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们的家校合作绝对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为此家校合作的方向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庭变得更完善,孩子在其中得到养育和理解,同时孩子个人的性格、习惯、能力等都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明确家校教育是有区别的,老师不能代替家长。

xx老师通过“家长会上我们经常说的配合”和面对学困生我们经常会这么说:辅导”两个例子给老师们解释家校合作中有些事情是老师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家长去关注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最近流传的辅导做作业的段子,也是在影射家校合作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前面我们不能做教育的指责者而应是教育问题的解决者。最理想的观念就是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共同面对成长的问题。 一个人的行为是他背后的信念和认知决定的,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要从认知开始。家校合作,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一辈子的,从而更好地引导家长成为一个好父母。同时在问题的前面,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和心理认知,而不能单方面地要家长反思。

习惯是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需要个体不断坚持和训练。一个习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需要时间和方法。张润林老师表示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要抓住敏感期和关键期,因为在关键期和敏感期,培养习惯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小学阶段,更要把握好童年阶段对人的性格、品行和习惯的培养,这将会对孩子受益终身。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应该要明确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的认知。另外我们要思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到底要培养什么习惯以及培养的方法。在这里张老师也提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镜子,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好自己,成长自己,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另外在培养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反馈和改进方法。我记得我的一个台湾老师给我讲过:“当孩子第一次做事情时,教育者应该告诉他怎么做。”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的爱更多体现在耐心和细心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养育孩子,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在课堂上,张老师说“成人主要在家庭教育,成长主要在学校教育,成事主要在社会教育”,一下子就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罗列出来了,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五好孩子”看法——好身体、好品德、好习惯、好性格、好学习。他重点讲了好品德,好品德包括孝顺、诚信、友善和责任。一个人有“五好”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有好心态好生活也会有好人生的。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品德、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良好地发展。同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互通信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可能“同步”和“一致”。我们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家长老师和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看见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同时他们也可以参与孩子的一些活动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自愿,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同时也看得见孩子一步步的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先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学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在家长会或者学校举办的讲座中给家长系统传授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的最主要途径是建好两支队伍,一支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另一支是家长队伍建设。这两支队伍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年龄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越深远。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的磁场里成长,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爱,在付出与接受中学会感恩。而我们的家校合作,就是为了家庭关系更和谐,家庭建设更美好而不断努力着!

推荐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家长:

下午好!为了孩子的教育大事,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骑岸小学。首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欢迎和感谢!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校召开一年一度的家长会,是想提供一个家校交流的平台,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我们之间形成一条教育纽带,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希望本次的家长会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一、先向家长们介绍一下我班的情况: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们便已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期间,我们共同目睹了孩子的一段成长历程,有不少喜悦,也有不少酸涩。自我接这个班以来,看着每个孩子逐渐渐长大,课堂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坐端正认真听讲,更加遵守纪律了;积极动脑筋。做作业也比以前自觉多了,效率高了很多,学习习惯好了很多。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能遵守学校纪律,关心班级。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衡量每个孩子。确实,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各位家长的帮助下,各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这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虽然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孩子大多比较聪明,却非常好动,自制力以及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丢三落四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会儿书本忘在家里了,一会儿作业本找不到了。每次作业,我们做老师的总要数一数50本齐了没有,有时候少了本子时还问不出少了谁,非得一个个报名字才能查到。不过,让我感动的是有你们家长的全力支持。将近两年时间的接触,我对各位家长也比较熟悉了。一直以来,家长们总是非常热心、积极地支持着我们,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正是由于在座的大力支持,用心教育,我们班涌现了一批表现优秀的孩子,他们善于探究,潜心学习,请家长多多培养他们,让他们在班级中脱颖而出,也能带动整个班级,形成中年级“博学精思”的良好学风。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作为班主任,我想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祖辈的呵护中长大,备受关爱,事事顺心,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要把书读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其实长时间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性,结果是生活能力没有,学习习惯缺乏,成绩也不见得好。所以家长们,您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会独立,有时候即便是受到挫折,相信在您的引导下,那也是一种收获。教育观念是家长素质的核心,我们家长的观念也要逐渐发生变化,应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认识到孩子是不是一个合格有用的人才,不是一张试卷决定的,而是社会对他的检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更为重要。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眼睛只盯在分数上。

2、培养孩子的“肚量”

孩子在家中唯我独尊,生活圈子狭小,很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 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心得体会及收获感受(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