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大学校史心得体会范文 黄河科技学院建校史听后观后感(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黄河科技大学校史心得体会范文一
黄河,母亲河,中华民族、华夏族裔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摇篮和时代变迁的见证,是中华民族龙的图腾,国之魂,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走近黄河,感触黄河,拥抱黄河——郑州黄河游览区为您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景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发展历史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时2年,1972年建成通水。在此基础上,提灌站的管理者们将“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作为指导方针,绿化荒山,开发景区,弘扬黄河文化,使景区初具规模。1981年3月21日,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20xx年,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当年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多次被省、市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景区景点
在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景区近40处景点内,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战马嘶鸣”、“黄河儿女”等塑像,黄河碑林,《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大型砖雕,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轩、引鹭轩等亭台楼阁,以及低空索道、环山滑道、黄河汽垫船等现代化游乐设施。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炎黄二帝
炎黄广场
黄河
禹王台上看黄河
五龙峰是中心景区。山脚下,“引黄入郑”的八根巨大钢铁提水管道,如“八龙吸水”,从黄河直达山腰。半山平台上,矗立着高5米、重12.5吨的乳白色汉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贤美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母容子态、栩栩如生,象征看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描写黄河科技大学校史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的心境更加静谧这多么容易理解
一条无船的黄河横在眼前
本来风就轻了,云就淡了,芦苇与蜻蜓都静默了
黄河你还停船
因为水浅,所以简陋的浮桥蜂拥枕上黄河的腹部
因为浮桥,所以船就成了永远跳不过龙门的鱼
耳边,诗人马行说:总觉得一条河没有船
就没有了灵魂
这句感叹,突然叫我想到黄河船工号子
那是一个民族,憋在历史丹田里的呐喊
那是黄河不知天高地厚的岁月
但我还是看到了水。毕竟,黄河以水著称
黄河自己就是船
黄河坚持揪运陕北高原,把秦腔注入渤海
黄河在壶口的粉碎性骨折,就是年年不死的船工号子
真相是,我也是浮桥上的一块木板,或者说
是压入木板的一撮渣子
黄河忍辱负重已经很久了
人们可以不喜待他,但无法剝夺他
搬运旧国土制造新国土的职责,他的
从船上搬下来的灵魂
描写黄河科技大学校史心得体会范文三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一课时
预习:
1、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自主查找《黄河颂》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歌手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1、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查找的《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2、教师补充,明确重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华,1913年出生。1935年8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流传。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1、学生听范读。
2、学生分组自由朗读,交流朗读体会,相互评价。
3、指读。
教师指导: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4、齐读。
提问:请划分出全诗大层次及小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明确: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
第一节(朗诵词):这是诗的序曲,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第二节(歌词):这是诗的主体。由“望”进入“颂”的阶段,赞颂黄河,并号召学习黄河精神。此节可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写“望”黄河。既有写实的部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有近景,有鸟瞰;有纵向,有横向。着眼于黄河形象的展现。
第二层(从“啊!黄河”到“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写“颂”黄河。先歌颂黄河对中民族的伟大贡献,然后赞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最后歌颂黄河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
第三层(从“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到结尾):写“学”黄河。这是诗的尾声,诗人代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五、深入探究
1、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 点出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② 引出下文的颂歌
2、作者为我
黄河科技大学校史心得体会范文 黄河科技学院建校史听后观后感(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