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政治生活馆心得体会怎么写 党内政治生活感想(四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党群政治生活馆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包括: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活动、党员志愿服务、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培训、党员谈心谈话、群众文体活动等。服务实行预约制和登记制,活动情况记入活动记录本。
二、街道“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采用“坐堂 轮值 驻夜”的运行模式,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驻夜19:00—21:30。周一至周五,由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坐堂”服务,周末由一名社区和一名两新党组织党员志愿者“轮值”服务;每周设定一天由街道机关干部“驻夜”服务。
三、街道每月列出活动主题,各两新党组织围绕街道主体,设计开展符合各自特色特点的组织活动。街道年初列出考核办法,各两新党组织每年到“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相关活动不得少于两次。
四、按照“支部在网上、党员在线上”要求,建立街道“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党务工作qq群、微信群和党员qq群、微信群,深化“党建 互联网”工作模式。
一、经常与党员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重点是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要求,消除党员的思想“疙瘩”。
二、谈心谈话的主要对象为:街道两新党组织内党组织书记、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等。
三、坚持做到“六必谈”,即:党员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必谈;工作遭受挫折必谈;家庭遭遇变故必谈;民主评议(先锋指数考评)被评为不合格(警示型)党员必谈;参与非组织活动和违纪违法活动必谈;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必谈。
四、凡有党员主动找党组织要求反映问题、交流思想的,党组织应落实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认真听取意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
五、谈心谈话记入《迪荡街道“红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谈心谈话记录本》。
一、首问责任制度:党员、群众到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咨询求助等,不分管辖地域、不论身份属性,第一个接待受理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负有直接解答、引导办理、认真记录的责任。对超出本中心服务范围的应及时报上级党组织解决或相关党群服务中心协调解决。
二、接待登记制度: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待时要做到礼貌用语、热情周到,为来访的党员群众创造宽松、愉悦的环境,同时要认真做好来电、来信、来访登记工作,详细登记其基本信息、有关要求和处理情况,做到有据可查。
三、限时办结制度:党群服务中心受理党员和群众的求助服务,能够即时办理的要即时办理;不能即时办理的,要“一次性”告知相关政策,并且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必须做到事事有反馈、件件有落实。
四、情况报告制度:党群服务中心要定期汇总分析党员、群众求助的情况以及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党员群众的重大求助或反映的重要情况,应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做到个案专报、一事一报,不得瞒报、漏报和谎报。
一、阅览室内所有图书供党员和群众免费阅读,每次阅览后,请交还工作人员,所有图书一律不得外借。
二、请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禁止吃零食和乱扔纸屑。
三、请爱护室内所有设施和书籍资料,如有污损、撕页、涂改等,需按价赔偿。
对于党群政治生活馆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社区根据《乡镇、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参考标准》,针对本社区具体情况,现对布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出如下计划:
根据参考标准要求在社区楼体上方制作单字大小为80*80,并具有夜视功能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识牌。
1、综合服务区
将①党群服务大厅、②群团之家,设立在原有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需要制作相关门牌,“党员服务”“综合业务”“帮办代办”“咨询投诉”窗口桌牌,制作便民办事流程图版,办事休息区需购置配备转椅。
2、党群活动区、宣传教育区
将③组织生活馆、④党群书屋、⑤入党宣誓厅设立在原有的社区会议室。需制作党员星级积分管理公示图、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图版;更新书屋内的书籍,报刊杂志;购买放置党徽和党章领取设备;制作相关门牌。
将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在扫黄打非办公室内,需制作门牌;制作有规范的名称、组织机构设置图、年度活动计划表,以及志愿服务队的名称、负责人、服务内容等图版上墙张贴。
将⑦“两代一委”工作室设立在原有的“代表之家”。需制作门牌。
将⑧党群综合活动室和⑨党群培训中心设立在原有的综合活动区。需制作相关管理制度、文体类标语口号、格言警句等图版上墙张贴。
3、共治理事区
将⑩综治工作中心设立在原有的警务室内。需配备电脑、监控等办公设备;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上墙悬挂;制作门牌。
室外需制作设置群众意见箱,及时高效利用宣传栏,维护好党建文化长廊。
对于党群政治生活馆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水平,现就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把握内涵。党群服务中心是党组织牵头建设管理,以联系、组织、宣传、服务、凝聚、引领党员群众为基本职能,以学习教育、活动管理、党建指导、便民服务、民情办理、宣传展示等为主要内容,以“五个三”(即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打造党建工作、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三中心”,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类先进典型“三宣传”,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理”,深化生产、生活、生态“三服务”,实施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为基本模式,向党员群众开放的共享空间,为党员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支撑平台。
(二)明确目标。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全提升,到20xx年底,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建设任务。20xx年,已建党群服务中心进入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功能,巩固提升建设质量,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二、工作任务
(一)科学合理布局。按照集约、简朴、实用原则,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点、服务半径等因素,着力构建布局科学、枢密得当、上下联通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一是集中统筹建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以盘活、改造现有党建活动场所为主,以新建、改扩建为辅。结合实际辅助建设部分党群服务站,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二是科学选址布局。充分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闲置物业等,合理规划选址,尽量安排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出入方便的位置。三是融合资源优势。注重与各类政务服务场所、综合执法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场地共享、资源共享,推动管理服务平台能融尽融,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
(二)规范机构设置。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一定数量工作人员,推动实体运作、高效服务。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由所在党组织管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一般由党委书记兼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按党群服务中心正职配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一般由党组织书记兼任。
(三)明确场所标准。坚持标准、规范建设,夯实党群服务中心硬件基础。一是面积标准化。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500平方米。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低于500平方米,并在规划方案审批时明确建设规模及平面位置,宜在一、二层布置,且有独立出入口,方便群众活动办事。已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二是区域标准化。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区域,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般应包括日常办公、综合服务、党群活动、宣传教育、共治理事、办事休息等区域,街道和各社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工作区域,但要突出服务党员群众功能,避免成为宣示性、展示性、仪式性场所。三是标识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规范为“xx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要在显著位置挂出“x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识牌,并具备夜视功能。在交通主干道、主要道路进口等位置设立醒目的指引牌,标明党群服务中心名称、所往方向、开放时间等。中心入口处规范悬挂“xx社区党支部”“xx社区居民委员会”“xx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牌子,其他牌子一律取消。四是窗口标准化。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置党员服务、综合业务、帮办代办、咨询投诉等窗口,方便党员群众办事。
(四)完善功能设置。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突出“政治引领、为民服务、基层治理”三大功能。一是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二是为民服务。抓实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把服务窗口下移,实现就近办、一次办;整合各类服务热线,优化受理、派单、评价、反馈等机制。抓实创业服务,向区域内党员群众提供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创业培训、跟踪扶持等服务。抓实社会组织服务,把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再组织、再整合,结合实际设置社会组织服务站,引导志愿者、群团组织提供便民服务;鼓励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符合条件的社会化运营团队参与党群服务中心部分服务项目运营,面向党员群众提供免费或抵偿服务。三是基层治理。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强化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能力,依托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完善网格治理机制。法治方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基层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相关资源,增强基层管理和服务功能,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用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难题。德治方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树新风、治陋习,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治方面,注重发挥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基
党群政治生活馆心得体会怎么写 党内政治生活感想(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