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员德心得体会和感想 做为党员的心德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党员德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5月31日20时15分,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老党员、老军人、老研究员、老教授林俊德,在生命最后5个小时的生打硬拼中倒下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林俊德死了,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祖籍福建;而马兰,远在新疆。去世后不归故土,却执意“埋在马兰”。为什么?他说:“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

75岁的林俊德,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技术事业,一生没有离开过叫“马兰”的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一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率先垂范、踏实做事。当他身患胆管癌(晚期),得知生命以日计算后,依然拒绝手术治疗,将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重要资料的整理、课题研究的指导、批阅学生毕业论文之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所作所为,许多健在的人,都远远没有能做到:

譬如,在自己的电脑里,他给他带的每一个学生都建了个文件夹,里面不但详细记录着学生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甚至还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长处短板。

试问,这等负真责、掏真心的导师、教授,有多少?

譬如,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只看材料不看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

试问,如此不图名、不图利的专家、学者,有多少?

譬如,为了尽快攻克爆炸工程技术难关,他带领一帮博士硕士,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坑里,爬上爬下做实验,经常是一身土一身泥,当地人都喊他是“民工院士”。

试问,常常“一身土一身泥”、被唤作“民工”的院士,又有多少?

譬如,有一年他回老家,从林俊德在福建老家的弟弟口中闻知消息后,当地村干部要找车去接。谁知他背着军用挎包,搭了一辆拖拉机就回到了福建偏远的永春县五里街镇老家,说,自己是回乡探亲,不用打扰地方政府,悄悄回来就行了。

要知道,他不但是我国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为“两弹一星”研制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次获过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而且早在1993年就晋升为少将军衔。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居高位”、“有贡献”的大人物,回家乡竟然独自搭坐拖拉机,

并多次严词拒绝家乡提议为他在村里建造“将军楼”。

试问,那些所谓有“光环”、有“官衔”、有“身份”的人,有多少会像他这样做? 譬如,他病逝前一天还在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一会儿,他说,坐着休息,不能躺,“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顿生危机感,断然婉拒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清楚无误地交待给了同事和他的学生。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悲壮。其品质意志犹如铁打钢铸,无情的病魔休想“俘虏”这位连续52年战斗在核试验领域的顶尖专业技术人员。他就是那朵开在罗布泊大漠里的马兰花,他嘱咐家人将自己埋葬在成片的马兰花中,与中国核试验基地相伴。

这是怎样的一个思想境界,又是怎样的一个选择啊?林俊德以其“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的“三不”自律和行动,对此作出了精彩而深刻的回答。

试问,一直坚持工作至死的人,有是有;但,有几个? 譬如,在浙江大学读书时,他一直穿的是妈妈在家做的土布衣土布鞋,没有袜子穿,没有蚊帐挂,晚上任凭蚊子叮,他始终泰然处之,从不在乎有些同学讥笑他“寒酸”。

试问,当今那些“图享受”、“追名牌”、“躲艰苦”的大学生们,在浑身“土”的林俊德面前,知耻否?

在当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党、全国谋求人民福祉,实现民富国强宏大目标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要有林俊德的那么一股干劲。只有弘扬林俊德“一息尚存拼搏不止”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林俊德走了,走得如此感人,如此难忘。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是我们每一个人向林俊德学习的最好行动,也是对林俊德最深切的缅怀。

有关党员德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曾被列为中国共产党1942年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书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结合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又重温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令人倍感亲切,颇有感受。

刘少奇在党员修养理论中,比较完整地借鉴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性理论。在《论修养》一书中,他借用了古人“修身养性”作为共产党人自我改造的形式,以“慎独”、“自省”等作为基本概念和范畴,运用大量的古代传统道德文化思想论证了共产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要求和目标方法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他把“党性”与“修养”相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刘少奇同志特别引用了孟子关于凡在历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了一个艰苦的修养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并针对这一问题指出:“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主题是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

(一)共产党员要在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革命的品质和能力,否则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二)共产党员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把他们一生的言行、事业和品质作为自己锻炼和修养的模范,使自己成为马克思列宁式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家。

(三)共产党员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的纪律和作风、科学知识等各方面的修养。

(四)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此,共产党员既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

(五)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表现。

(六)共产党员要把维护党的团结、纯洁党的思想、巩固党的组织作为自己的责任。要用正确的态度,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原则问题上分清是非,克服错误思想,而不被敌人所利用。党内斗争应该以教育和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教育党和巩固党为目的。

读着这本书我常掩卷沉思:新时代里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我深深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与学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长期过程。修养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党员能否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党性修养与学习搞一阵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党性修养与学习。只有一辈子坚持不懈地进行修养的党员,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就我个人而言,做为一名领导干部,更要适应新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带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体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理想信念上做“明白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地位差异化等新现象,这些无不对我们党的政治信仰构成新的挑战。领导干部要具备坚定的理性信念,必须不断加强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通过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进一步认识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道德品质上做“高尚人”。人格品行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综合反映。作为领导干部,其人格品行有强大的示范性和辐射性。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他们之所以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人所共仰的道德风范,正是这种人格力量赢得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戴。概言之,这种人格品行主要表现为:光明磊落、忠诚老实、团结同志、与人为善、谦虚谨慎。

(三)在生活作风上做“清白人”。生活作风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领导干部与所有人一样,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也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感情和欲望。但是,作为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这种特殊身份决定了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而是应该时刻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做到淡泊名利,严以律己,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认识自身地位和权力的内涵,正确处理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锤炼拒腐防变所必需的意志品质,以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无私无畏、驱邪除恶的浩然正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欲、美色的诱惑,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提出,“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物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简单讲

党员德心得体会和感想 做为党员的心德体会(七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