让我着实冒了虚汗。
为什么?是技术退步?不太可能。是以前做的就没那么好?也不对,因同学和家长的反馈是真实的。那是什么原因呢?
前两年我的儿子是小学阶段,在孩子教育上,一是孩子听话学习不用太操心,二是自己对教育自己孩子还是有把握。现在孩子上了初中,着实让我也和许多家长一样慌乱、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孩子是处于青春期,开始争取人格和行动的自由,对家长的看法由尊重、仰慕到挑剔、顶撞,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小秘密,感到自己是个大人,要争取做大人的自由、受尊重和权力,随着身体的发育,有了大人的体征,声音也明显的变哑,像这些特点我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可以说熟记在心,也想到他到逆反期我应如何对付等等。
但实际的感觉是,我对孩子不愿意与大人沟通,不愿意给你多谈同学、老师和考试等事,不愿意让你多说话,尤其询问性的,对自己的事物进行了近乎全面的封锁。作为家长是最想知道的,可作为孩子是最不想让你知道的,当出现这样的沟通断裂后,家长烦躁,孩子得意。在面对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孩子现出我尽力了,可没办法,家长却焦躁的想方设法。
我就在这种对抗和冲突中,想过打他一顿,打改了,可不管用,来硬的更麻烦。更不给说话,或他只给说气话,形势困难到我想哭,有人打我一顿才好,我知道这样错了,不利于解决问题。
我就这种冷战,也想过放弃,自己安慰自己,像自己没人管不一一样长大,不学就不学,长大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不了就扫大街,只要他快乐也行,还安慰自己:好人不用管,管的没好人。爱咋地就咋地吧,我感到无力感,没法,不管到落了一身轻松。眼不见心不烦。但我知道这种方法肯定不行,因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是没法后的逃避。
当时间在无奈、生气、埋怨中一天天过去时,我感到我作为家长的责任没尽到,我又有种罪恶感。
我在想,如果不能沟通的话,责任应该是各半的,不能把所用责任归咎于孩子,归咎于孩子的青春逆反期。这只是找到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我也有问题,我先该我的。
我的问题是:
1、说话过激,看成绩重于看本人;
2、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放大了孩子的缺点;
3、因方法失效而恼羞成怒,动粗;
4、方式方法与小学管理没多大区别;
5、不够尊重孩子;
6、对名次比较在意;
7、有以孩子学习好为荣,学习不好为耻的嫌疑;
8、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哪不会,哪不好,为什么不好,更不理解孩子的苦衷;
9、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一味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学习不见效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大概就写这些吧。
我的改正方式:
1、爱孩子,从心里爱孩子,看孩子的好,如有不好,就帮他改好是为了好的更多些。
2、尊重孩子,商量,同意用他喜欢和能接受的方式一同协商。
3、我试着做他的作业,去理解作业的结构和难点,重点,同时体会时间和效率的关系。
4、一同做他愿意接受的练习题。
5、一同制定他能做到的作息、计划和学习效率。
6、不发脾气,万事有因果,我是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的学习。
7、做不到,一同找原因,不急着达到结果。
8、监督孩子按自己计划执行的力度,提问、听写、做题考察。
9、放手管理,坚持原则。
10、让孩子帮我做事。
我不知能有怎样的结果,但我们现在的沟通较以前好一点点。
我当然期望学习好,但在可望不可求的情况下,先学做人,他做好快乐的孩子,我做好尽职的妈妈,我想一个开心的人即便不定学习目标,我不相信他一点也不学。同样一个不开心的人,即便定了目标,也不一定能学得进去。
又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优秀的呢?其实做起优秀很难,就像我们当初也不优秀一样。
尽力啦,健康、开心,现在能跟上就行。
我不在要求太高,平常心做普通妈妈的事,如果想优秀,那就自己努力。因为我只是个平常的人,你平常也没太大关系。
当我已放平心态后,正赶上个学校的家长会,老师老生常谈地说了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又把孩子分成了:极品生、精品生、中间生、潜力生,并请两位家长上台讲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看到学习好的家长对孩子的小心翼翼,孩子同样存在这逆反、顶撞、不好管、贪玩等等现象,家长也同样遇到我们遇到的困惑、难受、迷茫、忍着、着急等等症状。我释然了。其实我们孩子都差不多,我们做家长的遇到事也都差不多。
既然孩子表现是大多孩子的共性,我们遇到的也大多是家长的共性,那就没太多担心,只要我们耐下心来,解决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那些是孩子的共性,那些是孩子问题的个性,我们持续的了解自己孩子。因时间在变,孩子也在变,肯定是有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地方,更不理解孩子的地方,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因时间在变,我们也在变,我们确实不了解孩子,可能更不了解变化后的、现在的自己。
我试着做爱孩子,接受孩子的过错和不完美,我们力争一起做的更完美。尽力,尽力,不去想尽力后一定是成功和提升。结果由他去吧。
从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讲,没有体验也可以把咨询做好,有句经典的话是:能治好癌症的医生,一定要经历癌症吗?
