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 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50字(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一

2、节约是美,浪费是丑

3、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4、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障

5、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节约就是美德

8、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病从口入,请讲卫生

10、有序用餐,文明用餐

11、不挑食、不偏食、不乱扔、乱倒食物

12,按自己的食量盛饭,能把碗里的饭吃光,做到不浪费一口饭

13,尊重农民伯伯、不轻视劳动人民的劳动

14,珍惜劳动成果、不践踏农作物

15,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6,有序排队大家乐,和谐就餐饭更香

17、盘中餐? 口中食? 来不易 要珍惜

18、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1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珍惜意味着成熟,浪费并不体现富有

2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22,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节约应从点滴做起;节俭不仅是一大美德,而且是一大财源

推荐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我们学过的古诗《悯农》吧?师生齐诵。这首我们从小就念到大的古诗,告诉大家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世界上有一个专门倡导勤俭节约的日子,哪一天吗?10月31日——今天,世界勤俭日!对于这么一个日子,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就算台历上,也没有标明这个日子。

勤俭似乎被我们忘却了。很多人都认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谈勤俭好像没有多大意义,也就有了我们司空见惯的“长流水”“长明灯”。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从不铺张浪费;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过:“如果要我拿出一个亿,我会毫不犹豫,但如果有人在地上扔一分钱,我会马上把它捡起来,我的成功正在于此。”

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俗话说:“坐吃山空。”历史上“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赠簇教子”的故事。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后来他做了大官,看见孩子们整天吃喝玩乐,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他就把以前从骨头中拔出的箭送给孩子们,并说:“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我们的生活这样好了,还需要勤俭节约吗?”你们的回答是:(当然需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世界勤俭日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可见倡导勤俭节约对于泱泱大国该有多么重要!

亲爱的同学们,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节约一分钱,文明迈大步!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吧!

推荐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天气温度越来越炎热了,学校又迎来了用水用电的高峰期,目前学校一年的水电费支出很可观。据调查,我校在行政、教学、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水电资源浪费现象。如有的教室、办公室在光线照明良好的情况下,还依然开着灯,办公室的温度不是特别冷和热的状况下,还依然开着空调,下班回家时,办公室内各种电源不关闭等等,面对滴跑漏水的

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 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心得体会简短50字(八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