但我从这次孩子的闹心上体验到的是,有经验和经历的话,会把此类的咨询做的更好,而且很必要。
描写初中家长公益讲座心得体会二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二中初中部全体教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充分说明对自己的子女成长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是对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对策与方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来,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将来都能成为家庭的骄傲,祖国的栋梁。这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坚信,从这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借此机会,我就大家关心的学校半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分三个部分向各位家长做一简单的汇报:
我校是一所初中4轨、高中6轨的完全中学,本学期我校共有学生1532人,设30个教学行政班。教职员工156人,校内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楼、学生餐厅、标准化操场(今年暑假硬化)。拥有理、化、生标准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校园装有led显示屏和24小时全天候电子监控系统,全校每天都安排专人值班,每天值班领导和教师14人,分布在学校的各个场所。每个教室、宿舍及办公室都装备了自来水直饮系统。
我校始终坚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相信每位教师都愿展示自我”的办学遵旨,以“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实行“调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展示、反馈矫正”的课堂教学模式,设立以学生会为首的八部自主管理机构,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班级的管理当中。创建”英语沙龙”、“绿色足迹”、“书法爱好”、“象棋俱乐部”、“淑女礼仪”等各种社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探索与奋斗中发展,在创新与开拓中提升,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自豪的日子。
本期学校一如既往地坚持“把最好的教育献给孩子,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办学宗旨,以“服务、管理、质量”六字方针为统帅,突出“一个中心”,贯彻“两个理念”,实现“三个提高”。“一个中心”,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两个理念”,就是贯彻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三个提高”,就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向服务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工作原则是:日常管理量化考核制;教师质量奖惩制;事故责任追究制;成绩末位淘汰制。工作要求是:要有强烈责任心,勇于吃苦,乐于奉献;要有好学上进心,虚心学习,勇于钻研;要有高度自觉性,积极主动,敢于创新;要有大局意识,团结协作,勇于竞争;要有工作热情,持之以恒,敢为人先;要有质量意识,心系课堂,提高成绩。
开学初,学校按照“规范教学,有效教学,特色教学”的中长期教学发展规划,研究了本期教学管理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本学期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本期教学工作要点以及阶段工作的主抓点,将学校中层领导全部下放到年级组,实行“领导包干负责制”。
“规范教学”,关键是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所以教学处在开学前,都要对教师的教学业务进行扎实有效地辅导和培训,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教辅批阅、监考阅卷、试卷讲评质量分析等环节逐一进行规范指导。学校要求早读、晚自习辅导必须将目标任务明确标示在黑板上,学务处每天都将对教师早读、上课、晚自习等教学全过程实行跟踪检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到超前备课,学案一律实行“层层签字”制度,每周日学研组长负责检查教师的学案,学研处主任负责教研组长学案的检查,主管校长负责中层领导学案的签字,校长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教学一线听课并随机抽查学生作业、老师学案的完成情况。学务处每学期对教师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以及各科作业教辅的批阅都做了量的规定,并且对教师教案、早读、上课、晚自习辅导、作业教辅批阅、监考阅卷、请假调课、教科研等八个方面进行两次大型的全面检查和考核。
描写初中家长公益讲座心得体会三
尊敬的家长们、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作为初三的学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
同学们,现在我们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不到一年就要中考了。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倾听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指导和鼓励,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实现人生理想。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想过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里父母的希望,他们希望我们可以考出优异的成绩。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优异的成绩来自哪里?是来自辛
初中家长公益讲座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长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